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时读过庄子的《逍遥游》,也要求背诵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当时觉得言辞华丽,文笔绚丽,压根没有思考过这里面暗含的逻辑之美。

那这里到底有什么逻辑思辨呢?

让我们走进的陈可抒的译本《人间逍遥游》。

庄子,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著有《庄子》,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人间世》等。

陈可抒,毕业于北京大学,古典文化学者、诗词评论家、专栏作家。对古典文化和诗词有很深的造诣以及独到的见解,著有《少游词》《片玉词》《人生无意读庄子》《海子抒情诗全集(评注典藏版)》等。

庄子的生死观和生命的价值(领略庄子的逻辑之美)(1)

本书《人间逍遥游》以《庄子·内篇》为底本,译者陈可抒从思想、文化、艺术、人生等多方面,进行了注释与解读,有深度、有角度地对庄子的文章进行了现代性的思维扩充,文笔流畅、意蕴精深。

现如今,从头开始读《庄子》,才发现庄子不仅是超一流的文学家,还是超一流的哲学家,他将奇绝的文学与深奥的哲学巧妙地合而为一。

1、庄学的三位一体:体、用、辩。

体、用二者本来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对重要的定义,为许多学者所运用。

不过,在庄子严谨的论述体系中,另有个“辩”是体、用框架以外的答疑解惑。

体、用是相对的。对今天的我们而言,整本书所阐述的庄学就是体,并以此为指导而进行实践便是用。

用、辩也是相对的。

不得不说,庄学的精妙之处在于:体中有用,有中有体,有、辩可化为体,这在整本书中不断呈现。

庄子的生死观和生命的价值(领略庄子的逻辑之美)(2)

2、立论前后呼应,流转循环。

除了上述的基本的分层结构,《庄子·内篇》里还有一个庞大的闭环串联结构:篇篇首尾呼应,最后一篇的结尾和首篇呼应,为我们展示了另一个完美的维度。

庄子的生死观和生命的价值(领略庄子的逻辑之美)(3)

3、四个结尾。

庄子论述严谨的表现就是一个立论竟然有四个结尾,这是极其特别而奇妙的。

庄子的生死观和生命的价值(领略庄子的逻辑之美)(4)

这四个结尾,依次对应着庄学的骨、筋、肉、体。也就是说从鲲鹏故事开始,每一个论述都是完整的、体系化的,不过每一个结尾都比上一次丰富、完备。

写在最后,用瑰丽的语言构筑出来的寓言、隐喻、思辨、立论,一起构筑了庄子关于“我与天道”这一哲学命题。

读完,不禁想到在学习中不仅有理论(读万卷书),更得有实践(行万里路),那我们是不是得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呢?

还有我们在创作文章的时候,不仅可以有明线,也可以有暗线,来贯穿于整篇文章中。

庄子的生死观和生命的价值(领略庄子的逻辑之美)(5)

最为重要的是何为逍遥呢?是求人?还是寄希望于未来?都不如从现在开始稳扎稳打,靠自己,即使人世间枷锁集于一身,但能让我们心安处就是逍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