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渴求读书到拥有自己的书房,从对书的汲取,到提升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和愉悦,这便是读书的变迁。读书如今对我们来说,已不在是简单的阅读,而更多的是在阅读历史,享受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过去大而全的书店,也开始向着特色、风格、个性、受众方面转型,一些独立书店应运而生。

校园风景散文随笔 书香朝阳话今昔(1)

独立书店,是指具有独特的品位和个性,专注于几个知识或学科领域的民营实体店。近年来,以独立书店为代表的新概念书店层出不穷,它们在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以书为媒介,将餐饮、咖啡、音乐等多种元素结合起来,为消费者提供一个综合性的文化休闲平台,这是一种形式;坚持为读者选好书、选精品书,用高质量的图书来吸引客流,也是一种选择。无论是融合或是坚持,独立书店的“与时俱进”,也在悄悄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方式。

旁观书社的图书大都能经受得住时间考验,店里的每一本书都是精心挑选的。书籍的品质是决定一个书店得以生存并发展的基础要素之一,没有对书籍品质的把握和积淀,书店是不可能形成自己的内涵和独特精神的。

旁观书社坚守了5年,它存在得淡然却又不只是一桩“生意”,在这里,店家主人爱做的事就是分享自己充满了快乐和生活味道的态度。书店,不会是主人的唯一理想,却是她时时钟情的一件乐事:分享阅读,旁观生活。

罐子书屋也同样位于798,是一家从网络走向实体的艺术书店。为读者提供最新、最快、最专业的艺术图书信息,并以优惠价格分享会员购买。书店装修很特别,店外有许愿树,店内有一辆精致的汽车,还有沙发和茶几可以随意拿本书看看,度过安静的休闲时光,很是惬意。书店中间分门别类陈列了很多艺术书籍,而书店右侧的书架则高达两层楼顶,按照作者分为一个一个区域,旁边放着梯子以供上下取书,颇有选书得情趣。罐子书屋得书籍种类主要是古董艺术收藏、外版画册以及当代艺术画册。由于环境良好,面积较大,也经常举办书展和新书发布会,频率大概为1至2月一次。罐子书屋的书籍价格浮动较大,有昂贵得成套艺术书籍也有普通学生可以接受得平价艺术书籍。店内客户多为艺术工作者及爱好者,以及美院学生。书店采取会员者,统一9折。罐子书屋还有很多台湾出版的艺术类期刊(《艺术新闻》、《典藏美术》)、论著、画册等,尤其是三联书店出版的诸多海外中国美术史的译著,最早的中文版大多来自台湾石头出版社的繁体字版。可是价格太贵,以柯律格《雅债》、乔迅《石涛》为例,新台币要2400元,折合人民币要400多元,一般人实在负担不起。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是一座服务于公众,独立的公益性艺术机构,位于北京798艺术区核心地带,由比利时收藏家尤伦斯夫妇创建,于2007年11月正式开馆。尤伦斯艺术商店(UCCASTORE)是中国限量版艺术品运营专业化模式的开创者。这里汇聚了国内外80多位当代艺术家和100多位新锐设计师,为艺术和设计爱好者奉献原创并具前瞻性的创意产品。这里也出售图书,主要以高档画册,精装图书为主,印刷精美,和尤伦斯艺术中心的新锐、高端相符,这个商店的所有收入都用于UCCA的艺术展览和公共项目。

朝阳大悦城四层有一家“单向空间”书店,那是商厦中的一个安静角落,和周围林立的商铺形成了鲜明对比。白色的书架上贴着纸条手写的图书分类,内容包括“知识分子”、“中国史”、“温故•传记”、“外国文学”等等。店中分为传统的图书销售区、讲座沙龙区和生活设计区。图书销售区还增加了一些衍生产品,比如设计精良的笔记本和一些单向街书店定制的纪念品。

校园风景散文随笔 书香朝阳话今昔(2)

这个书店的名字取自德国著名思想家本雅明的同名著作《单向街》。2006年先在圆明园店到2009年10月,书店搬到朝阳区蓝色港湾商业中心。有了更好的地理位置,书店的运营也有了好转,实现了收支平衡,每平方米产生的效益在实体书店中名列前茅。2012年,书店又从蓝色港湾搬到了朝阳大悦城,正式改名为“单向空间”。名字虽然改变,但信念没有变:做好沙龙,推荐好书,做大平台。书店至今已经举办了700场免费沙龙,参与的读者多达12万人次。

2014年4月“单向空间”书店又在太阳宫开了爱琴海商场分店,新店面积390平方米,比单向街朝阳大悦城店大100平方米。餐厅和咖啡厅组成的活动空间面积有250平方米,比售书空间还要大。据店主介绍“我们布局在太阳宫这里,主要是看中周边的客流环境,这里有几所大学,还有大型社区。” “商场给了我们很多优惠,也是看重我们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能够带来一些客流,多办文化活动,给商场增添文化氛围。”同年7月,花家地“单向空间”书店旗舰店开业。对于今日单向空间的发展,正像单向空间的创始人、CEO于威所说,从决心创办单向街书店之后的9年时光里,创始伙伴们因为个人发展四处流散,但现在因为单向空间大家又重新聚到了一起,这些灵魂深处不安分的人,就像“迷惘一代”的代表人物海明威一样,厌倦丰裕却单调的生活,将自己流放四处,通过远离而找到精神故乡,“逃离与归来”是新店开业再适合不过的主题。

还有一些独立书店,开在了大型商场或Shopping Mall,几年前“新光天地”开业,我无意溜达进去,在B1层一眼就发现了一间小而精致的“光合作用书房”,马上和这个“高大上”的商厦拉近了距离。三里屯 Village逛过不少次,直到一次,忽然发现在隐秘的地下一层还有一堆店铺,其中就包括另一家“光合作用书房”。虽然憋在地下,见不着阳光,但是书的光亮已经照在这些店铺间,它进行的光合作用,已经不错了。

在三里屯南街滚石院内,有一家声名远播的书店,叫“老书虫”,也是北京最活跃的外文书店、图书馆,曾被多家国际权威图书机构和媒体评为“全球最美书店”之一,人文之美,阅读之美,知性之美,甚至美食佳饮之美,均在此浑然一体。“老书虫”每周都会举行各类活动,猜谜、鸡尾酒会、古典乐欣赏等活动,这里的图书以英文原版书为主,来自不同的英语国家,甚至分类标志都是以英文标注,读者亦以老外为多,不过,当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相当一部分图书内容都是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化的,如各式各样英文版的各地旅游指南,英文版的《time out北京》等。相对其他书店,这里英文版图书售价相对较高,但形式亦比较灵活——你可以买书,也可以办理会员卡借书,或者直接在店里阅读,随便心意。“老书虫”有三个厅,人们常常坐坐在这里边读书边享受咖啡及餐点。“老书虫”最大的活动是一年一度的“书虫国际图书节”,会邀请60到80位世界各地的作家和中国作家前来中国做客,此前,图书节的客人包括了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科勒姆•麦凯恩、以色列作家大卫•格罗斯曼,还有中国作家莫言、阎连科、毕飞宇等人。由于经营得好,据说北京之外,“老书虫”还在苏州和成都开设了分部。

朝阳发展快,有一处潮人最愿去的地方,就是“世贸天阶”,在其地下一层有一家很好的英文书店,叫“Chaterhouse Booktrader”,是个买英文原版书的好去处。最近再逛“世贸天阶”,去了趟以前不常去的北区,发现二楼新开了一家书店,名叫“时尚廊”。虽然名字听起来疑似美发店,但这家书店确实不错,特色是有大量的美术、设计类图书,其中不少是外版,人文类书虽不是非常多,但选择也颇精。夏天晚上,在“世贸天阶”吃过晚饭,到“时尚廊”翻书,然后可以走到楼下的广场上,头顶上方一个巨大无比的天幕投射出五彩缤纷的光,广场上的男女老少遛弯儿的遛弯儿、嬉戏的嬉戏,天气不再闷热,空气里漂浮着一种喜悦。

一本本书散发着书香,册册书香充盈着朝阳。几十年了,书店的角色和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图书大厦、新华书店、批发市场、独立书店、个性书屋层出不穷,购书环境更趋优雅和人性化,图书质量和品种数量更是大幅度跨越,朝阳也正成为读书人的乐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