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在看电视,屏幕上放的是裘派经典剧目传统历史剧《刺王僚》,扮演王僚的是名净孟广禄,唱的犹如黄钟大吕,酣畅淋漓。突然屏幕出现字幕:列国之中干戈“厚”,弑君不如宰鸡牛。

为什么有必要大动干戈(干戈厚还是干戈)(1)

我突然一怔,什么叫干戈“厚”啊?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啊?我有点疑惑。

我们先来看看这是一出什么样的戏?《刺王僚》说的是春秋时期身负杀父灭家之仇的伍子胥出逃到吴国之后,与公子光(阖闾)合谋设宴刺杀吴王僚的故事。这一段唱词是王僚对公子光的一段唱,意思是当时列国纷争,弑君的事不稀奇,自己在赴宴的时候是身披软甲做了防备的,希望弟弟公子光不要介意。同时告诉公子光说自己在头天晚上做了一个噩梦,希望公子光给他解一解。

这出戏的最后王僚还是被光子光安排的杀手专诸用一把藏在鱼肚子里的短剑刺杀了。这件事在历史上是真实发生了的,并非虚构。

姑且不论其中的是非曲直。我们只看看“干戈”到底为何物?其实在古代汉语里,干是一种战争防具,也就是盾。戈则是一种兵器,形状好似长柄的镰刀,一般用于钩削。干戈,一般代之战争。

为什么有必要大动干戈(干戈厚还是干戈)(2)

查阅历史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故事发生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诸侯争霸,战乱纷争的年代。各诸侯国之间相互弱肉强食,相互吞并掠夺是常有的事;为了争夺王位,兄弟父子之间,明争暗斗,甚至不惜兵戎相见也并不鲜见。那时候,主要的战场装备是战车、弓箭、盾牌和戈等兵器。战场上常见的情形是将军们手持长戈,站在战车上驰骋冲杀,身后是手持戈、弓箭和盾牌的大批军士们。战场上发出是震天的厮杀声和长戈、盾牌相互撞击的声音。

为什么有必要大动干戈(干戈厚还是干戈)(3)

所以王僚的这段唱词就应该是的:列国之中干戈“吼”,而不应该是干戈“厚”。因为戈是一种以钩削为主要攻击方式的武器,而不是一种以撞击和打砸为主要攻击方式的武器。干戈“厚”是不能上阵杀敌的。

最后,我希望我们任何人在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严谨一些,不要出现太大的失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