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逢秋悲寂寥秋日胜春朝出处(少年游遥知兄弟登高处)(1)

“还有多远”?抬头望着直入云霄的台阶,女儿问。

“不知道,但是坚持就是力量,走一步向目标进一步。”我回答。

女儿靠在栏杆喘息,我以为她有些泄气,急忙安慰。

“放心吧,我肯定能爬上去,不用担心,我歇一会儿”女儿自信地说。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日胜春朝出处(少年游遥知兄弟登高处)(2)

“王维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的名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听说是在这里写的。”女儿自言自语着。

路过的游客竖起大拇指说:是啊,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今日的云台山茱萸峰你攀登得有价值。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日胜春朝出处(少年游遥知兄弟登高处)(3)

是的,女儿三岁半攀爬过海上第一仙山-崂山,六岁穿越延边冬季的羊草山,八岁攀爬过重庆的金佛山。对于她来讲,只要脚步不停,总会登顶。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日胜春朝出处(少年游遥知兄弟登高处)(4)

每次的行程,或长或短,或辛苦或极具挑战,女儿都在用她的小小毅力完成着,并因此而快乐着。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日胜春朝出处(少年游遥知兄弟登高处)(5)

有人说旅行是最好的教育,古人常喜登高望远,因而文人墨客多有佳句涌出;皇甫冉在《登山歌》曾感叹过:青山前,青山后,登高望两处,两处今何有。烟景满川原,离人堪白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日胜春朝出处(少年游遥知兄弟登高处)(6)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日胜春朝出处(少年游遥知兄弟登高处)(7)

有人说:“登高可羡少年场”。攀登山峰是需要年少的体力。但其实这不尽然,体力支撑的前体下更需要心内持续坚持的毅力。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日胜春朝出处(少年游遥知兄弟登高处)(8)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日胜春朝出处(少年游遥知兄弟登高处)(9)

平时话多的女儿因为攀登茱萸峰而变得话少了一些,这一千六百多个台阶的云梯栈道,欲登上海拔1297.6米的茱萸峰顶绝非易事儿。来之前,很多朋友一听说这里都在打退堂鼓。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日胜春朝出处(少年游遥知兄弟登高处)(10)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日胜春朝出处(少年游遥知兄弟登高处)(11)

爬到一半的时候,女儿已经准备手脚并用了,这次对她确实是个考验,持续性的攀登,前路漫漫看不到尽头。但心灰意冷绝不是女儿的性格。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日胜春朝出处(少年游遥知兄弟登高处)(1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想想都是很美好的句子,可你不去试一下,永远不会体会到登顶的快乐。我鼓励着女儿。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日胜春朝出处(少年游遥知兄弟登高处)(13)

对女儿而言,登顶云台山最高峰——茱萸峰,最后的每一步都是对体力与意志的考验,海拔1297.6米的茱萸峰我们来了。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日胜春朝出处(少年游遥知兄弟登高处)(14)

沿途的花草,野植,肆意生长的藤蔓,蕨类装典着云梯的两侧,登高望远,沿途风景不断吸引着我们前行,期待云海,期待美丽的茱萸峰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日胜春朝出处(少年游遥知兄弟登高处)(15)

终是筋疲力尽,汗浸衣襟,走过最后一个拐角处的台阶,茱萸峰露出了它神秘的一角。登顶的欢喜无法言语,但坚持到最后才是真的快乐。女儿的这一次攀登绝不可小觑,心念上的成长与坚持会有益她此后的漫漫人生路。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日胜春朝出处(少年游遥知兄弟登高处)(16)

当我牵着女儿的手立足以顶峰之上,天高云淡,向下俯瞰,误以为在云间,不知稍候片刻会不会有神仙踏云而来?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日胜春朝出处(少年游遥知兄弟登高处)(17)

云台山古时候称为“覆釜山”,就是因为云台山的主峰——茱萸峰,孤峦秀矗,如同一口巨锅倒扣在群峰之上,常年云雾缭绕而得名。峰顶有真武大帝庙、天桥、云梯。说起云台山,要上溯夏商,下至明清,文人墨客不绝于此,唐代是称覆釜山,到了金代时,称之为云台山,这个名字一直延续到现代。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日胜春朝出处(少年游遥知兄弟登高处)(18)

既然已经登顶,这里的传说一定要了解一下,女儿最喜欢读的书是《神农百草经》。我告诉女儿,炎帝神农氏在神龙山辨五谷、尝百草、设坛祭天,所以这里曾得名神农山。“黄帝陶正之官宁封子授黄帝御龙飞云之术。自焚则随路五色之烟上下升腾,其骨骸葬于’宁北山‘中。后来,神话传说称盘古山、女娲山、五行山。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日胜春朝出处(少年游遥知兄弟登高处)(19)

女儿若有所思: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登顶的茱萸峰,古人给起了很多名字,有以形状起名的,如覆釜山,像倒扣的巨锅。以传说起名的,如“神农山”。嗯,比较起来,我更喜欢神农山,因为神农为众生尝百草。

听女儿说到这,我灵机一动:知道什么是“茱萸”吗?

你即然攀登上茱萸峰。一定要了解下“茱萸”的本意。

女儿说:我读的《神农百草经》里,讲过山茱萸。

于是,在茱萸峰顶,我和女儿又温习了一遍茱萸的药性。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日胜春朝出处(少年游遥知兄弟登高处)(20)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木本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药。佩茱萸,中国岁时风俗之一。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臂上佩带插着茱萸的布袋(古时称"茱萸囊")。茱萸是一种落叶小乔木,开小黄花,果实椭圆形,红色,味酸,可入药。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日胜春朝出处(少年游遥知兄弟登高处)(21)

古代重阳节又有茱萸节的称呼,重阳登高也让云台山的茱萸峰的名扬四海,每年九月九重阳节时,来此登峰的人络绎不绝。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日胜春朝出处(少年游遥知兄弟登高处)(22)

峰顶有真武大帝庙、天桥、云梯。主峰紫金顶矗立中天,气势雄浑,三大天门较泰山早154年。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日胜春朝出处(少年游遥知兄弟登高处)(23)

传说真武帝在此苦志修行成仙飞升而去,此处便成了闻名遐尔的道教圣地。这野又俗称“小北顶”,就是说这里离北天门很近,常被天神关注,他们会满足人们祷告时的祈求,如愿后再来此烧香还愿。于是有了“烧高篝”的说法。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日胜春朝出处(少年游遥知兄弟登高处)(24)

登顶茱萸峰,女儿眼前看到的是人间胜境,如仙境般的茱萸峰顶让她眉开眼笑。或许,我们与名山大川相遇的缘由即是成长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