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蒋升 叶飘 记者 张冰清

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为70.9%,比10年前上升了5.8%;12岁儿童龋患率高达34.5%,比10年前上升了7.8%,这意味着改善口腔健康已迫在眉睫。

当四五岁的孩子们穿上白大衣“上岗”,在医生的指导下为父母做口腔检查,经历这番特殊的“小牙医”体验活动后,他们也更能理解爱牙护牙的重要意义——这“角色互换”的趣味环节,是第34个“全国爱牙日”暨浙大口腔华家池总院开诊一周年“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全国大型义诊活动中的特色亮点之一,但在助力提升社会口腔健康水平和群众幸福指数这一方面,我们仍要做得更多。

全国爱牙日关爱健康从牙齿开始(第34个全国爱牙日)(1)

今天(2022年9月20日)是第34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副主题是“护牙健齿少年强 健康中国民族兴”。

浙大口腔医院是浙江省唯一一家三级甲等公立口腔专科医院,是全国较早探索多院区发展的先行者,目前形成华家池总院、湖滨院区、紫金港院区、大运河院区“一体多翼”多院区发展新格局,年服务能力超百万人次。

全国爱牙日关爱健康从牙齿开始(第34个全国爱牙日)(2)

在此次活动中,由国内著名专家、浙大口腔陈谦明、谢志坚、王慧明、赵士芳、傅柏平教授等名医专家领衔,包括省级医院、市级医院等 100 余名专家将展开义诊,而除了趣味口腔科普知识课及体验外,医院重磅推出口腔健康盛宴,服务覆盖线上线下,急诊24小时开放,普通门诊不限号,专家/专科门诊节假日全开放,“互联网医院”上线运营等,让居民就诊更便捷。

全国爱牙日关爱健康从牙齿开始(第34个全国爱牙日)(3)

全国爱牙日关爱健康从牙齿开始(第34个全国爱牙日)(4)

“小儿童患龋率一直居高不下,这与日常饮食有很大关系。”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预防专家、浙江省口腔卫生指导中心副主任朱海华副主任医师介绍,面对各种软饮料及含糖食品,如蛋糕、饼干,大人往往都禁不住诱惑,孩子亦是如此。

现在的家长普遍存在焦虑,在发现孩子存在口腔问题时会反复询问:是否要矫正,要不要带牙套?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学科副主任吴志芳副主任医师对此感触深刻,从事儿童临床工作近20年的她现场告诉家长:具体要根据情况分析,例如吐舌、咬下唇是需要尽早干预的,而换牙期间的轻度牙拥挤,无需过度担忧。

全国爱牙日关爱健康从牙齿开始(第34个全国爱牙日)(5)

根据近几次的流行性病学调查数据,成人的口腔卫生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牙结石和牙龈出血的情况,牙周疾病患病率更是高达80%。

随着现代人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很多人都已养成每天早晚刷牙,餐后漱口,使用牙线等习惯,但人们每天都会进食,由食物碎屑和细菌组成软垢多附在牙颈部,部分软垢会藏在相比隐蔽的“角落”,光靠刷牙并不能完全清除。这些在口腔里的软垢长时间后会发生钙化,形成牙结石,而牙周炎的使动因素是牙菌斑,因此定期进行牙齿洁治很有必要。

全国爱牙日关爱健康从牙齿开始(第34个全国爱牙日)(6)

孩子家长关心龋齿,中老年人则特别关注缺牙这一方面的问题。

浙大口腔医院资深名医、全国第四届“白求恩式好医生”傅柏平教授表示,中年人牙齿松动和缺失往往可能是由慢性牙周病和龋病引起。一般治疗过程是先拔除无法保留牙齿,再做龋病治疗。当龋病累及牙髓时,需做根管治疗。此外,还需做牙周病的序列治疗。对牙齿美观要求高的患者,还需正畸科治疗,调整牙齿的位置和方向,改善牙齿美观和咬合问题。最后,才是采用口腔修复方式恢复患者的牙齿缺损和缺失问题,目前全瓷修复可以达到最佳牙齿美学修复效果。

有一些老年人全口牙齿拔除后,我们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结合患者的牙槽骨和颌骨条件、年龄、上下颌骨之间的颌间距离和位置等综合条件,建议患者采取全口义齿、种植覆盖义齿或种植固定义齿等修复治疗方法。老人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医师的建议治疗方案,选择自己的口腔修复治疗方案。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