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柯蛙

《演员的诞生》第二季上周六更新了。

不能说好评如潮,但比第一季更加专业和精良。

这种把演技拿出来做综艺,并且只截取影视作品部分片段来呈现的方式,确实值得争议。

但不可否认的是,效果还是有的。

上一季中提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好演员的春天来了。”

的确,因为节目热烈反响,确实让观众认识更记住了一批像周一围、翟天临这样的演技派演员。

我就是演员背后的价值(我就是演员要讨论出了价值)(1)

好演员的春天也短暂来临。

如今到了第二季,春天是否能继续到来?并且能有所扩张?

是否真的能让演员回归于演技?

并让观众明白,演员是一个门槛很高的技术活?

对于这部分的诉求,或许可期。

对了,这一季还改了个名字(虽然也不明白为什么要改),叫------

《我就是演员》

我就是演员背后的价值(我就是演员要讨论出了价值)(2)

相比于上一季来说,导师阵容变成了:章子怡、吴秀波、徐峥。

节目形式从飞行导师改为了“大导演制”,除了参与点评,还将为节目执导短片作品。

第一期请来的大导演,真的称的上一个大字:陈凯歌。

鲜少参加综艺的陈凯歌导演一亮相,就用专业而犀利的点评迅速圈了一波粉,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什么叫大导风范。

他的发言有个特点,就是句句都是一针见血的大实话,能迅速让演员明白问题所在,简洁有力,不故作高深。

我就是演员背后的价值(我就是演员要讨论出了价值)(3)

第一期的选手也很有看点。

第一组徐娇VS胡先煦精彩程度一般,但暴露出了一个问题,也是一个表演上的误区------少年演员装老成。

少年有少年的表达方式,成人有成人的方式,都可以动人,但前提是真实。

就像之前盛行的小戏骨版《三国》、《水浒》、《红楼梦》,让一群小孩子去演这些名著, 故作姿态的去揣摩成人姿态真的好吗,这还是戏吗?以及“小戏骨”这个逻辑不通的词真的成立吗?

跨年龄表演在影视作品中非常常见,但前提是剧本需要和情感真实。抛开这两点,就值得商榷。

我就是演员背后的价值(我就是演员要讨论出了价值)(4)

第二组任素汐VS 左小青,把演员的演技带到了一个高度去探讨,那就是------

表演,到底是技巧重要?还是情感更重要?

任素汐话剧舞台摸爬滚打出身,对技巧了如指掌,表演风格十分强势,能精确地掌控节奏,带动对手。

左小青沉浸于人物情感,哭是真哭,动情是真动情,戏演完了还缓不过劲来。

这两者选谁?

我就是演员背后的价值(我就是演员要讨论出了价值)(5)

为此,导师吴秀波和徐峥旗帜鲜明的据理力争。

波叔认为情感最重要,山争哥哥则认为演员更需要技巧。这样的争论断然没有标准答案,演员的表演风格不同实属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争论的意义并不是要分高下,而是争论带来的思考才让演员这个职业更具有专业性。

第三组宋洋VS杜淳,这同样是引起巨大争议的一组。

剧目是曹植的七步诗片段。

曹丕新帝登基,想要灭掉曹植,于是让曹植七步成诗决定生死。

宋洋演被关在大牢里的曹植,为了追求角色的饥饿感,三天没吃饭。

我就是演员背后的价值(我就是演员要讨论出了价值)(6)

但演完之后却面临吴秀波的质疑------曹植到底是怕死还是不怕死?煮豆燃豆萁中的豆与萁分别指的是谁?

宋洋作答,两问全错。

当然,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的责任来自指导老师刘天池,她让宋洋演出了怕死,但吴秀波的解释是曹植乃“国之大师,无畏生死”。

“豆”是曹丕,因为他要杀掉弟弟,内心备受煎熬;“萁”是曹植,他无畏生死,所以燃烧自己。

从这一组当中,又说出了一个表演的基本问题------对历史人物的考据。

演员如何理解角色?特别是有史记载的历史人物。

我就是演员背后的价值(我就是演员要讨论出了价值)(7)

所以在第一集当中,三组PK就带来了表演中的诸多问题,这些部分的呈现,才是这个节目的最大价值。

也因为节目是在用专业性征服观众,而不是用流量或者撕逼的噱头吸引观众,这才是上面所说“或许可期”的原因。

简单说完了第一集,我们再来看看第二集。

说实话,第二集的精彩程度相比于第一集大打折扣。

总结原因的话,第一,这届演员不行;第二,许鞍华导演比陈凯歌明显话少了,也更缺一针见血的犀利。

这种选秀制度的节目,导师点评的干货程度左右节目质量,选手自身的表演则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看第一组,张馨予VS张钧甯。

我就是演员背后的价值(我就是演员要讨论出了价值)(8)

剧目是张爱玲的《半生缘》,97版电影的导演许鞍华正是本期的“大导演”。

张馨予、张钧甯扮演的分别是曼璐、曼桢,表演的这场戏是姐夫祝鸿才强暴小姨子曼桢,姐姐曼璐则把曼桢软禁,并企图劝曼桢嫁给鸿才做姨太太。

曼璐、曼桢两人,刘嘉玲、蒋欣演过,梅艳芳、吴倩莲演过,蒋勤勤、林心如演过。

但这次张馨予、张钧甯演的,却完全让人找不到北。

连许鞍华本人都说,“搞不懂演员的意图”。

张钧甯犯了一个很常见的认知问题,那就是能哭就是好演员。

于是她整场戏都沉溺于角色的悲惨,全程流泪、发抖、啜泣。

这样处理没有很大问题,但全程没有节制地卖惨,就丧失了力度。

所以张钧甯属于一般的表演,谈不上优秀但也不算大失误。

但相比而言,张馨予则是车祸现场级别的表演了。

我就是演员背后的价值(我就是演员要讨论出了价值)(9)

姐姐曼璐的角色其实比曼桢更加复杂,她是妓女出身,没有生育能力,她对妹妹的感情爱恨交织,并且在这场戏中她还要提出让妹妹做小,所以情感的层次非常多。

但张馨予的表演只有一个字,愣,手足无措又浮于表面的愣。

她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细腻的情感,或者说并没有完全理解剧本中的角色。

她们同样暴露了表演中的两大问题。

张钧甯是流于卖惨,于是丧失了更生动表达的可能性。

张馨予是对角色完全没理解透,所以不谈生动,连准确都达不到。

第二组,徐璐VS阚清子。

我就是演员背后的价值(我就是演员要讨论出了价值)(10)

两人表演的是《七月与安生》中,安生被七月“捉奸”的一场戏。

论表演难度,这应该是整部电影之最,周冬雨、马思纯也因为这部戏拿下金马双女主。

徐璐与阚清子的表演中规中矩,没有任何失误地完成了演出。

但没有失误就是好表演吗?

她们最大的问题是,模仿。

两人的表演基本上照搬了电影中的片段。

没有加入太多自己的东西,所以相较于原片来说,也就没有突破创新。

在戏内,两人无功无过地完成了任务,但在戏外,徐璐带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她......喝多了。

我就是演员背后的价值(我就是演员要讨论出了价值)(11)

为了追求状态,徐璐在后台喝了很多酒,导致演戏的时候完全是懵的。

甚至导师点评到一半,当场吐了。

她带来的问题是,演员该怎样处理角色的情绪状态和生理状态?怎么适度地借用辅助,而不至于失控?

对于这个问题,章子怡、徐峥的回答非常一针见血。

章子怡:“演戏为什么是演戏呢,一点点辅助可以,但是不能失控,演员最需要就是控制。”

徐峥:“要保持最好的一个状态在这个舞台上,演员也是需要想象力的,借助完了以后,要去演出来这个感觉最重要。”

第三组,涂松岩VS齐溪。

我就是演员背后的价值(我就是演员要讨论出了价值)(12)

这三组的表演精彩程度是呈阶梯形递增,所以最后一组的表演也是最好看的。

涂松岩是从艺多年的演技派演员,作品众多;齐溪则多年在话剧舞台上摸爬滚打,千锤百炼。

表演片段选自港片《岁月神偷》,截取了其中罗家大儿子罗进一去世的那一段。

这部电影在豆瓣8.6分,在Top250中排名第123,感动了无数香港人。

而罗进一去世、一家人顶住门牌的这一段则是全片最高潮。

原片中的罗爸罗妈分别为任达华和吴君如,这次节目中则换成了涂松岩与齐溪。

他们的表演和前两组一相比,就会明显地发现有一种游刃有余的松弛感。

我就是演员背后的价值(我就是演员要讨论出了价值)(13)

这就可见演员经验的重要性,经验丰富的演员非常能够拿捏情绪和节奏,不会出现用力过猛的表现。

两人的表演都非常到位,但因为职业特性的原因,也能看到一些细微差别。

涂松岩长于电视剧电影,所以他的镜头感更好;而齐溪长于话剧,所以台词的情绪更佳。 他们并没有暴露出什么问题,而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演员应该有的踏实和坚持。

从他们的身上,能看出演戏是一门手艺活,而想要走到哪里都能获得别人的尊重不丢人,就得活好。

我就是演员背后的价值(我就是演员要讨论出了价值)(14)

手艺人靠本事吃饭本应该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个竞争方式,但是在娱乐圈这一套时常行不通。

长久来说,观众的眼睛一定是雪亮的,但就怕有些好演员被埋没在所谓的“长久”当中。

所以希望《我就是演员》这样的节目能像一颗酵母,加速这个过程,让金子发光,让活好的演员有好戏可演。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另一种公平。

我就是演员背后的价值(我就是演员要讨论出了价值)(15)

目前来看,节目中不论是三位导师还是请来的导演,都特别敢说真话,这是在惯于一团和气的国产综艺中最大的亮点,也是这档节目最大的生命力来源。

因为任何讨论肯定是要建立在客观真诚的基础之上,才有讨论的价值,否则就是瞎胡闹。

就前两期来看,《我就是演员》的确讨论出了价值。

我就是演员背后的价值(我就是演员要讨论出了价值)(16)

另外说句题外话,我在大导演的邀请名单中居然看到了贾樟柯的名字。贾科长调教非职业演员一直是一绝,侯孝贤都曾说,“贾樟柯是一个对演员有办法的导演”。

所以可以说是非常期待贾科长的这一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