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2020新年钟声敲响的,是众多电视台隆重而热烈的数台跨年晚会。

然而,与往年不同的是,在今年的跨年晚会中,脱颖而出的竟然是哔哩哔哩网站的B站网络晚会——没有花重金请来“大腕”云集的豪华阵容,没有“流量”明星的热门曲目“加持”,却收获观众反复回看和狂刷弹幕的高度评价,被赞为“最好的跨年晚会”,其背后所反映的文化现象值得令人深思。

相比“大腕”,观众更喜欢共鸣

跨年晚会本是在特殊节点的文艺盛宴,但发展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一边面临着歌舞等内容同质化的瓶颈,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各类综艺、演出越来越日常化的冲击,难以在观众心中形成具有记忆点和品味价值的“精品”。砸重金请来各路明星“镇场”,也仅仅是跨年夜昙花一现的“一晚风光”。

反观本届B站晚会,虽然是从面向平台用户出发,但能够深入挖掘75后、80后、90后这代人共同的文化记忆,以钢琴、交响乐、歌曲等形式表演《欢迎回到艾泽拉斯》《海德薇变奏曲》《我为歌狂》插曲,《权利的游戏》《千与千寻》《名侦探柯南》主题曲依次响起,加以场景重现几代人所最喜爱的游戏、影视剧、漫画,尽管没有“大腕”登台,大部分表演由交响乐团、爵士乐手演奏,但是曲目的精心编排,使得晚会对辞旧迎新这样一个人们喜爱梳理过往、展望未来的特殊节点加以利用,唤醒观众共同的青春回忆从而引发共鸣和回声。

跨年晚会谁最好看(跨年晚会拼大腕)(1)

由此可见,晚会不在于多么争奇斗艳,而是从群众的心理需求导向出发,方能抓住观众的心

搞“眼球经济”不如挖掘文化宝藏

跨年夜已过去几日,但国乐演奏家方锦龙和洛天依合作呈现的《茉莉花》,以及与百人乐团的《韵·界》视频片段,却红遍全网,不仅传播率极高,还被人们反复观看并惊叹连连。

国乐和虚拟偶像“破圈”同台,让传统文化和二次元文化创新融合,得到了出其不意的良好效果;琵琶的抑扬顿挫、阮的轻灵婉转,和西方交响乐、摇滚乐“神仙打架”,在碰撞中擦出新的火花,因而在观众的心中留下更深的印象,也让文化在代际更替中实现良好传承。

跨年晚会谁最好看(跨年晚会拼大腕)(2)

同时,《哪吒》《那年那兔那些事》《流浪地球》等国产漫画、国产电影主题曲的登台,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燃点”,其背后是对中国文化的深刻自信。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特别是在当下中国飞速发展和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下,树立文化自信,弘扬中国文化是增强凝聚力、展现中国形象的必然要求。

这种“新瓶装旧酒”的做法,将严肃主题更加趣味化地呈现,不但更具温情,并且以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形成了一种审美引导,而不是商业化冲击下一味追求收视率的“流量为王”。

反观一些卫视过于迎合观众,以华而不实、缺乏内涵的流行内容,其实只能博得一时的眼球经济,江河日下的口碑已经说明了这一趋势。应当注意到,抛弃了媒体平台审美引导的责任,也终将在娱乐的洪流中被主流观众抛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