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寄生虫毁三观(摆烂情侣现实版)(1)

读者提问:将军你好,我和男友都关注了你,这个提问是我们俩商量后发的。我俩都是28岁,高中同学,读大一时谈的,现在省会工作,老家在县城,但我们不是小镇做题家,只考了普本,毕业后各找了一家小公司工作,一直同居。

我们经常看你的问答栏目,还一起讨论,都觉得对方是世界上另一个自己,很多想法特别像,包括我俩现在的状态也一致,都在摆烂,工作没有上进心,对赚钱没兴趣,对结婚生子更觉得没必要,反正钱够花就行,回家我看剧他打游戏一起吃外卖,过一天算一天吧。

比我大一岁的表姐要在十一办婚礼,我和男友本来要回去参加,也想着回去看看父母,但随着假期临近,我俩都不想回去了,担心被催婚,也不想被跟同辈比较。我表姐夫非常有钱,我妈之前就说让他帮我找个老家的工作,反正在外也赚不到钱。

想到这些我和男朋友都头大,他家情况差不多,父母也催着回去找个工作,早点结婚生子。

我俩现在的工作确实没前途,但也没能力找更好的了,回老家虽然会清闲点,但肯定会被管被催,要在熟人眼皮底子过日子,我俩都不想回去。

今年是高中毕业10周年,老同学们在群里火热聊天,我俩像看热闹的,感觉大家都很成功,只有我们一事无成。

将军看过《寄生虫》吗?我和男友自嘲我们就像那一家人,有点可悲。我俩都有点迷茫,以后要怎么办呢?虽然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考虑未来,但像表姐婚礼同学聚会这样的事,还是会受到一点刺激,我们是不是也要找点目标,为未来做打算呢?

电影寄生虫毁三观(摆烂情侣现实版)(2)

将军 · 答

不知道是不是我思路清奇,看了你的提问,我很欣慰也有点羡慕,甭管你是摆烂还是迷茫,都有个人跟你一起作伴,你的未来不是你的,是你们的。无论顺境逆境,还有一个“世另你”跟你一起面对,这也是很幸福的事吧。

你们在一起10年,步调一致,还能一起讨论一起提问,这怎么能算是一事无成呢?遇到跟自己很契合的人,且能相依为命,哪怕都是“寄生虫”,也是很了不起的成就啊!

你的提问让我想起去年,有一次打飞盘,我们队有一对夫妻,那天我们赢了比赛且玩得很开心,结束后他们跟我加了微信,回家路上我顺手翻了翻他们的朋友圈,男生的第一条记录是他生日时跟妻子的合影,配文是“33岁一事无成的我,幸好身边还有个她”。

我至今还记得这句话,虽然他说自己一事无成,但我却感觉到了一种真诚而甜蜜的自豪。

我当时还开脑洞来着,如果他过上了“皆有所成”但却身边没有“她”的生活,他会觉得更幸福吗?他会觉得自己更成功吗?

你现在的生活也很值得珍惜,虽然你说你们在“摆烂”,但又是谁规定必须要“卷”呢?“卷”就是唯一的生活方式吗?过一天算一天又怎么了呢?没有上进心就是错的吗?不努力的人就不配活着吗?

实话说,在我的价值排序里,有目标肯定是更好的,能为了目标而努力的生活也是极好的,但我绝不认为人必须要有目标。

自由比目标重要多了,比起被所谓的目标绑架而疲于奔命,能自由地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不是更能体现做人的自主性吗?

话说回来,“过一天算一天”也是一种目标啊,也是对未来的规划啊,随遇而安就是你的规划啊。

我能理解你所说的受刺激,那是你原本自洽的生活方式被“冒犯”的时刻。

虽然处境不一样,但我想很多人都经历过类似的时刻,被强行纳入到一个固定僵化的评价体系中去比对去衡量,尽管你并不认同那套评价体系,你不想被比较,但你还是会因为自己不符合那套标准而感到失落。

如果由这些外部“刺激”而激发了你们思考人生,其实是挺好的,但不代表这种思考就必然导向设定目标、规划未来,由此思考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也是一种结论啊。

如果你就是没有什么特别想要的,想得到的,又何必强迫自己去定什么目标、规划什么未来呢?

尤其是这几年,我反而觉得没有目标没有规划更好,会更少产生“求不得”的失望,能被我们左右和控制的事越来越少了,向上的空间也越来越有限了,能安于一隅且自得其乐,也是智慧的生活方式了。

当然,也不必框定自己以后的人生都要随遇而安,如果哪一天感受到了有想要的,再去设定目标再去追求也不迟啊!你说呢?

愿你们幸福而自由!#今天摆烂了吗##寄生虫#

大将军郭,北师大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韩寒【ONE】人气作者,著有图书作品《对于自己你还是个陌生人》、《世界偏爱自愈自乐的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