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巴赫猜想是困扰数学界几百年的国际性难题,曾有人打破记录证明了“1 5”、“1 4”、“1 3”的成立,但却始终无人能够证明1 2的成立。

然而,这个记录被我国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所打破,因此他也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

华罗庚和陈景润的故事简要(陈景润的人生伯乐)(1)

人们都看到了他所取得的巨大的成就,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曾有过一段默默无闻落魄的经历,如果不是华罗庚发现了他数学上的天赋,他的才华很可能就会埋没,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一代数学大师。

为了国家建设的需要,还是厦门大学数学系大三学生的陈景润被安排提前毕业,他被安排到北京四中任中学数学老师,然而陈景润并不适合这个工作,由于不善言谈,又有着浓厚的福建口音,别人听起来很困难,老师这个工作他做起来很吃力。

华罗庚和陈景润的故事简要(陈景润的人生伯乐)(2)

因此学校又为陈景润设置了只批改作业的岗位,但他似乎也无法适应这份工作,短短的一年时间他就住院六次,做了三次手术。就在他躺在病床的日子里,研究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成了他生活中唯一的寄托。由于他不是一个“称职”的老师,他被北京四中解聘了。

失业的他回到了福州老家在街边摆了一个书摊,正当他打算一辈子以摆书摊为生的时候,厦门大学又将他招回。

在母校的日子里,陈景润完成了论文塔内问题,又改进了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的结果,而那时他只有23岁。

华罗庚听说这个事后很高兴,他说,一个自学的青年居然能够看懂他的著作,而且改进了他的结果,这个人很有培养前途。就这样年仅24岁的陈景润得到华罗庚的赏识,由厦门大学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所。

华罗庚和陈景润的故事简要(陈景润的人生伯乐)(3)

在数学所成立的初期,就组织了以哥德巴赫猜想为中心的数论讨论班,刚进数学所的陈景润就参与了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工作,并在1966年完善并发表对哥德巴赫猜想“1 2”的证明,这是在数学界有着里程碑的意义,震惊了整个世界,为中国人争了光,时至今日也没有人能够超越!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如果不是华罗庚慧眼识珠,把陈景润放到适当的位置上时,陈景润便有可能被埋没,也就不会有后来震惊世界的发现了,所以伯乐之重要可见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