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姬健康

爸妈总把最好饭菜(老曹家说夹菜为)(1)

红楼菜谱、酒水、点心等日常食物中反映的地域性食品在品种和数量上绝大多数是南方特产。有人会说,“曹雪芹”一家长期在南京生活,南京当然属于南方,其家族的饮食口味已趋于南方化也是无法界定的,这话似乎有一定道理。凡翻开红学论文,讲到红楼中的南方元素,大师、教授及学者们都异口同声这么说的,几乎已成了“曹雪芹”南北通吃的档箭牌和常规武器。可他们忘了,南京虽地处南方,但南方很大,也有民俗的地域划分的,南京属江淮片区,无论饮食、民俗、语言都接近于北方(江淮语系属北方话的一个分支,与吴语是两个系统),与江南水乡、吴侬软语、精致食品等苏杭风味还是有区别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这些能指的是南京吗?)不要说在红楼饮食上我们几乎找不到南京地理标志性特产(比如盐水鸭等),就是在语言上也很少见南京标志性方言出现在对话中,尤其是与“食”有关的语言更是难觅踪影,百多年来,就没有人问个为什么吗?

凤姐笑道:姥姥要吃什么,说出名儿来,我搛了喂你。刘姥姥道:我知什么名儿?样样都是好的!贾母笑道:你把茄鲞搛些喂他。凤姐儿听说,依言搛些茄鲞送入刘姥姥口中,......凤姐儿果又搛了些放入口内。

这里的“搛”字,是沪杭一带人打娘胎里出来就这么说的,从来不知“夹”为何物。有人说“搛”字是“曹雪芹”发明的,更有人说南京人说“夹菜”也叫“搛菜”。这是扯淡,贾府吃着杭州菜“茄鲞”却说着南京话,这看上去“搭”(沪杭方言,意为“相配”)吗?只有两种情况可以解释“曹雪芹”具有这种语言天赋:一是旗人曹家上上下下日常生活中一片吴侬软语;二是曹太君(即曹寅夫人)或亲妈马氏夫人籍贯是沪杭人,“曹雪芹”襁褓中就听惯了奶、娘的方言。曹粉们会说:此情此景,也未可知。

请注意,这里的“搛”字并没有和任何字搭配起来,是单独使用的,非常的自然、和谐,沪杭人人人听得懂,因为“搛”字不一定要与“菜”字组合他们才能理解,比如小孩将饭粒掉桌上,大人会说“把伊搛起来。”而北方人这时听到这话就如堕五里雾中了。此其一。

其二,“搛”字在汉语辞典的释义中都与筷子相配,以“搛菜”为例,其实是不懂“搛”字在它的发源地吴语中的玲珑讨巧性和扩展使用性,比如沪杭人生煤炉或烤火盆,煤球和木炭都是用火钳“搛”进“搛”出,说惯了“掏”或“夹”的老曹能分辨清楚吗?当然了天才除外。

爸妈总把最好饭菜(老曹家说夹菜为)(2)

在短短的一小段描写中,作者连用了四个“搛”,可见贾府上上下下吃饭时“搛”不离口。毫无疑问,这种下意识的自然描写体现的是贾家及其作者的地域归属。假如有人说这也是满清外派东北籍官员曹家的日常口语,你信吗?

笔者补注:本文上传后引起个别博友质疑,认为老北京人说“夹菜”也是“搛菜”,这个笔者并没否认,但至少有两点是可以确定的:一,北方话“夹”、“搛”混用;二,“搛”字现在基本被“夹”字取代,说明其生命力和使用范围有限。而“搛”字在江浙方言中根本没有任何一个字可以取代,在日常实际使用中的神韵、味道非北方人可以领略。《红楼梦》里品尝杭州小菜“茄鲞”时连说四个“搛”,你能相信这是老曹家的饮食氛围吗?主流红学家不是口口声声坚称红楼文化是旗人文化、北方文化吗?

——————————————————

草根说红楼公众平台,更多红楼梦美文!

草根红楼梦公众号:caogenshuohonglou

我们的红楼梦话题天天讨论群:

一群群主lxa1972

二群群主yuanjun20100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