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红星新闻网红星新闻网(记者 李慧颖)2月7日报道虎年春节如约而至,然而欢聚和快乐的时光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本打算利用这个假期养精蓄锐、调节紧张情绪的人们期望着节后可以精力充足地投入到工作中,然而事与愿违当大众要再次面对快节奏的工作场景时,很多人却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不请自来的各种“负性体验”: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持续的情绪低沉、焦虑不安、失眠等那么很可能已经罹患了“节假日后综合征”具体有什么症状?该如何调节呢?我们看看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医生如何支招,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春节长假后如何调整心态?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春节长假后如何调整心态(春节假期后如何恢复元气满满)

春节长假后如何调整心态

来源:红星新闻网

红星新闻网(记者 李慧颖)2月7日报道虎年春节如约而至,然而欢聚和快乐的时光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本打算利用这个假期养精蓄锐、调节紧张情绪的人们期望着节后可以精力充足地投入到工作中,然而事与愿违。当大众要再次面对快节奏的工作场景时,很多人却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不请自来的各种“负性体验”: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持续的情绪低沉、焦虑不安、失眠等。那么很可能已经罹患了“节假日后综合征”。具体有什么症状?该如何调节呢?我们看看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医生如何支招!

所谓的“节假日后综合征”,是指大众在长假后出现的各种生理或心理的不适表现。

如在节后的两三天里总感觉心浮气躁,精神无法提振,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出现不明原因的头昏、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眩晕、坐立不安、失眠等表现。

部分工作压力特别大的人群,甚至会出现非常突出而持久的工作倦怠感和情绪低落。

“节假日后综合征”在每个人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体现。有的人自律性高,能很快恢复正常的生活节奏,而有的人对假日的悠闲恋恋不忘,熬夜刷剧好“嗨哟”,棋牌通宵“把把顺”,K歌游戏不停歇。小小的放纵往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调节方能重回正轨。

但是遇到“节假日后综合征”不用过于焦虑,下面几个小妙招能让你迅速回血,重返巅峰!

一、收复胃肠功能紊乱的失地

春节家宴或旅游,难免大鱼大肉的侵袭,大吃大喝、过度饮食会破坏人体肠道的正常运转,导致消化吸收功能的失衡,进食过多高脂肪、高蛋白、酒类等食物,胃肠道负担加重后易引起积食、消化不良、胃肠炎,更严重的还可能会爆发胰腺炎等危急重症。

对付“节假日后综合征”,首先应该在饮食量上有所节制,进食量控制在平常百分之七十即可。其次在食物的种类上有所选择:多食用纤维丰富的蔬菜(如青菜、韭菜、花椰菜等)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水果、瘦肉、鱼肉等),用粗粮(如豆类、红薯、高粱等)代替精米精面。

最后不要讳疾忌医,出现严重的胃肠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拖延导致的病情加重。

二、重夺睡眠紊乱的控制权

熬夜刷剧、打牌、打游戏、K歌,日夜颠倒必将导致睡眠紊乱。大量精力的消耗而得不到补充,还会导致大脑供血供养的不足,脑细胞正常功能的紊乱,出现头昏、头痛、失眠等症状。

大众想要快速恢复精气神,就务必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

不要人为地去拨乱我们的生物钟,如提前睡觉或补觉,节前几点睡几点起,那就如法炮制,不去改变,生物钟“稳”住了,睡眠紊乱不攻自破。

当然,如果能配合适当的体育锻炼能更好地改善睡眠质量,每天慢跑半小时或进行球类、游泳、健身操等有氧运动,都是非常有益身心的选择。

三、给自己做一个节后心理的调试

回想自己的人生目标或是人生计划,我们去工作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

最近朋友圈很流行的一段话很有意思:有钱使我快乐,工作让我有钱,所以工作让我快乐。

话糙理不糙。经济决定上层建筑,先经济独立,再谈个人追求。找到了动力,工作就有了干劲。

如果类似这样的心理调试依然不能解决持续的工作倦怠感和情绪低落,那就需要去和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谈一谈,也许有更深层次的心理问题需要解决。

总之,“节假日后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状态,大众应以平常心对待,但需要更自律有序生活,逐渐返回正常的生活轨道中去。

本文来自【红星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