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夫人发起了关于性教育的讨论,从北师大版性教育到个人性教育经历,再分别从家长和孩子的角度切入,总共问了五个问题。或许这次的讨论引起了一代人的共鸣,夫人收到了许多热心读者的回复。想必在大家成长的过程中,多少都对接受到的性教育有些不满,也因此对中国的性教育给予了更多的期待。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答案里是否也有你的影子?

我们教孩子保护眼睛的英文(我们教孩子保护眼睛)(1)

Q1:对于上周热门的北师大版性教育读本,你有什么看法?

除了对教材的肯定,我们还听到了不同的声音——认真的反思和诚恳的批判。

我觉得与其遮遮掩掩让孩子通过不正当途径来了解性知识,不如让他们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在这一点上,国外就做得非常好。之前看报道说国外性教育从幼儿园就开始了,性教育的普及使得未婚怀孕率和幼童受侵犯的案件大大减少。我们的社会不应该谈性色变,而应该用一种更平和的方式来正视“性”。借用国外性教育课本的标题,“It’s perfectly to be normal”(这个事再正常不过了)

图片来源:pexels

我觉得并不是尺度太大,只是太直接。直接点,的确可以让孩子在真正遇到问题时会防范。但是感觉这本书依然彰显着中国传统读本的枯燥乏味,是否可以对语言进行适当优化?

性教育应当是有引导、有选择的个性教育,性教育读物也应该是分龄阅读。北师大版直接给小学生看确实尺度过大。读本应当是给家长看,家长再根据孩子个体的发育程度以及年龄,逐步引导,有选择地讲授。此外,一些暂时没有被公众所完全接受的内容(比如同性恋),要孩子有理解辨别是非能力后再讲解。

我觉得这是一本内容丰富、理念正确的读本。但光是读本不够,可以配上视频或者示范课。

Q2:在你的学生时代,是否接受过学校、家长的性教育?如果有,都学到了什么?除此以外,你的性知识是从何时何地如何得到的?

来自

父母

有接受过,来自妈咪的月经知识指导如果算的话。所以,初潮来时我并不慌张甚至还有些期盼。

这位妈妈很“前卫”——

我所了解的绝大部分性知识来自妈妈。初潮之后她就告诉我为什么女人会有月经以及我是从哪里来的。又过了几年,她告诉我男人、女人在性交过程中会产生的生理反应,以及从前戏可以看出男人是否体贴,还告诉我和自己喜欢的人做爱是一件美好的事。到了大学,我发现有女同学居然以为尿道和阴道是同一条通道。我很庆幸自己有一个好妈妈。

如果你不好意思和孩子交流,可以学习这对父母。

我妈是出版社的,初中的时候我发现家里的书架上有一本她单位出的插图版《性心理学》(Ellis H著),我经常趁家人不注意的时候偷偷翻,然后再放回原处。但每次都只有几分钟,所以大概有一两年都还没看完。书都被翻旧了,也一直没被发现。我爸妈清理过几次书架,但那本书都放在原处,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应该是我爸妈刻意留下的启示录。

图片来源:百度

来自

学校

小学五年级时,班主任抽了一节课的时间,让男生都离开教室,给女生讲月经是怎么回事,卫生巾怎么用,没有其他内容了。

也许每个人的班上都曾有一群“讨厌”的男生——

小学四年级的一次健康课上,老师很浅地讲了下男女生殖系统构造。她说还有模型,但是之前几个班的同学都笑所以没带来。大概就从那会儿知道了睾丸之类的词,因为班里比较调皮的男生天天挂嘴边。

高中生物老师讲性器官的时候大家会起哄,但大家私底下又都会去看教材。

这位老师很“前卫”——

大概高中时候,学校一位女体育老师给我们讲性教育课,印象最深的是她讲肛交更容易传播艾滋病。其实当时我已经有一定的性健康常识,但能明显感觉到其他同学的震撼,所以我觉得这在我们那个小地方还是非常难得的。

“狐朋

狗友”

我们的生命中曾有过一位室友……

大学时有个爱看耽美漫画视频的舍友,从她那儿我知道了baby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我一直对性心存恐惧,直到后来有了男友才慢慢发现并不可怕,性其实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图片来源:pexels

我的性知识多数来源于百度。大概从初中开始,我想到什么就百度什么,还通过百度的联想词一点一点扩展知识。除此以外,还来源于同龄人之间的口耳相传或者叫“道听途说”:比如我初三住宿时的宿舍卧谈。

许多男孩子都把“看片”当作学习——

高中时的“性教育”主要是来自一些书籍和视频,通过电子书、MP4等方式在各个寝室流传。大学之后就全靠岛国视频“自学”啦。

小学看家里的《家庭》期刊,“某大夫信箱”教会了我粗浅的两性知识,但仅仅是了解而已,如果要真刀真枪怕也是会冒出许多乌龙的(笑)。

幸运地邂逅一本好读物——

四年级左右,我在书店角落里看到一本书,好像叫《蝴蝶的翅膀》(不太记得了)。那本书非常好,详细全面地给女生讲了性的内容,引导了对待性的态度,是我性知识的启蒙读物。

高三时和哥哥讨论过男女恋爱和他和女友注意不要意外怀孕的事,但言语几乎是打擦边球,主要靠领悟。除此以外,就完全没有来自长辈的性教育了,都是靠狐朋狗友和自学成才。我性教育的里程碑是高一时朋友手机里的言情小说。我周围的几个朋友也是看小说学来的,一般也是从高中开始。然后到大学,直到大四,身边的朋友才告诉我有男朋友的早就实地摸索去啦~

Q3:作为家长,是否应该跟孩子聊“性”?为什么?你跟孩子谈过“性”吗?都聊些什么?

千万不要认为孩子是“傻白甜”。对于性,我们应该讲,更要在适当的时机,以正确的方式,讲适合孩子听的道理。

暂时只当过我亲妹妹的家长。我觉得性教育应当从小就有,且应先教人生观再教“性”,不然易跑偏。8到14岁是一个敏感期,从性别,到责任、担当,再到性、男女交流,最后到社会属性,都决定孩子的未来。

我还没孩子,不过以后有了孩子一定会在适当的时候跟他/她聊聊。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爸妈就错过了无数次绝佳的机会对我进行正确的性教育。至今难忘的一次是,我初中玩网络游戏时,看到有位玩家叫“爷用龟头点烟”。当时真的以为是用乌龟的头,还在吃饭时在爸妈面前嘲笑了一番这个名字。我爸妈只是问我“真的不知道什么意思吗”,我说不知道啊,他们说那你以后还是别玩这游戏了,我:???

具体会跟孩子聊的内容,我觉得首先是正确认识器官和一些现象,比如在我上小学之前就发现了性器官会硬但不明白原因;其次就是要爱护自己的敏感部位,也不允许他人触碰;第三就是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性行为,不过这个应该要等孩子稍微再长大些再讲。

我刚满20岁,家里有三年级的弟弟和四年级的妹妹。考虑性教育这事很久了,因为看到他们童言无忌地打打闹闹,有时候会觉得不妥。上个寒假,我先查了一些生理知识和儿童性启蒙教育的方法,某天借他们在打闹的机会告诉他们,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有些话不能说,有些地方不能碰;如果有人要求看或者触碰你的隐私部位,一定要拒绝并且回来告诉爸妈;记得要每天清洗,注意卫生。还有次妹妹问我“为什么婴儿和女人都要用尿不湿”,当时我满头黑线完全没想到她会问这个问题。不过还是很淡定,尽量浅显自然地回答:“婴儿是因为他们还太小,发育不完善,当他们想尿尿的时候控制不了自己;而大人,女人,因为她长大了,发育完善了,体内的器官要求她每个月都要出血排除体内的毒素,才能保证身体健康。”于是他们俩都很自然的接受了这个事情。哈哈我简直是中国好姐姐!

图片来源:pexels

青春期孩子不是“傻白甜”,他们可能懂得更多。作为家长,可以从身边人的“故事”说起,主要是教会孩子保护自己的方法。

Q4:作为孩子,你是否期待跟父母聊“性”,比如:获得引导和建议?如果是,你觉得哪些问题最需要沟通和帮助?

我们看到,大部分中国式家长都没能跟孩子打开心扉交流过,孩子们也因此不太愿意和家长谈“性”。这不仅仅是性教育的问题,也是两代人间隔阂的一个方面。

我中学时,爸爸看到我给男同学抄作业就说我越雷池,不准我谈恋爱,他自己也没有在学生时代谈过恋爱。所以我和男生间极少会联想到情爱方面,都只是好兄弟,但我觉得青少年的性好奇是需要有疏导的。

我妈现在看我(正在读大学)完全没有谈恋爱的想法或者性冲动,她还是挺急的,会和我说她17岁时的恋爱心理还有一些性教育,但我并不想听。可能家长确实在大学前堵得太死了,现在他们突然想说我反而觉得很奇怪。

那时候作为孩子的我是不喜欢跟父母聊这些的,所有疑惑都是去找书阅读。

我觉得跟他们聊这个很尴尬。我跟父亲年龄差距太大了,所以观念差别也比较大;跟母亲男女有别,也不好说。这么多年家里从没提过这个话题。帮助就不需要了,大部分问题我都能自己解决哈哈。

我不是很期待。我不期待跟父母聊的事有很多,这只是其中之一。但我希望父母教会孩子正确认识性现象和性器官,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家长们都会教小孩子保护眼睛、耳朵、脸蛋,还有膝盖,为何不教他们保护私密部位?

倒有一位读者表达了对交流的期待——

希望啊!我希望爸妈不要老说要保护好自己,能不能给我点实际的建议,他们一定知道怎么样能保护好自己(除了不发生性关系这一条)。我还希望父母能跟我聊聊他们的亲身经历(虽然是很不可能啦),但是父母跟孩子聊不会很有成就感吗?!

Q5:你对中国现在的性教育满意吗?为什么?如果不满意,你认为该如何改进呢?

性教育肯定是不满意的。其实学校倒还好,老师也不会不讲,但家长这一方我觉得需要加强。问题是,很多家长自身也没有得到过正当的性教育,没有系统的性认识,所以我觉得应从学校着手,让学生先得到系统的性教育,等他们成为家长时,这个问题就会得到比较好的解决。

不满意,但北京的学校已经做得不错了,可能有些地方上根本不讲。我觉得对家长进行系统性教育很有必要,应告诉他们如何对孩子讲性。毕竟性教育是差别化教育,而个性教育无法完全依靠学校。

我很担忧中国的性教育发展,大部分家长并没有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张北川曾经说 : “ 在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做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 。”我认为性教育的普及是急需的,不能大街上三分钟无痛人流的广告满天飞,却羞于教会青少年使用避孕套。关于怎么改善当前的局面,个人目前还没有成熟想法,但至少那本北师大的书是个好的开始。

看了这次的讨论,夫人时而叹,时而笑。我们的经历都是那么相似,又似乎不那么一样。在探索“性”的过程中,有兴奋,有羞耻,也有困惑,但无论以怎样的方式,我们终究悟出了比上一代人更多的道理,也将更好地教育下一代。在中国社会剧变的时代,性教育也应该跟上步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