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重点单元基本知识点概括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1、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2、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3、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都是计数单位。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数 位 顺 序 表
数 级 …… 亿 级 万 级 个 级
数 位 …… 千 百 十 千 百 十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计 数 千 百 十 千 百 十 千 百 十 个
单 位 …… 亿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万
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6、读数时,要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7、写数时,万级和亿级上的数都是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没有用0来补。
8、改写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将末尾的4个0或8个0去掉,加上“万”或“亿”字。
9、通常我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尾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方法是: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比5小,就把尾数舍去,并在数的末尾添上一个计数单位“万”或者“亿”;如果是5或比5大,要向前一位进1,再把尾数舍去,添上计数单位“万”或者“亿”。
10、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1、我国在十四世纪发明的至今仍在使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盘。算盘上方一个珠子代表5,下方一个珠子代表1。
12、在计算器上,ON/C键是开关及清屏键,CE键是清除键,AC键是归0键。
+、-、×、÷键是运算符号键。0~9是数字键,共有10个数字键。
第二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
1、我们已经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²)、平方分米(dm²)、平方米(m²)、公顷(hm²)、平方千米(km²)。
2、(1)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2)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作单位。
鸟巢的占地面积约1公顷。400跑道围起来的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
(5)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
3、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1)首先要记住它们之间的进率: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2)换算方法:
1把高级单位化为低级单位,要用乘法计算,只要用高级单位前面的数去乘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即高化低,乘进率。)
2把低级单位化为高级单位,要用除法计算,只要用低级单位前面的数去除以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即低化高,除以进率。)
4、填写面积单位的规律:
(1)国土面积、省份(含直辖市)面积、省会城市面积、州(市)面积、县、乡镇面积、村庄面积等,一般要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2)公园、院(校)园、体育场(馆)等,一般要用“公顷”作单位。
(3)房屋(建筑)面积、教室面积、校园绿化面积等,一般要用“平方米”作单位。
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
1、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它的长度。
2、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它的长度。
3、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它的长度。
4、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5、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和射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6、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 边 )。 角有1个顶点,2条边。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7、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角的两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
8、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9、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
10、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
11、锐角小于90度;直角等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平角等于180度;周角等于360度。
12、锐角 < 直角 < 钝角 < 平角 < 周角
1平角=2直角。1周角 = 2平角 = 4直角。
13、16、时针转一大格是1小时,所对的角是30°;分针转一圈,所对的角是360°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1、在三位数乘两位数中,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这个三位数,然后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这个三位数。最后将它们的积加起来。
2、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写竖式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只乘0前面的数;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3、积的变化规律:
①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例如1: 已知A×B=215,则A×(B×2)=( )。这是把B扩大了2倍,而积也应扩大2倍。即215×2=430,所以A×(B×2)=(430)。
例如2: 已知A×B=200,则(A÷2)×B=( )。这是把A缩小了2倍,而积也应缩小2倍。即200÷2=100,所以(A÷2)×B=(100 )。
②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相同的数,积不变。
例如:已知:A×B=510,如果A扩大了5倍,B缩小5倍,则(A×5)×(B ÷5)积不变,仍是( 510 )。
③一个因数扩大m倍,另一个因数扩大n倍, 则积就扩大m×n倍。
④一个因数缩小m倍,另一个因数缩小n倍, 则积就缩小m×n倍。
4、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5、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
第五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认识平行和垂直
①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不相交。相交又有成直角的和不成直角的两种情况。
*“同一平面”是确定两条直线平行关系的前提,如果不在同一平面内,即便不相交,也不能称为互相平行。
②平行线: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平行的表示方法:a//b,读作a平行于b。
③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垂直的表示方法:ab,读作a垂直于b。
④三条直线的特殊关系:
a//b,b//c,那么a//c: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b,bc,那么a//c: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3、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①四边形分类:一类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另一类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四边形 梯形
②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其特点是:对边相等,
对角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③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4、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的特性。
生活中平行四边形不稳定的应用:校园电动推拉门,商店面铺推拉门等。
5、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6、梯形中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较短的边叫做梯形的上底,较长的边叫做梯形的下底,不平行的那组对边,分别叫做梯形的腰。
7、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8、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9、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有无数条高。
画高时注意:所画的高要用虚线表示;一定要画垂足符号。
10、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2、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
13、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第六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不够除,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上到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试商大了要调小,试商小了要调大。直到所得的余数比除数小为止。
3、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4、商的变化规律:
①在两数相除,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不变。
②两数相除,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几。
③两数相除,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反而除以(或乘)几。
7、有余数除法的关系式: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商×除数 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