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为人不识周公旦,学富五车空惘然”。也就是说钱再多、学问再高,如果没有周公的修养和情怀,人生也算是白忙活了。这里说的周公旦,就是周公,他完全是一个被近现代人严重低估的历史伟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听到“周公”这个名字,大家第一印象估计想到的都是“周公解梦”、“周公之礼”、“周公吐哺”等等。周公解梦,是一些迷信的人睡觉做个梦,赶紧翻翻书或上网搜搜“周公解梦”对应的内容,查查梦里的事儿是好事还是坏事,这其实是后人假借周公名义杜撰的;周公之礼,是大家参加结婚嫁女仪式时经常能见到的对联中的一些字眼,新郎新娘拜堂成亲入洞房,之后就是非常含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一种神秘仪式(在周朝前期男女关系可是挺乱的,周公作礼明确男女从说亲到嫁娶成婚的“婚义七礼”,规定男女结婚后方可同房)。听到这里坏笑的人,只能呵呵呵了。
周公是何许人?——儒学先驱,孔子偶像,中东西部三座庙周公是何许人呢?这得从他的出身说起。相信封神榜、封神演义这些影视作品或书籍,大家都在青春年少时看过或中国神话儿童读物里拜读过。周公,姓姬名旦,全名姬旦,又称周公旦、叔旦。看仔细点,别只听话音给弄成鸡蛋了。因为他的封地在周这个地方,封的官爵是上公,所以被称呼为“周公”。周公就是封神榜中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周武王的同胞亲弟弟,周成王的叔叔。“”文王子,武王弟,成王叔”,真可谓是响当当的开国元老、王亲贵族。
言归正传,先简单介绍下周公这个人。周公是奴隶制王朝时期周朝建国初期的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著名到什么程度呢?简要的说,作为中国儒教文化先列的孔圣人的孔子就是周公的铁杆粉丝,孔子多次说过经常睡觉中梦见周公点化自己。孔孟之道中的孟子尊称周公为“古圣人”。唐朝以前儒家思想都是周公在先,孔孟居后,被称为“儒学先驱”。后人还在河南洛阳、陕西岐山、山东曲阜分别建立了三座周公庙,并称为海内三大周公庙,也叫元圣庙。
周公不简单——多才多艺,定国安邦,思想传颂两千年周公这个人物可不简单,他可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而且还是个多才多艺的诗人、学者,说他是天才也不为过。他精通礼乐,领军出征,占卜算卦,著作文章,可以说是一个全才了;他主动还政王权,尊老爱幼,善待俘虏,忧心爱民,他的德行表率一直被世人传颂;他书写的一篇篇文诰、一封封家书,更是定国安邦、教育子女的典范。
周公不但开创了周朝800年基业,更是奠定了中国成为礼仪之邦的基础,让中国版图从内地直接扩展到沿海,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上下2000多年的传统文化。
汉初大思想家贾谊评价周公说:“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意思说的就是周公姬旦比周文王、周武王更厉害,功德圆满、治理有方,除了皇帝和孔子,天下没有第二个人了。
周公故事很多——辅佐二王,制礼作乐,还政成王写家书周公的一生可谓是丰功伟绩,功绩很多。《尚书大传》及其简要的概括了他最辉煌的七年:“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加上前面辅助周文王、周武王推翻商朝殷纣王的神话故事,再加上其返老还乡后休养生息的一段神仙日子,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关于周公,流传的故事很多,而且颇有大家风范,每个故事都堪称经典。《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辅武王灭商。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摄政。东平武庚、管叔、蔡叔之叛。继而厘定典章、制度,复营洛邑为东都,作为统治中原的中心,天下臻于大治。
剥丝抽茧,从中可以厘出几个故事:辅佐武王、灭商建周、分陕而治、二次东征、分封诸侯(以藩屏周)、迁都洛阳(卜都定鼎)、制礼作乐、还政成王。
周公是怎么慢慢被历史遗忘了?但在唐朝开元年间,唐玄宗为了巩固皇权,不能容忍周公在周成王年幼时期主政辅弼和西周末期周厉王出奔后的“周召共和”,于是突发奇想下令取消了周公文庙供奉的资格,改以孔子为主。就这样,唐朝之后,周公就慢慢的被淡化出了人们的视线。
周公,虽然被历史逐渐遗忘和淡化,但周公尊老爱幼、忧国忧民、教育子女的的指导思想和中国式礼乐仪式的传统文化已经深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净流不息,绵延不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