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固狭义地讲,是指宁夏的西吉、海原、固原三个县,广义地讲还包括泾源县、隆德县、彭阳县,以及同心县的一部分。一般来说“西海固”还是指西吉县、海原县和固原县。

西海固真实故事(不得不说的故事)(1)

现在的西海固不是一个标准的行政区,但在1953年西海固是一个回族自治区的建制,不是州哦,却归属于甘肃省。后来成为西海固回族自治州,划归宁夏自治区。

我们不是来划分西海固的行政区,是来看看西海固有哪些故事。

一、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

1972年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西海固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20世纪,“西海固”一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为人类不能生存之地。

为啥联合国和我们过不去,说这里是人类难以生存的地方?

实在是这里生活太过于困难。主要原因是缺水。这里年降水量300毫米,蒸发量却是2000毫米以上,块赶上吐鲁番了,而且这里山高坡陡,缺雨少水,十分干旱。我们在海原洗完衣服去吃饭,回来衣服就干了。以前这里基本上是喝地窖水,冬天下雪了,赶紧把雪收集到地窖里,下雨的水更是不能放过。经过对西海固三地的实际了解,还在固原村里住了一晚,现在都是自来水了,生活用水彻底解决了。

从火石寨经过九彩乡到海原的路上,基本上是见不到树,更别说是大树了,偶尔在山头上有一棵树,特像消息树,只有在村里才有树。从天都山石窟到哨口营去看震柳的路上,更是一望无际,只有山下的国道两旁的树延伸着走向远方。

虽说这里被定义为不适合人类生存,但西海固人民战天斗地,在这篇热土上生存、繁衍。一个是梯田。虽然是旱梯田,但规模宏大,不次于云南的元阳梯田,产量低,我们就增加规模,解决了人口生存问题。其次人口不少,西吉县49.6万人,海原县45.6万人,固原县46.5万人,都属于人口大县。

西海固真实故事(不得不说的故事)(2)

西吉县目前是宁夏最后一个贫困县,海原和固原已于2020年3月脱贫。

西海固不但解决了人类不能生存的问题,而且走上了发展的道路。

二、海原大地震

1920年(民国时期)12月,在海原发生了一次8.5级大地震,烈度是12度,是20世纪发生在中国最大的地震,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1.2个唐山大地震。强烈的震动持续了十余分钟,当时世界上有96个地震台都记录到了这场地震,被称之为 “环球大震”余震维持三年时间。

因为这场地震,中国才建立起了自己的地震台。

海原地震死亡28万人,伤30万人。

地震时,由于地壳强烈地挤压作用,在很多地区,地面上产生了鼓包或隆起,这些隆起和鼓包看上去仿佛是一道一道长城或一座一座的坟墓。我们在环震湖的时候,走到下庄,看到两边就像是厚厚的城墙,下部呈斜坡,上部垂直。

黄土高原地貌全改,高断成沟地,连山裂开巨口,平地出现了小湖,像党家岔的震湖就是其一。

地震发生在冬天,震后,余震不断,且天气陡然转冷,起大风还下雪。这可遭罪了,没吃没喝,饥寒交迫。

地震描述:

海原县是所有灾区死亡人数和比例最高的区域。谢家荣《民国九年十二月甘肃地震报告》中对海原地震的整体描述为:“同日晚7时大震,突见大风黑雾,并见红光。大震时约历六分,地如船簸,人不能立,震动之方向,似自西北而来,往东南方去,有声如雷。土石山均有崩塌及移动,尤以土山崩溃为多。山坡平地均生裂缝,长短不一。平地裂缝多有泉涌,其色或绿或黑。山崩壅塞河流之处甚多,尤甚者为南乡。

"万家水的那山合了,两个山合到一起了,羊、人啥都没有了。

那时间地动了,山走了……我们那个地方把山嘴子一下摇着扑下来了,山洼里开的都是这么宽的口子。坐人的地方,山都塌着垒了下来"。

海原地震后果的成因

一个是当地人普遍居住的窑洞,属于黄土高原的绵土,抗震性差。现在传统的民房很难看到了,都是新建的红顶房屋。

二是严寒,冻死了不少人。

三是饥饿。粮食都埋了。固原从平凉救援了两车饼子,尽管有武装押运,还没有进城就被抢完了。

四是救援不及时。甘肃省向中央救援的电报是震后一个月才发出的。

五是交通不便。

六是瘟疫蔓延。

三、西吉县党家岔震湖

2020年防疫是大事,经过100天的蹲守,“五一”的小黄金周5天假去哪里?

宁夏西海固。

宁夏早就空白了,而且我去的地方都没有人去。

从固原出发,进山几十公里温度就降到16°,家乡的伙伴正在36°的高温下烧烤,我们还要穿抓绒,有人说你是去避暑了吗?

路过西吉县城,找了家大一点的超市,采购露营的食品,就直奔党家岔了。

出城以后就走向县道。虽说是县道,但标准不低。

让人惊叹的是绵延不断的大山里面,全是梯田。

西海固真实故事(不得不说的故事)(3)

都是旱梯田

西海固真实故事(不得不说的故事)(4)

白色的不是水,是薄膜覆盖,5月的地里还枯着呢,偶尔看到麦田,茶香总是叹息着说,跟三毛头上的头发一样。

西海固真实故事(不得不说的故事)(5)

一路上看着梯田,议论着时事,到了党家岔。

西海固真实故事(不得不说的故事)(6)

震湖

党家岔的震湖,是宁夏最大的地震堰塞湖。

也就是说原来没有,地震后才高峡出平湖。

据说震湖原来鱼草茂盛,还出现过水怪,后来鱼就没有了。据考证是地下水融入了碱性,且水蒸发过量,碱含量提高造成的。所以震湖的水不能浇地,也不能喝,仅供观赏。

震湖在党家岔村修建了停车场,但没有饭店和农家乐。现在也封闭了,不让到湖边。其实湖里还是有鱼的,彩色鲫鱼受保护的。

西海固真实故事(不得不说的故事)(7)

我顺时针开车,沿着震湖走了一圈,寻找适合露营的地方。

西海固真实故事(不得不说的故事)(8)

走到党家岔村的对面,就一个游客也没有了。

西海固真实故事(不得不说的故事)(9)

对面就是党家岔

西海固真实故事(不得不说的故事)(10)

茶香、途观和震湖

西海固真实故事(不得不说的故事)(11)

没有背景,还以为是斯里兰卡呢

西海固真实故事(不得不说的故事)(12)

湖边的芦苇

西海固真实故事(不得不说的故事)(13)

对面山上,也就是党岔村的后面有两个庙,看着像西藏哦。

西海固真实故事(不得不说的故事)(14)

这边的山梁上有一个城堡,回来的时候没留神从城堡下面开过去了,也不知道是城堡还是羊圈。

西海固真实故事(不得不说的故事)(15)

走到下庄的位置

西海固真实故事(不得不说的故事)(16)

开始我们选择在这里扎营,但车下不去,只好继续向前继续寻找,当时也不知道是否能环湖一周。

西海固真实故事(不得不说的故事)(17)

大树下面扎营是小朋友的最爱,答应了小朋友的事情就要兑现的。

西海固真实故事(不得不说的故事)(18)

对面这个村三面环水,觉得风景应该最好,在三角嘴上应该是一个好位置,但不知道车是否能开到。

西海固真实故事(不得不说的故事)(19)

这里是环湖一周最漂亮的地方。

西海固真实故事(不得不说的故事)(20)

跟油画一样的美。横着的这排树是一个理想的营地,有树荫,不怕风。

西海固真实故事(不得不说的故事)(21)

湖到这里就到头了,想办法绕到对面去,对面有一条小路。

西海固真实故事(不得不说的故事)(22)

过河道的地方是庄廓村,背后是高高的秃山。

西海固真实故事(不得不说的故事)(23)

河道里白花花的,还以为是谁撒的石灰。

西海固真实故事(不得不说的故事)(24)

仔细一看,还真像石灰,其实全是碱面,可见震湖的碱性厉害。

西海固真实故事(不得不说的故事)(25)

这样的生存环境下,当地人民是如何战天斗地的。

西海固真实故事(不得不说的故事)(26)

这是普遍的状况

西海固真实故事(不得不说的故事)(27)

三面环水的那个村叫杨家下头,车开不过去,我们就上山了。山上有一条中国移动的便道,下面就是杨家下头。

西海固真实故事(不得不说的故事)(28)

在这里能看到梯田的壮美和水的秀美。

西海固真实故事(不得不说的故事)(29)

就是车辙有点深。

西海固真实故事(不得不说的故事)(30)

午饭还没有着落,也没找到合适的露营地,小朋友一直要扎营。先找地方吃饭,向明天的目的地火石寨出发,路上再找露营地。

西海固真实故事(不得不说的故事)(31)

小摄影师--虫同学。该同学有一大特点,可以睁左眼,闭右眼,也可以睁右眼,闭左眼。

他妈妈不让他喝饮料。有一次我带出去玩,给他买了一听可乐,并告诉他,打死也不能说。

果不其然,回家他妈妈问:“喝饮料了没有”?

他答道:“打死也不能说”。

听到他的回答,我抽了颗细支荷花,陷入了沉思......

茶影原创,欢迎关注和交流,相遇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