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寄生虫》是由奉俊昊执导,宋康昊、李善均、崔宇植、赵茹珍等主演的剧情片,于2019年5月21日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首映,2019年5月30日在韩国上映,荣获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大奖,这也是韩国电影首次拿下金棕榈大奖。
影片讲述住在廉价的半地下室出租房里的一家四口,原本全都是无业游民。在长子基宇隐瞒真实学历,去一户住着豪宅的富有家庭担任家教后,一家人的生活渐渐起了变化...
这部电影不仅收获大奖,同时也收获了口碑,多家知名媒体都夸赞该部影片精彩绝伦,就连海报都别有深意,而众多观众在看完电影后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目前豆瓣评分8.8分,但也有观众看完表示电影存在很多逻辑BUG,甚至三观不正,然而小编想说用三观这种东西来评价一部文化作品本身就是不恰当的,更何况所谓换位思考或者感同身受往往是一种共情能力,而非一种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人类的悲欢从来就不是想通的。
02
“不是那个问题,这是半地下室房间的气味,要离开这里才能摆脱那个气味。”
在韩国,有这么一家四口,他们居住在半地下室里,家里到处都是蟑螂臭虫,没有阳台衣服只能晾在马桶边,没有无线网只能蹭店家的WIFI,吃不起正常的饭菜只能啃过期的面包,就连唯一 能看得到外面的窗边也时常有醉鬼在那里方便。
一家四口都是无业游民,但根据电影可以猜测曾经也算是中产阶级,如今家道中落在挣扎无果后成为了贫民阶层。父亲金基泽曾开过炸鸡店、跟风开过古早蛋糕店,现中年失业;母亲忠淑是昔日的链球冠军,现中年失业;儿子金基宇为考延世大学四次落榜,现找不到工作;女儿金基婷有美术天赋,但是没钱上补习班,也考不上美术系。家里的经济来源,基本就靠折披萨盒或者找工读生的兼职勉强度日。
03
“有钱人家的小孩衣服都没有褶皱,钱就是熨斗,把一切都烫平了。”
在韩国,还有这么一家四口,他们住在独栋的别墅里,有宽敞又漂亮的庭院,有专门的司机和管家,家里到处是干干净净,儿子女儿都有专门的家教和辅导老师,喝的矿泉水都是挪威进口的,就连养的三只狗吃的狗粮都不一样。
父亲朴先生大概是韩国”第一代风险创业热潮”的受益者和胜利者,名副其实的富一代,家底丰厚;母亲朴太太是个很有格调的女人但完全不会做家务,大学毕业就早早成了富家太太,家境估计也不差;女儿多惠英语成绩不好,高价专门请名牌大学学生做家教补习;儿子多颂喜欢画画,同样高价聘请专人做艺术指导老师。家里不缺钱,甚至很多人靠他们一家养活。
04
不是“有钱却很善良”,是“有钱所以善良”,懂吗?如果我有这些钱的话,我也会很善良,超级善良。
贫民阶级的金基泽一家和上流阶级朴先生一家按道理本应该没有任何交集,但一个契机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儿子金基宇的同学要出国做交换生,他便希望金基宇能接任他在上流家庭中的家教工作,给上流家庭中的高二女儿补习英语,金基宇接下了这个活,并成功成为了多惠的家教,甚至俘获了多惠的芳心,两人甚至暗通私情。
金基泽一家的经济状况因为儿子得到这份工作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他们并不满足。在儿子金基宇的初步谋划及家人进一步配合之下,他们通过伪造文凭、造假学历、虚构身份、编织谎言、设计陷害等手段,将朴家原来的司机和女管家赶走,全部换成自家人。父亲金基泽以经验丰富的富人专职司机的身份成为朴先生的司机,母亲忠淑以小众权威中介机构推荐的金牌管家的身份成为了朴家的新管家,儿子金基宇以延世大学高材生的身份成为朴家大女儿的英语家教,女儿金基婷以对文化艺术和心理学都颇有研究的圈内名人的身份成为朴家小儿子的美术老师。
金基泽一家就这样想寄生虫一样“寄生”在了朴先生一家的身上,甚至在朴家人全体出门后在别墅里大开派对,幻想着这栋别墅就是自己的家,朴先生的年轻有为和朴太太的单纯善良成为了金基泽一家“寄生”的“沃土”。令人惊讶的是早在金基泽一家之前,这里的地下室就早有“寄生虫”,原女管家的丈夫为了逃避追债早就在朴家地下室憋了4年,靠女管家送饭和趁无人时偷吃冰箱里的食物过活,有次被朴家小儿子多颂目睹,多颂以为自己见到鬼吓的都有心理阴影,为了秘密不被泄露,金基泽一家甚至对原管家夫妻二人实施了暴力手段。
05
“偶尔搭地铁时会闻到,搭地铁的人有种特别的气味。”
《寄生虫》这部电影通过各种对比将两个家庭的阶级差距展现得淋漓尽致,拥挤不甘半地下室和宽敞亮堂的独栋别墅,过期发霉的面包和丰盛可口的佳肴,暴雨夜被淹到喷污水只能蹲在马桶上的基婷和毫无影响在院子里快乐的搭帐篷的多颂,为了避难只能去体育馆避难一大早还得在旧衣服堆里淘体面衣服的金基泽一家和一顿好觉醒来兴致大好想给儿子开个生日派对潇洒的呼朋唤友指挥仆人的朴先生一家,这些对比都幕幕刺眼,时时刻刻都在提醒我们这两个家庭即便暂时待在同一栋别墅里,但是他们始终是不一样的。
电影还将这种不同用一种具象化的东西进行了再次强调,一种甩不掉、变不走、赶不去的阶级符号,那就是味道,所谓廉价洗衣粉的味道,所谓地下室的霉味,所谓坐地铁的臭味,金基泽一家即便伪装的再好,也改变不了这种味道——穷酸味。
电影一共提到了四次味道,第一次是朴家小儿子多颂指出金基泽一家的身上都有同样的味道;第二次是朴家夫妻二人在沙发上对司机金基泽身上的味道嫌弃的评头论足;第三次是朴夫人在车上光脚架在副驾驶座却掩鼻开窗,面露不适表示嫌弃;第四次是当朴先生从管家丈夫身下捡起车钥匙时,他嫌弃地捏起鼻子。 物质可以用金钱交换,气味却不是换个房子就能去除,阶级之间的对立如同空气即使看不见也闻得到。见证这一切的金基泽也因此忍受不了这种嫌弃的差别待遇而做出了难以挽回的事情——杀死了朴先生,而当初自己暴力对待原管家夫妻导致原管家死亡,自己的女儿也被其丈夫报复性杀死,也算是付出了代价。
06
“最好的计划就是没有计划,因为一旦定了计划,人生就绝对不会按照计划来,所以做人就得没有计划,没有计划也就不会出差错”
有观众觉得朴家并没有做错什么,对待味道的这种嫌弃更多的是来自阶级的差异,而不是故意而为之,就如同皇帝面对粮荒的时候问“何不食肉糜”一样,朴先生的家当资产,朴太太的单纯善良反而给了金基泽一家最大的帮助,最后却没能落得一个好下场,这样的逻辑是不合理的,有的观众甚至还指出金基泽一家进入朴家的方式也不符合现实逻辑,尤其是金基泽杀人后毫无悔改之意更是三观不正的。
电影是文化作品,是来源于生活但并不等于生活的,用所谓现实逻辑和正确三观去衡量本身就不合适,因为这部电影本身就是通过一种荒诞的闹剧去描述阶级之间的对立,导演既没有刻意抹黑富人的为富不仁,也没有特地强调穷人的不择手段,这是一部“没有小丑的喜剧,没有坏人的悲剧”,《泰坦尼克号》如果遵循世俗就不会有这样的爱情经典,《三国演义》如果符合正确三观就不会有这样的名作经典,《寄生虫》同样如果按照现实逻辑也不会获得口碑大奖。
金基泽的行为看似不合理,实际上仔细推敲却很合理,他也曾富裕过也曾努力挣扎过,但多年还是活在社会底层,这些年所有的情绪在近距离接触上流阶层并真实感受到差别时,在富人即使面对死去的穷人时没有丝毫对死去的人的怜悯或者畏惧依然对下层人的味道表现出厌恶时终于爆发,不需要理由,只是刚好到了那个节点,不是朴先生也会是其他人,这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而非简单的因为朴先生对味道的嫌弃。
《寄生虫》值得称道的地方正是它通过一种黑色幽默的表现手法讲了一个简单却充满反转的故事,让阶级的贫富鸿沟真实又残酷的展现在你面前,你不需要去在乎人物角色的行为逻辑,只需要去感受电影中所描绘的社会及生活环境中人物的情绪积累和心理变化,很多东西自然有了答案——“人类的悲观从来并不是相通的,这个社会是由许多互相看不见的小社会组成的,感同身受和换位思考是一种共情能力,而不是一种人类本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