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晏南

吴语扎根于吴、越故地,与吴越文化血脉相连,人文历史源远流长。

吴语为江南本土古老语言,见证诗画江南语言文化。吴语是吴越人的母语,是吴越人“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文化属性和乡情沉淀。吴语区历史上长期是中国经济文化核心地区,今一百余城构成以上海为首的吴语城市群、江南文化圈、上海都市圈。

吴语还是吴歌、越剧、评弹等传统曲艺的载体。吴语有数百个特有词汇和诸多特征本字,是江南人思维方式,生活情调,文化涵养,社会生产,风俗民情,语言习惯的生动体现。

三乡话和隆都方言(禾城方言及外来语辑录)(1)

瀴( 饮):水和天气冷,勿要出去外面蛮瀴.江南之湿冷有别于北方干冷。

畔(拌)躲藏,小孩躲猫猫游戏。畔好不被小伙伴看见。

闶(炕):藏、放,姆妈把吃的东西闶好。

洇:液体在纸上散开。小囡尿床把床单洇湿。

滗:挡住容器里的固体物质把液体倾倒出来,把碗里水滗出。

镬(握):镬子,烧饭锅子。

潽:水从容器中溢出。锅子里水放太满当心水一开潽出来。

艮(gen)倔强偏执。此人脾气蛮艮的。

炀(Yang):火旺,炉子火头蛮旺。

鈵:相持. 鈵牢,拨河比赛抓绳不放松。

畀(peh):赠给.这件东西畀伊。

隑(gāi):依靠,隑牢伊。他隑在躺椅上休息,隑墙隑壁(喻胆小)。

戤(gài):依靠.戤牌头。

搛:筷子搛菜。

扚(滴):用手指掐断,扚长豆。

幽:轻轻放下,小囡幽幽教放于床上。

擤(恨):捏住鼻子把鼻涕喷出去。

枵(消):掀开、揭开,枵被子。

搣(米):糖果食物含口中。

閛(胖):閛门即关门。

韧(宁):食物受潮而不脆。

烊:融化….

三乡话和隆都方言(禾城方言及外来语辑录)(2)

三乡话和隆都方言(禾城方言及外来语辑录)(3)

小把戏、小人(拧)、小囡囡、小鬼(读jù)头(皆指小孩子),那哈(怎么样),蹩脚,骂山门(骂人家),赤佬,里厢,彤红(火钳烧得彤红),壁角落,收桌(收拾),弄松(使坏),鏖作(讹人),奥糟(不开心)、来三(能干),

着港(求而有获曰着港,东西到手事情做成),墙院、墙门头、墙门堂,吊菜油,拷老酒,吃生活(动粗),撩荡丕(二流子),勿作兴,猪头三(糊涂人),赞得来,砧头板,盐齑菜,瘤芥菜,臭卤甏,歇夏,一开烧酒(一盅),闷偢偢(不动声色),

乡邻壁舍,更深人静,瞌充懵懂,便当来兮,吊拔浪当(做事体不认真),老里百早(很久以前),跑先知(以前)…“夯拔浪档(整个儿)、一塌刮拉子(全部一起)、拐脱一糕(摔跤)”新居民最难学的三句老土著口语。

七十年代样板戏和社会上流行的“切口语”“暗语”。“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脸红什么?精神焕发。”“怎么黄了?防冷涂得腊。”“马是什么马?卷毛青棕马。”“刀是什么刀?日本指挥刀。”…..

翻丝(face):面孔.翻丝蛮挺即面相好看。

扎台型:有面子,摆谱显横。

懂经:明白拎得清。

花生米:子弹.吃花生米即被枪毙。

枣子:眼睛.枣子发亮即眼睛张大看清点。

盎道:嘴巴.盎三:尬尴。拐生:窃贼。笃照:擦皮夹小偷。

扑窑口:打架斗殴一方冲到另一方家中。阿木林:人迟钝。老克拉:混社会见世面有腔调男人。拉(喇)三:风流女。

木壳:混社会男青年。叉婵心:社会上搭女友。阿飞:混混.流氓阿非。瘪三:寒酸之人。拿摩温:工头、大班。小包车:小轿车…..

三乡话和隆都方言(禾城方言及外来语辑录)(4)

英语转来:Snow is White 雪花洁白;Rose is red玫瑰嫣红.高尔夫(golf)、哈夫(half)一半、接吻(kiss)维他命(vitamin)、阿司匹林(aspirin)、吉普车、摩登、的士、幽默(humor乡贤丰子恺译)、

水库(reservoir乡贤汪胡桢译、二字早见于明徐光启)、发噱、水门汀(水泥地)、曲奇饼干、蕾丝袜、巴土、巧克力、拖拉机、电话、啤酒、话筒、模特、咖啡、坦克、加拿大(Canda)。柠檬(Lemon)、迷你裙、

社会主义(socialism)。逻辑(logic)、基因(gene)、媒体(midia).蜜月(honeymoon)、黑板(blackboard)、代沟(generation-gap)、星球大战(star-war)。

有些词几乎看不出外来的成份,俨然就是汉语本来就有的词语了。

日语过来:干部、派出所、集团、交通、记录、警察、新闻、甲状腺、消费、共产主义、归纳、方针、必要、场合…

俄语过来:布尔什维克(多数派的音译列宁创建无产阶级政党)、乌拉、卢布、苏维埃(苏联议会)、伏特加.红军、少先队、少年宫、文化宫、共青团、劳模、条件反射…

戈壁(蒙古语沙漠)、喇嘛(藏语和尚尊称)、格格(满语贵族女子尊称)....。

【来自:鸳湖烟雨】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