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韦小宝
是时候重出江湖了。
近日,张艺谋的新片——《影》曝光了“影”“局”“舞”三款水墨风海报、九张人物剧照,人们发现,张艺谋淡了。
《影》的原创故事来自朱苏进的《三国·荆州》,述了一个关于“影子”替身的故事,由邓超、孙俪、郑恺、王千源、胡军、关晓彤、吴磊、王景春等主演。
集合了阴与阳、夫与妻、黑与白、明与暗、天与地等二元对立观念的三款海报,在身与影,棋与局之间扑朔迷离。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色彩退居二线,行云流水间暗藏杀机。
人们常常忘记爱张艺谋。
也许张艺谋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导演身份,奥运会、“印象”系列、眼球效应…
就像人们热衷于谈论英雄的辉煌与秘史,又比如四大名著固然了不起,《红楼梦》后40回却是狗尾续貂?
《三国》小乔谁演比较好?
《西游记》剧情能背下来,书没翻。
《水浒传》重拍得用小鲜肉了吧。
张艺谋的正面太显而易见,负面又蠢蠢欲动,但是,他的侧面耐人寻味。
从《红高粱》到《活着》,到《英雄》,太多印象之中,分寸以外的片羽。何况还有《金陵十三衩》和《归来》,既正确也立于危墙,张艺谋的骨子里,东风破。
《活着》是余华最好的小说,是张艺谋最好的电影之一。
张艺谋钟情于传统文化,风格大气,偏爱群体行为,江湖英雄,困于国仇家恨;市井蝼蚁,为时代呐喊;儿女情长,往往正道沧桑。
他正统庄重,鲜有惊喜,但是艺术与叛逆密不可分,张艺谋正统的另一面是乖张。
质朴与大地气息扎根在他的魂里魄里骨子里,明亮与顽性游荡在他的精气神之间,保守却富有冲击力。
《活着》与《红高粱》是这两者的极端:前者极尽谦卑,臣服于命运;后者放荡浪漫,豁出人性底色;悲壮掀起嘹亮的生命呐喊。
从这两部电影中已见张艺谋的勇气或者他思想的力度,他并没有完全将自己安放于时代,避重就轻。
相反,戳时代或者民族痛点,并以自己的方式寻求解决方式与平衡的野心,初见端倪。
只是这并非易事,艺术其实可以不为任何对象负责。
他说“我要彻底的鲜艳,所有的颜色都要吓人一跳,哪怕俗一点也好。”
到《英雄》的时候,艺术的审美占上风,张艺谋的功底、眼光、铺张甚至任性,大风起兮云飞扬。
果然,素未蒙面,声色虚张。张艺谋的故事永远躲在影像身后,画面的力度牵引情节的起伏,唯妙,容易失手,确属张氏绝活。
北野武说:“什么是艺术的本质?是一种压倒一切的任性吧,是一种纯粹的浪费吧。”在这一点上,张艺谋可谓癖好,无所不用其极。
他对色的偏爱,还表现在电影中的女性情结,作品中的女性,可另起数篇影评,而巩俐、章子怡、倪妮、周冬雨,你不得不服老谋子眼光毒。
张艺谋对文学作品的偏爱有目共睹,这也许是他的气质中厚重感来源,从莫言的《红高粱》、余华的《活着》、苏童的《妻妾成群》(大红灯笼高高挂)、严歌苓的《陆犯焉识》(归来)和《金陵十三钗》…是偏爱,更是文化自信。
艺术本质上面向未来,而小说往往被时代和人物禁锢,二者合一的情感表达是矛盾的,既纯粹,又复杂。
张艺谋的镜头很倔强,富有张力,在这之上,森然凌驾着一层薄薄的空间,穿透作品本身的表达,回答导演心中的问题。
对这片土地的深情,注定了张艺谋不能遗世独立,他是入世有功利心的。从《英雄》开始,他面向票房,屡做尝试,直到《金陵十三衩》与《归来》,张艺谋才再次背对观众。
《金陵十三钗》是一次冒险的尝试,这样的主题会触动、触痛太多人的神经,会暴露出整个民族最想忘却永远无法忘记的伤痛与耻辱,张艺谋做了他最擅长的,也成就了一种精彩绝伦的平衡,同时经受了评论界最苛刻的批判,惊险一跃。《归来》也有这种野心,却不知为何又作罢。
同眼下叱咤风云的新锐们相比,张艺谋动作迟缓,姿势老套,主题陈、重,走不远,还浪费,据说新片《影》两张海报制作半年…
也倾心于工匠气,也不惊讶其胸中的静默与火焰,独独珍爱一份身居高位,骁勇的冒失感,是脾气,也是底气。
熟悉张艺谋永远不等于懂得张艺谋,假装懂得,便可算作辜负。
等风来,影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