自2月24日爆发的俄乌战争至今仍进行的如火如荼,各大网络媒体上不乏能看到如下的战地场景
曾被冠为传统陆战之王的坦克为何会身首异处?本文就以俄制坦克为例,通过内部构造来分析其“阿喀琉斯之踵”
炮塔环坦克炮塔与底盘是以炮塔环(turret ring)衔接的。炮塔环由外圈滚珠轴承(ball bearing)环状轨道与内圈轮齿(gear teeth)构成,栓接在底盘上。炮塔底部栓接于承座环(seating ring),其环状轨道密合于炮塔环外圈滚珠轴承环状轨道。
故炮塔与底盘的结合通过承座环炮塔固定螺栓、承座环及炮塔环两者密合形成的滚珠轴承环状轨道、炮塔环固定于底盘的螺栓而成,再无额外联结。炮塔内置转动机的转动齿轮则与炮塔环内圈轮齿相接。
因而炮塔环可传递炮塔在运动或射击时的冲击力至底盘,并使炮塔可以独立于底盘转动。
炮塔环为坦克防御上的弱点之一,破坏炮塔环进而掀起炮塔的过程常可杀伤坦克乘员,就算没有直接命中,飞溅的碎片使炮塔环受损卡住也可使炮塔无法转动而失去部份战斗力,进而成为坦克、反坦克炮或步兵较易对抗的目标。回溯至二战期间,苏军主力坦克T-34在1941年型与之前的型号,炮塔环都突出在底盘上,使炮塔与底盘间呈现出很显著的间距,因此成为德军坦克、反坦克炮或步兵以炸药包或集束手榴弹徒手攻击的重点。
炮塔与底盘的结合强度由承座环与炮塔环密合拱抱形成的滚珠轴承环状轨道、炮塔固定螺栓、炮塔环固定螺栓提供。
若设计得当、螺栓强度足够且确实栓实,即使进行各式剧烈机动、受敌炮击或意外倾覆,炮塔都不会掉落;只有针对炮塔环部位攻击的炸药或炮击、车内弹药诱爆形成无法宣泄的高压,才能产生足够冲击力扯落炮塔。而在维护时,也必须在坦克内部移除承接环炮塔固定螺栓之后,方能以吊挂方式卸除炮塔。
炮塔吊篮
炮塔吊篮(turret basket)是一个提供坦克炮塔内的乘员能够随炮塔转动的底板平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军的各式坦克都没有无炮塔吊篮。
而德军在四号坦克与之后的各型坦克都装备炮塔吊篮;三号坦克则在1941年五月之后生产的H型才成为出厂标准配备,并同时为现有的E、F、G型加装。
使用炮塔吊篮能够增加坦克接战初期的射速并为炮塔内乘员提供较为安全的操作环境。
即使没有炮塔吊篮,炮塔内乘员仍然可以坐在焊在炮塔内壁上的小椅凳,因此也能随着炮塔转动。
但实战中,装填手必须站在底盘的固定底板上,在狭窄的炮塔内抱着数公斤的炮弹随炮塔转动而迈步移动,以便掌握炮膛方向装填炮弹;同时又得在选弹搬运的过程中时时注意,以免被旋转中的主炮结构或发射后的退膛作动击伤。
此外,如T-34-76这类没有炮塔吊篮的坦克,通常内部空间都很狭小,炮弹主要存贮于底盘上的弹箱中,而关闭的弹箱盖就充作底板。
装填手要打开弹箱搬弹上弹,还要记得再盖起来,不然就得小心不被开启的弹箱绊倒。而T-34-76的电动炮塔旋回系统可以达到每秒37度的旋回速率,因此炮塔旋转一周只需10秒。
高速突然的旋回(由炮手控制)加上恶劣的操作环境,装填手的压力可想而知,射速自然也很难提升。实战中T-34-76每分钟约可射击3-5发炮弹,但德军三号四号坦克的射速却可达每分钟10发以上。
炮塔吊篮则可避免这些装填手的梦魇,还可以将预选弹种堆置在随炮塔转动的底板上,大幅提升接敌时的射速。
炮塔吊篮虽能有效提升装填手的战斗效率,但也有缺点。炮塔吊篮约与炮塔环同宽,因此乘员战斗室无法完全利用底盘空间;为容纳炮塔吊篮,炮塔高度势必增加;为提升射击效率,炮塔吊篮在装填手侧通常集中贮放多枚炮弹,因而缩减装填手作业空间。在的苏联装甲车辆中,仅有自1980年量产的BMP-2以来的各式步兵战斗车设有炮塔吊篮。以低矮炮塔为设计主轴的各型苏式主战坦克则从未有此结构,然而其乘员战斗室空间与广泛使用炮塔吊篮的西方国家坦克相比并不逊色。但装填手的恶劣战斗环境仍须解决,而苏制坦克取代炮塔吊篮的装置为与炮塔未直接联结但互相连动的战斗室旋转底板(Вращающийся пол боевого отделения)。
战斗室旋转底板首见于1947年量产的IS-4重坦克,并成为之后各型苏联重坦克的标准装备。此旋转底板也用于1951年量产的PT-76两栖坦克,但自1957年量产的T-54B开始才为苏联各式主坦克的标准装备。
自动装弹机(autoloader)自60年代中期量产的T-64开始即成为苏联主坦克的标准装备。自此装填手自坦克乘员编制移除,故不再需要战斗室旋转底板。
苏联主坦克自动装弹机(autoloader)的回旋弹带(carousel)供弹机构有两种型式:精锐版T-64及T-80系列采用竖立式、平价版T-72及T-90系列采用放式。
前者弹体平放、推进药竖立,装弹时一并推入炮膛;后者弹体与推进药均为平放,装弹时分两次推入炮膛。
T-64及T-80系列的竖立式回旋弹带联结于炮塔环,以炮塔环第二道滚珠轴承轨道独立回转。这种回旋弹带构型与炮塔吊篮外观类似,但功能迥异。
T-72及T-90系列的平放式回旋弹带固定于底盘,用以减低炮塔高度,并提供炮塔乘员与驾驶舱直接口语联系的空间;不像竖立式回旋弹带完全隔绝,仅能通过车内无线电联系。此类平放式回旋弹带的坦克并无类似炮塔吊篮的结构。
回旋弹带与炮塔连动,因此自动装弹机取弹处为弹带上的固定位置,与炮塔转向无关。回旋弹带具记忆装置(Запомин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为一颗硬盘磁盘。
装填弹带时依序以弹种按键在磁道写入弹种,纪录其在弹带上的位置;其它磁道则纪录弹带旋转控制参数。举例而言,T-72A的记忆装置ЗУТ-72A有12道磁道,264位;其中66位用以纪录回旋弹带上22枚备用弹的各别弹种。此装置因可靠、易用、易维护,经历40年才为数字化系统所取代。
在车长或射手选择弹种后,回旋弹带即依照记忆装置磁道纪录信息独立回转,将指定弹种运送至取弹位置。
T-64及T-80系列的回旋弹带转动机仅能逆时针单向转动。T-72及T-90系列的回旋弹带转动机则可双向转动,但T-72全系列及T-90因供弹机构与记忆装置限制,仅作逆时针单向转动,顺时针转动仅作为回旋弹带刹停之用。直到2004年量产的T-90A才将供弹机构优化、控制系统数字化,得以将传承自T-72的双向转动机正常双向转动。
回旋弹带单向转动则供弹流程无法优化,因此实战射速取决于不同弹种在回旋弹带上的排列模式。苏联主坦克携行的主要弹种为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高爆反坦克弹(HEAT)、高爆人员杀伤弹(HE-Fragment)。
一般而言会以A、H、F三弹种各一枚为一组重复摆放,如此连续取用相同弹种就只须转过两弹。然而实际交战程序可能以击毁敌坦克为开始,继而击毁敌步兵战车,最后射击敌步兵与炮兵等软性目标。
若以上述模式三弹种间隔排列于回旋弹带,将造成战斗初期A弹射速明显不足、F的携弹量则偏多;因而也可调整为A、H、F以多枚群组方式依序摆放。弹种排列完全取决于坦克乘员的经验与战术考虑。
自动装弹作业前主炮自动锁定在特定俯仰角,此时炮手仍可持续调整瞄准。入膛后主炮解除锁定先回归原瞄准位置,再指向新瞄准位置。部份没有自动装弹机的坦克也有此主炮俯仰角锁定设计,以提升装填手效率。
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历次武装冲突统计,敌炮火命中炮塔环以下底盘的机率极低,绝大部份命中弹都是落在炮塔区域。因此T-72位于底盘的自动装弹机回旋弹带受敌火直接命中贯穿的机率极低,弹带上方也有装甲板屏蔽。反而是乘员战斗室内散置贮放的23枚炮弹在炮塔被击穿后诱爆可能较大。
T-64及T-80系列的竖立式回旋弹带同样将弹体水平贮放于乘员战斗室装甲底板之下,仅将推进药环列于战斗室内。炮塔若遭击穿也可能引燃推进药,但推进药仅燃烧不爆炸。所以最大的危险还是来自乘员战斗室内散置贮放的炮弹诱爆。
然而近代东西方阵营坦克炮弹都已采用了半可燃推进药筒(semi-combustible cartridge),即炮弹发射后推进药筒壁即燃烧殆尽,仅残余筒底金属盖。此类推进药燃烧极其猛烈,除增加炮口初速提升弹道特性外,也可完全烧尽以清膛。如果高爆反坦克弹金属喷流击穿于回旋弹带环列的半可燃推进药筒,诱爆回旋弹带上备便炮弹的机率将大大增加。
例如1994年底爆发的车臣战争期间,车臣步兵反坦克小组部署于城市楼房的不同楼层,同时以单兵反坦克火箭自不同高度攻击俄军坦克的顶部、侧面和后方。
多数遭命中击穿的俄军T-80、T-72坦克就因炮塔内散置炮弹或自动装弹机回旋弹带炮弹诱爆,导致炮塔与车身分离的致命损害。
然而这些主坦克正面装甲确实难以击穿。显然是前苏联针对装甲洪流饱和攻击的坦克设计,并未顾及城市战的运用。经历车臣战争,俄罗斯坦克已强化炮弹贮存方式以及回旋弹带防护,炮塔与车身分离的机率从而大幅减低。
战场临时附加防护坦克的战场临时附加防护有很多形式。俄军已经使用了弹簧床进化版鸟笼、沙包、木材等。
这其实已经是坦克兵的传统手段,如柏林战役中把弹簧床焊在炮塔和车身的T-34-85就是为了防范德军步兵反坦克火箭。
比较常见的是以备用履带作为额外防护:
有的用附加装甲板:
也有用木材:
也有用沙包:
也有混凝土:
更有找到什么就堆什么的:
反坦克导弹(Anti-tank missile)弹头中所填装的锥形装药(shaped charge)随金属衬垫外形设计及炸药量不同,起爆后可能形成金属喷流(jet)、金属块体(slug)或两者均有。
以今日常见的单兵反坦克武器,也是俄制装甲车辆的主要杀手--美制
BGM-71F陶式导弹(BGM-71F TOW-2B Aero)与FGM-148标枪导弹(FGM-148 Javelin)为例,两者虽然都是顶攻(top attack)反坦克导弹,但攻击机制并不相同。
BGM-71F陶式导弹
FGM-148标枪导弹
标枪为碰炸引信与两枚纵列锥形装药。碰触目标后,前方小型装药先起爆,形成金属喷流以引爆目标可能存在的爆炸式反应装甲(explosive reactive armor, ERA);继而后方大型装药起爆,在前后两枚装药的间隔中形成金属喷流以穿甲。
陶式为磁力引信与两枚并列锥形装药。在目标上方两枚装药起爆后形成金属块体,称为爆炸成形弹头(explosively formed projectile, EFP)。爆炸成形弹头的动能比金属喷流低,故穿甲能力较低;但质地坚实,不易为爆炸式反应装甲干扰。此种弹头仅适于攻击坦克装甲较脆弱的部位。
高爆反坦克弹头形成的金属喷流是通过极高的动能穿甲,而非熔穿。若能将金属喷流扰动或消散,就能达到一定程度的防御效果,于是就有反应装甲、间隙装甲之类的发展。沙包也算是间隙装甲之类,防御小口径枪械非常有效,但防御金属喷流的效力应与填充物相关;至少填充细沙应该是无效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坦克曾将沙包堆叠充作额外防御。相片中美国陆军第3集团军司令乔治·巴顿上将刚看到坦克上堆了沙包而无名火起,以胆怯之由把官兵臭骂了一顿。
当时高爆反坦克弹技术尚未成熟,沙包可能使弹头在接触装甲之前即引爆,使金属喷流有足够距离成形,反而造成更佳的穿甲效果。
现代高爆反坦克弹技术早已成熟,堆砌沙包大概就只能缓解一下坦克组员的心理压力而已;而且又多了额外重量,对油耗、速度、悬挂都有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