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改善城乡卫生面貌,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新方式,沾益区全面部署、扎实推进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把爱国卫生专项行动与秋冬季疫情防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共同提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美丽幸福沾益进一步凸显。

沾益区文明生活(文明生活新习惯)(1)

沾益区文明生活(文明生活新习惯)(2)

积分有了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雨后天晴,西平街道光华社区里一片热闹的景象。“自从村里要求我们开展大扫除,环境卫生越来越好了,家家户户都把屋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每次我参加都得了好多积分,积分可以兑换物品,真是两全其美。”社区居民谢大叔对“大扫除”活动点赞不已。

沾益区文明生活(文明生活新习惯)(3)

沾益区文明生活(文明生活新习惯)(4)

  谢大叔口中的积分,正是该社区运用“34511”基层治理模式,以积分奖励为动力,引导社区党员居民群众在爱国卫生运动、人居环境等各项工作中挣积分的生动实践。如今,攒积分这件事已经成为了村民茶余饭后必谈的话题,昔日“脏乱差”的环境正在上演一幕华丽转身“变形记”。通过一月一考核公示、 一年一汇总一评定,一年一授牌一奖励,让获得积分的群众可以到社区爱心超市兑换同等分值物品,在积分制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愿意花精力在美化环境上。

沾益区文明生活(文明生活新习惯)(5)

沾益区文明生活(文明生活新习惯)(6)

  目前,全区11个乡镇(街道)共出动1437多人次,车次622辆,开展环境整治活动200多余次,整治清理农村公路主次干道裸露垃圾点位754处,垃圾数量331吨。

沾益区文明生活(文明生活新习惯)(7)

沾益区文明生活(文明生活新习惯)(8)

设施便民 卫生理念根植人心

  “现在城市的公厕都是无臭无味、干爽整洁,比家里的都还干净呢。”西河公园东边的公厕里,市民张女士对新升级的公厕赞不绝口。环卫处负责人表示,目前建成区公厕均按照“四净三无两通一明”标准进行专人管理,每天全面喷洒消杀4次以上,还配置了洗手液、香薰和手纸,供市民免费使用,确保公厕干净、整洁、无异味。

沾益区文明生活(文明生活新习惯)(9)

沾益区文明生活(文明生活新习惯)(10)

  “新建了洗手台,对我们来说太方便了,平时我们遇到一些难扫的垃圾,都得用双手去清理,想洗手就得找周边的公厕,挺浪费时间的。”常年清扫龙华北路的环卫工人孙大姐高兴的说到。“洗了几十年的手,第一次有人教我标准的洗手方法。”在区政务服务管理局门口,来办事的田阿姨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学完七步洗手法后感慨道。

沾益区文明生活(文明生活新习惯)(11)

沾益区文明生活(文明生活新习惯)(12)

  洗手台和厕所虽小,却是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素养的重要载体。今年以来,为有效提高群众健康生活品质,沾益区迅速启动洗手台建设、旱厕拆除、城区公厕新建、改建工作。截止目前,建成区66座公厕均完成升级改造,11个乡镇(街道)行政村公厕完成61座;新建(改造)洗手设施1350座,主要街区、公园、广场、学校、景区等重点区域100%覆盖,均配置感应式水龙头、洗手液、七步洗手法、卫生纸巾、垃圾桶等物品,真正发挥惠民利民的作用。

沾益区文明生活(文明生活新习惯)(13)

沾益区文明生活(文明生活新习惯)(14)

共创共享 健康生活全民参与

  “第九套广播体操现在开始,原地踏步走……”今年以来,沾益区为深入推进爱国卫生“众参与”行动,发动全体机关干部职工积极带头当好示范、做好标兵,开展每日“工间操”活动。每天上午10时,当音乐响起,广大干部职工带着饱满的热情,一丝不苟地做起工间操。坚持开展工间操活动,不仅是“科学健身”的需要,更是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全参与行动的新开始。

沾益区文明生活(文明生活新习惯)(15)

沾益区文明生活(文明生活新习惯)(16)

  为将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理念深入人心,沾益区积极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和志愿者的作用,通过集中宣讲、入户走访、发放倡议书、网红老村长录制音频等多种形式进行爱卫宣传。目前,全区共举办健康知识讲座281场7626人次,开展“健康文明生活六条新风尚”巡演活动11场、参与人数1.2万余人,制作发放倡议书、围裙、书签等多种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宣传资料31.42万份,进一步提高群众知晓度和影响力,引导市民养成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习惯。

沾益区文明生活(文明生活新习惯)(17)

沾益区文明生活(文明生活新习惯)(18)

  通讯员:何曼菲 蒋所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