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有对错吗?”

“有吗?”

“没有吗?”

人生若只如初见。所有的爱情,在一开始出现时都是那么的美好。它不期而遇,毫无征兆,没有理由,不能预约时间,不可预期结果。

这样一种不可琢磨、美妙无比的感情,有什么对与错呢?

少年维特的烦恼优缺点(再读少年维特的烦恼)(1)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德国著名作家歌德的一部中篇小说,出版于1774年,是作者早期狂飙突进时期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一个反抗封建势力、与当时社会主流格格不入的年轻人的爱情悲剧。作品对作者所处时代进行了最真实的反应,出版后,在德国以致整个欧洲产生了很大影响。德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因为这一作品而得到大幅提升。

作者歌德,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作家、诗人,是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主将。

初读《少年维特的烦恼》,自己还是个懵懂少年,只是单纯的为了读名著而读名著,又受限于自己的阅历,所以读后并没有很深刻的感悟,只在记忆里留下了一个感情细腻敏感的年轻男子的孤独剪影。受制于现实的苦闷生活又无力反抗,这少年愤世嫉俗,爱情事业均不得志,最终用手枪了结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以对抗那个束缚人的社会。书评说,之所以给维特安排这样的结局,是出于知识分子对社会的绝望,以此来抨击当时的社会制度。

而今,人到中年,时代也发生了变迁,再读《少年维特的烦恼》,便不自觉多了几分时代的印记、几分人性的分析、几分辩证的审视。

01

爱情是纯洁的,本身并没有错,一旦涉及了第三个人,便有了对与错。

少年维特的烦恼优缺点(再读少年维特的烦恼)(2)

维特是个才思敏捷,崇拜自然,渴望自由,向往人与自然的天性得到解放的青年。受母亲之托外出办事的维特,被瓦尔海姆小镇的自然风光和纯朴民风所迷住,于是决定在这里驻足。

绿蒂是当地一个法官的女儿,她很迷人,不仅漂亮,还有思想。维特第一次听到绿蒂的名字,是在参加一次乡村舞会的路上。他们需要接绿蒂同往。

当时的维特并没有意识到,这次同行将对他的人生产生多么大的影响。

当同伴告诫维特不要被绿蒂迷住,因为她已经订婚时,维特的反应还是:“这些话我一点也没有放在心上。”

可是一见到绿蒂,维特的整个心灵,都被她的容貌、语调和举止所震撼。于是,爱情便不由分说的产生了,让维特如痴如狂。

看他自己是怎么描述当时的情形的吧:

“那动人的双唇和鲜艳快活的双颊是怎样吸引我整个的灵魂啊!我完全沉浸在她的言谈所蕴含的崇高精神之中了。我有多次竟没有听见她倾吐心声的话语!”

“我走下车时简直就像是在做梦,我完全迷失在暮色苍茫的世界里了,连从灯火辉煌的大厅里对着我们演奏的音乐都没有听见。”

同时,绿蒂也被富有才华和激情的维特所吸引。于是,舞会上两人各自换了舞伴,组成新的一对。再之后,法官家的客厅里,老牧师庭院里高大的胡桃树下,城郊清凉的水井边,有着高大榉树的花园里……都留下了两个意气相投、惺惺相惜之人的身影。

少年维特的烦恼优缺点(再读少年维特的烦恼)(3)

如果这只是单纯的两个人之间的爱情该多美好!

很显然,维特被这突如其来的爱情冲昏了头,只顾享受其中的幸福和快乐,却忘记——或者说是自欺欺人的屏蔽更合适些——绿蒂已经订婚的事实。

相比于维特,绿蒂却冷静的多。舞会上,绿蒂亲口告诉维特她已经与阿尔贝特订婚。听到绿蒂亲口说出这一事实,可怜的维特一度心乱如麻,失去自制。因为维特始终信奉着宗教,这信仰不允许他对已经订婚的绿蒂提出任何非分的要求。而绿蒂这里,好像也没有不顾一切与维特在一起的想法。

但,原本应该止步的爱情,并没有被这不可逾越的鸿沟所阻挡,两人的暧昧继续上演着。

虽然阿尔贝特因父亲去世,需要料理后事而外出,可他终究还是要回来的。伴随着阿尔贝特回来的脚步,维特彻底从天堂掉进了地狱:

“如今另一个人真的来了。我这个傻瓜却眼睁睁地看着他把这个姑娘夺走。”“好像有一个幕布在我灵魂的面前拉开了,于是,无限生命的舞台便在我面前变成了永远敞着的坟墓的深渊。”

少年维特的烦恼优缺点(再读少年维特的烦恼)(4)

原本两个人的游戏,现在多出了一个,注定会有人受伤。错的时间遇上对的人,结局无非是个悲剧。

此时,这场游戏里,阿尔贝特和维特都没有退出的意思。在绿蒂默然的态度下,占有绝对优势的阿尔贝特,名正言顺的拥有着绿蒂。于是,身处劣势、毫无希望的维特,更加痛苦不堪。

没有断腕之勇,便有亡命之忧。维特显然选择了后者,贪恋于虚幻的爱情不能自拔,卑微的在人家夫妻之间穿行,只求能够见一见心爱的人,听一听她的声音。虽然也曾做出过努力,离开瓦尔海姆,试图通过发展事业实现解脱,却没有坚持到最后,又重新回到了绿蒂身边。

他在信中这样写道:“有些人会说,我应该死了这条心,因为现在已经没有别的出路了,我则把牙咬得直响,两倍三倍地嘲笑他们。你们这些没有感情的稻草人啊,离我远点吧!”

这里无意于讨论道德问题,单单明知是火还要去扑、明知是悬崖还要去跳的痴狂,对吗?这单方努力、毫无希望、甚至会毁掉自己一生的茫目的爱情,对吗?

02

世上本没有至善至美的人与事,爱情也一样。追求至善至美的爱情,无异于镜中采花,水中捞月,注定空欢喜一场。

少年维特的烦恼优缺点(再读少年维特的烦恼)(5)

认识维特之前,绿蒂就已经与阿尔贝特订婚了。这是一桩得到绿蒂母亲生前认可和祝福的姻缘。

绿蒂母亲即将离世的前夕,可怜的妇人做着最后的安排。绿蒂守在母亲的床前伤痛不已。此时,阿尔贝特正在房间,妇人让他到她跟前去。她以欣慰和安详的目光,注视着阿尔贝特和绿蒂,祝他们幸福,祝他们共同的生活幸福……

阿尔贝特是一个老实正直的青年,并且已经在伯爵府谋到了一份好差事,有着上好的社会地位。选择与他订婚,对绿蒂来说,毫无疑问是最合适的。(此处姑且不提爱情)

绿蒂是家里的长女,家里还有8个兄弟和妹妹。母亲离世时,几个小的孩子还不懂事,几个大的,也都还是少不更事的少年。临终前,母亲拉着绿蒂的手,把孩子们和家托付给她,“做他们的母亲吧!”“对弟弟妹妹你要有母亲一般的爱;对父亲,你要有妻子一样的忠实和顺从。你要给他安慰啊。”

对于年轻的绿蒂,这是怎样一副重担啊。是阿尔贝特和他的忠诚与爱,给了她负重前行的力量和底气。“他的稳重和他的可靠,好像是上天所赐,让一位贤淑的女子借此建造自己的终身幸福。她感到,她永远是她和她的弟弟妹妹们的依靠。”

少年维特的烦恼优缺点(再读少年维特的烦恼)(6)

绿蒂是爱阿尔贝特的,她心甘情愿地嫁给他,真心实意的爱慕着他,并有板有眼地做着一个好妻子应该做的事,毫无勉强可言。

一次,阿尔贝特因事逗留在乡下,绿蒂给他的便笺里这样写道:“最好的、最亲爱的,一旦能够脱身,就快回来,我怀着无穷的喜悦在等你。”

维特曾在给朋友的信中,也曾醋意十足地说:“她谈起她的未婚夫,是那么热情,那么充满爱意——这时,我就觉得自己像是被夺去了一切荣誉和尊严,被夺走了一切,除了死别无出路。”

可是,除了阿尔贝特的稳重和两人之间波澜不惊的爱,爱情里,绿蒂还想要更多,那便是维特所拥有的激情、率真和灵魂的自由。

从与维特相识的那一刻起,二人就悻悻相惜。之后的日子里,对于一切有趣的东西,她都习惯于同他分享。她对他的爱,维特有切实的感知,他曾在信中激动不已:“是的,我感觉到了,我相信我的心没有弄错:她爱我!”

而绿蒂方面,当迫于世态以及丈夫的态度决定疏远维特时,她自己就先乱了分寸:为了将维特留在身边,她试图将他介绍给女友,竟发现没有一个女友能够配得上他;一想到维特即将离开,她感觉自己的心,像被撕开了一个口子,永远无法补上。

可怜的绿蒂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一个是地,厚重坚实,给她的生活提供了强劲有力的依靠;一个是天,高远辽阔,给她的灵魂提供了自由飞翔的空间。

上天如果能够把阿尔贝特和维特合二为一该多好,沉稳的举止与有趣的灵魂、物质的保障与精神的满足共融一体,或许这才是爱情最理想的样子。

虽然绿蒂从来没有这么表述过,虽然她一直努力保持着淑女应有的姿态,可她的行动却出卖了她的内心。

少年维特的烦恼优缺点(再读少年维特的烦恼)(7)

人总是对美好的事物有所贪恋。明明知道自己不能给维特想要的结果,明明知道自己自始至终都不会离开丈夫,明明知道维特对她爱的如痴如狂,绿蒂却从来没有明确的拒绝过,也没有刻意的与维特保持应有的距离。要么晚上在维特离开之际她会问:“您明天还来,是吗?”要么她托他办些事情。她知道,因了这些,维特一定还会来到自己身边。

这样的纵容是有效的。维特虽然几次下定决心,不再频繁的去看她,却又天天屈服于诱惑,还没想好不去的理由,人就已经在她身边了。

绿蒂一边享受着丈夫阿尔贝特的爱,一边又与维特保持着频繁的交往和亲密的关系。她像个任性的孩子,沉浸在两个男人共同打造的完美的爱情里,迟迟不愿清醒,毫不计较后果。

上天总是要对人的贪婪行为做出惩罚。绿蒂与维特的亲密,终于引发了流言,也引起了丈夫阿尔贝特的不满。绿蒂是个传统的人,她无意于做个时代的叛逆者,相对于爱维特,她更爱自己的清誉。当丈夫告诉她流言的事,并提出让她疏远维特时,她感到了不安和压力。

如果丈夫和社会带来的不安和压力,只是给绿蒂一个小小的警告的话,那么,维特的选择,则把绿蒂拖入了可怕的噩梦般的深渊。

在绿蒂欲拒还迎的暧昧里,维特倍受爱而不得的煎熬,他痛苦的在情欲和理智之间挣扎着,无力自拔,越陷越深,最终,用绿蒂亲手从墙上摘下来的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少年维特的烦恼优缺点(再读少年维特的烦恼)(8)

维特悲惨的结局,虽然有着他个人自身与当时社会的原因,但作为悲剧里不可或缺的主要人物,作为推动事态发展的浅层次的动力源头,绿蒂能脱的了干系吗?

如果绿蒂从一开始就明确了态度,与维特划清了界限,保持了普通男女间应有的距离,不给他任何的侥幸与希望,或许悲剧不会发生。即便悲剧真的发生了,对绿蒂,也只能算是一个遗憾。

可是,现实里没有如果,事情就这么不尽如人意的发生了。经历了这样的事,余生里,绿蒂灵魂深处还会再有安宁吗?这样的惩罚,难道不足以让我们现实中的人认真反思吗?难道你还依然认为,绿蒂追求完美无缺的爱情是正确的吗?

03

鲁迅先生曾说:爱是有所附丽的。

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其存在的逻辑和基础。草儿因有大地的滋养而存在,花儿因有根叶的供给而存在,鱼儿因有河海的托浮而存在,鸟儿因有天空的包容而存在……

而维特对绿蒂的爱呢?难道仅仅因为维特的一腔激情吗?

少年维特的烦恼优缺点(再读少年维特的烦恼)(9)

维特对绿蒂的爱何其浓烈!

虽然维特从一开始便知道绿蒂订婚的事实,也很清醒的明白,自己所处的尴尬处境,却依然义无反顾的爱上了绿蒂。

因为绿蒂,维特留在了瓦尔海姆,他说:“在那儿我感觉到了我自己,体验了人生的一切幸福。”

因为绿蒂,维特一次次改变自己的计划 ,原本不准备骑马出去的 ,“可我时不时地跑到窗前,看看太陽还有多高。——我无法控制自己,我还是去了她那儿。”

在她身边,维特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痴迷于她的身姿,她的风度,她的谈吐。

维特对绿蒂的爱何其卑微!

因为是绿蒂写的纸条,虽然撒上了沙子,维特却仿佛见到绿蒂本人一样,控制不住的一下把纸条按在嘴上亲吻,就像亲吻她的手臂,嘴里满是沙子,心里却满是甜蜜。

为了与绿蒂单独相处,堂堂一个绅士,维特却像个偷窥者一样,关注着阿尔贝特的一举一动,只要阿尔贝特一有事,便瞅准时机,嗖的一下出了门,每当发现绿蒂独自一人时,就喜不自胜。

以至于到了后来,“除了为她,我已不再祷告别的;除了她的倩影,我想象中已无别的形象,周围世界上的东西,只有同她有关的我才看得见。”

少年维特的烦恼优缺点(再读少年维特的烦恼)(10)

维特对绿蒂的爱何其绝望和无奈!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维特对绿蒂的爱并不为世人所接受,甚至他自己都不能接受。

在世人的眼里,她已经是另外一个人的人了,因为绿蒂已经订婚。那个人很快就会成为她的丈夫。而作为妻子,是必须要忠诚于丈夫,并顺从丈夫的。这无关爱情,而是社会要求人们这样做。

在维特的宗教信仰里,也不允许他对绿蒂有超出友情之外的举动和想法。“我不能向上帝祷告:'把她赐给我!'因为她是别人的。”“我知道,我不能向她提出要求,也没有提出要求——就是说,只要做得到,尽管与她关系亲密,也不抱什么奢望。”

在绿蒂的心里,维特只不过是她平淡生活里的一味调味剂。虽然她也爱他,但这爱并没有让她疯狂到要与世俗为敌。为了向丈夫证明她是珍惜与他之间的感情的,她甚至下定决心,要采取一切办法与维特撇清关系,“如果她还在踌躇的话,那只不过是出于她真诚的友情和爱护。”她这么想。

于是,维特对绿蒂熊熊燃烧着的爱火,只能硬生生的被封锁在自己的心底,毫无出路。他以为,对绿蒂的爱,他可以很好的把控。很显然,他错的离谱。

少年维特的烦恼优缺点(再读少年维特的烦恼)(11)

维特因了这爱所受的折磨何其痛苦!

维特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阿尔贝特的手,光明正大的揽在心爱之人的芊芊细腰上,嫉妒的浑身颤抖;只能一遍又一遍在梦里与心爱的人相会,醒来时梦尤在,人已非,只有漫漫孤独夜;只能幽灵般四处游荡,“攀登陡峭的山峰,在无路可行的森林里走出一条路来,让灌木丛刮破我的衣服,让荆棘刺破我的肌肤。”

没有出路的爱情,犹如被困的野兽,犹如受阻的洪水,犹如地壳下滚滚翻腾的熔浆,不断积聚着能量却无处宣泄,只能肆虐地,无休无止地,折磨着维特敏感而脆弱的心灵。

“莫名狂涛,它似乎要撕裂我的胸腔,扼住我的咽喉!痛苦呀,痛苦!”“我往往不明白,我到底是不是在世上!要不是有时我抑郁的心情有所减轻,要不是绿蒂给了我一点可怜的安慰,允许我伏在她的手上痛哭,吐一吐我心中的积郁,那我必然得走开,必须跑出去,远远地到原野中去四处游荡。”

终于,禁锢在维特心底的这头爱情困兽,冲出了牢笼,一发而不可收拾。在与绿蒂的最后一次见面时,维特终于控制不住的吻了绿蒂,然后,带着一腔的抑郁和愤懑,义无反顾的离开了人世。由于亵渎了宗教信仰,没有一个教士为他送葬,送他最后一程的,只有几个工匠。

少年维特的烦恼优缺点(再读少年维特的烦恼)(12)

维特对绿蒂的爱不可谓不轰轰烈烈,两人之间不可谓不是两情相悦,可是,终因没有得以存在的基础和逻辑,而以悲剧告终。

人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盲目自信。你以为你能做到,那也只是你以为。在脱离掌控的爱情里,一旦迷失了自己,便迷失了整个世界。没有自我的爱情,不要也罢。

有些爱情起初看似美好,却有着超出想象的沉重,细微之处,便藏着压垮脆弱心灵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是奔向光明的爱情,不要也罢。

少年维特的烦恼优缺点(再读少年维特的烦恼)(13)

世界因为有了爱情而更加美好。维特就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假如世界没有爱情,那算一个什么世界呀!”

作为该篇的作者,我赞同维特的观点,相信广大的读者朋友,对此观点也不会持有反对意见。

所以,亲爱的人儿,大胆的爱吧,没有人能够阻止追求爱情的脚步。

但是,也请您理智的爱吧,尽可能的避开爱情里的“错”,不要迷失了自我,这样的爱情才是值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