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大约65%地病人出现痉挛,过度的痉挛是有害的,痉挛可妨碍对病人的护理,使病人出现疼痛,影响运动功能的恢复及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阻碍病人康复进程,导致病人康复时间延长。

脑梗病人抽搐痉挛(脑梗患者会出现痉挛现象)(1)

有很多病人都有过或者正处于张力高的阶段,这是软瘫后一个很正常的阶段,只要通过合理的康复训练就可以把张力降低下来,这也是通往自主运动的必经之路。多数张力高的病人通过有针对性的物理治疗都可以有效地缓解张力过高的情况,不过在张力产生的同时除了降低张力以外,也要抓紧训练患者的自主运动。

1、早期良肢位的摆放

良肢位摆放是对中风患者早期最基础的治疗,对抑制痉挛模式(上肢屈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预防肩关节半脱位、早期诱发分离运动等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早期、规范化的康复训练,可使各种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

脑梗病人抽搐痉挛(脑梗患者会出现痉挛现象)(2)

偏瘫患者的良肢位摆放包括仰卧、侧卧位。一般患者的体位应2-3小时变换一次,以后当患者能在床上翻身或主动移动时,间隔时间可延长。瘫痪病人最佳的体位是患侧卧位,其次是健侧卧位,而不应该长时间的仰卧。

2、温热疗法

温热疗法指的是用温水、光线、电气、超声波等物理性热能治疗的方法,使麻痹、僵硬的肌肉和关节变柔软,减轻疼痛和麻木。我们日常见到的蜡疗 温水浴等都属于温热疗法。

脑梗病人抽搐痉挛(脑梗患者会出现痉挛现象)(3)

温热疗法在脑卒中偏瘫肢体康复治疗中的作用为:温热作用可有效降低肌张力。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温热疗法虽然好处很多,但不一定适合每个人,大家一定要咨询医生后再决定是否使用该方法。

3、牵拉痉挛肌群

牵拉痉挛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减轻痉挛、抑制挛缩的方法,通过将痉挛肌牵拉到适宜长度并保持一段时间,减轻肌肉的牵张反射、缓解痉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牵拉一定不要出现过度的现象,牵拉过度的话,将会加重脑梗患者的功能障碍。

脑梗病人抽搐痉挛(脑梗患者会出现痉挛现象)(4)

不同年龄、不同部位、不同痉挛程度不一。一般的原则是不要超过正常活动的幅度,针对某组肌肉痉挛,向痉挛相反的方向牵拉到刚有抵抗时再轻缓加大10-20度即可,应保持1-3分钟或更久一点。保持非常重要,肌肉在一定长度牵拉一段时间,亢进的牵张反射就会降低、痉挛就会减轻。

脑梗病人抽搐痉挛(脑梗患者会出现痉挛现象)(5)

一定姿势也可对痉挛肌群牵拉,如用适宜楔形板垫在前脚掌扶持、固定站立或蹲可牵拉痉挛的小腿后侧肌群。

4、引导主动运动

促进正确的主动运动是康复的主要目标。脑梗患者要主动地去运动,多加强肌肉的收缩这对患者以后的运动是有好处的。 如果有痉挛现象的话,每天必须有适宜的被动运动及正确的主动运动,用引导式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引导主动收缩拮抗肌增加其肌力,同时也牵拉痉挛肌的运动。

脑梗病人抽搐痉挛(脑梗患者会出现痉挛现象)(6)

如大家对于脑梗偏瘫康复训练等方面有疑问,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也欢迎大家关注、点赞、转发、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