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英雄张振武简历(喋血清川江大桥的英雄杨连第)(1)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的12人中,“登高英雄”杨连第是唯一一名不在一线的烈士。他不是用钢枪杀敌,而是用榔头、钳子修路架桥,他虽然未杀死一个敌人,但因为有他这样的兵,以血肉之躯筑起“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和不朽的功勋。

——题记

竹山英雄张振武简历(喋血清川江大桥的英雄杨连第)(2)

杨连第,1919年出生于天津市北仓镇北仓村,家境贫寒,当过学徒、电工、佣工、三轮车夫,经历十几年生活磨难,练就了一身过硬技术。

1949年2月,天津解放。3月初,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发出布告,招收技术工人,杨连第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纵队一支队第一桥梁大队三连随军职工。

1949年8月,解放军挺进大西北,铁道兵团沿陇海铁路抢修。位于陇海路西段的8号桥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两次遭到破坏,只剩下桥墩。上级要求三个月内修复通车。

铁道兵第一桥梁大队三连翻山越岭来到现场,只见大桥被炸得遍体鳞伤,5座45米高的桥墩孤零相望,桥墩间高低不平,务必登上墩顶削高补低,才能架钢梁,铺铁轨。

“8号桥入云端,上桥如上天,8号顶8号顶,摔下来成柿饼。”这是当地流传的顺口溜。

杨连第在现场仔细查看,桥墩上每隔三米有一个长50厘米宽6厘米的铁夹板,每个夹板上还有圆孔。

杨连第找来一根5米长的杆子,绑着铁钩,钩住铁夹板上的圆孔,顺着杆子往上爬,两手按着角铁,骑在夹板上,把脚手杆绑在夹板上,再搭乘单面云梯。

杨连第带领18名勇士,用了四个小时徒手攀上45米高的桥墩,以一块木板作掩护,连续实施爆破百余次,清理桥墩混凝土26立方米,整平5座桥墩顶面,使大桥提前20天通车。杨连第荣立大功一次,被授予“登高英雄”称号。

竹山英雄张振武简历(喋血清川江大桥的英雄杨连第)(3)

1950年9月25日至10月2日,杨连第被部队选为代表,出席第一届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在天安门参加了国庆观礼。

时年30岁的杨连第由随军职工转为正式军人

1950年11月,杨连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随铁道兵团一师一团一连入朝参战。

1950年12月31日,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打响,沸流江大桥被敌机炸断。前线急需物资供给,战士们心急如焚。

沸流江大桥是朝鲜战场的交通要道,美国飞机炸毁大桥,妄图阻断物资运输。志愿军指挥部命令铁道兵团7天内修复通车。

沸流江大桥由四连负责抢修,该连是线路连,不熟悉桥梁技术,工程进展缓慢。

上级指派杨连第带领一个组,负责完成桥梁起重任务。

白天,美军飞机轮番轰炸,工程作业只能晚间进行。天黑看不见,只能靠双手摸着干。两个昼夜过去了,任务完成不到十分之一。

竹山英雄张振武简历(喋血清川江大桥的英雄杨连第)(4)

桥是个技术活,起梁是个细致活,摸黑不好干,白天敌机空袭,天一亮就要收工。

杨连第爬到附近一个小山头观察,敌机来往频繁,但每次空袭之间都有一段间隙。如果能在间隙时间抓紧抢修,效率会更高。他向上级请示后,决定利用白天抢修。

杨连第站在大桥钢梁上,一边关注着敌机动向,一边指挥大家起梁。起重机“哗啦啦”地轰鸣着,速度比夜间提高了两倍。

钢梁缓缓地上升着……忽然,4架敌机从高空云缝里向大桥冲了下来。杨连第急忙提醒下方的战士迅速分散隐蔽,他赶紧抓住一根预先拴好的绳子从桥上滑下来,敌机发现了他,一梭子子弹打来,桥墩上直冒火星。杨连第敏捷地躲藏起来,敌机无奈地飞走了。

敌机离开后,杨连第带领战士们争分夺秒进行抢修,工程进展迅速,第四天大桥修复通车,提前3天完成任务。

江岸上堆积如山的粮食、弹药等物资,源源不断地送上前线。

1951年3月,杨连第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由于美军连遭惨败,引发美军各界不满。4月,“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被撤职,由李奇微接任。

1951年7月,朝鲜北部出现了4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铁路和公路桥梁被冲毁。美军乘机发起空中“绞杀战”,企图使中朝部队陷入无粮无弹、不战自退的境地。

竹山英雄张振武简历(喋血清川江大桥的英雄杨连第)(5)

在“绞杀战”计划中,李奇微狂妄地说:“我们就是要用空中力量这根绳子,一下子把中国巨人勒死。”

为切断志愿军连接前线和后方的主动脉,美军派出数千架次轰炸机,把数百吨炸弹倾泻在清川江大桥上,最关键的三号桥墩被炸毁,我军92列火车的军用物资滞留在江边,上级命令不惜一切代价迅速恢复通车。

杨连第奉命带领一个排抢修清川江大桥。

此时正是汛期,随着倾盆暴雨,无数条奔湾的山洪一齐涌到清川江,一夜之间,江水猛涨六米。

杨连第腰系钢丝绳,手拿钳子,第一个冲进湍急的江水里。他的两只脚整天整夜浸泡在水里,已经溃烂了,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

搭好的人行便桥,由于水深流急转眼被洪水冲毁,尝试了11次都没有成功。

杨连第琢磨出一个用交叉钢梁立在江底搭浮桥的办法,他在前面绑架钢轨,一节绑完了顺着平伸出去的钢轨爬到尽头,悬空骑着,再竖第二根交叉的钢轨架,人随着单根钢轨,在江面上颤动着,激流在身下翻滚。杨连第双手不停地绑着,钢轨一根接着一根伸向江心。即将完工了,战士们被胜利鼓舞着,动作也轻快起来,沉重的钢轨被熟练地一根根接上。

杨连第由于长时间作业极度疲劳,接钢轨时,突然眼前一黑,两手扑空,身子一歪,“扑通”一声掉进了江里。

竹山英雄张振武简历(喋血清川江大桥的英雄杨连第)(6)

江水卷着浪花,一下子吞没了杨连第。岸上的人惊呼:“他不会游泳,快,快往下游追!”这时,许多战士跳下水去,追出一百多米将他救上岸,他脸色苍白、紧闭着两眼,一只手中仍紧紧攥着一把钳子。等了好一会儿,杨连第才苏醒过来。战友们露出了笑容,说:“怎么,你都快淹掉了,钳子还没扔?”杨连第甩了一下钳子上的水,说:“扔了还怎么工作啊!”

杨连第与战友们在流速每秒6米的激流中,创造出了修桥史上前所未有的钢轨架浮桥,使清川江大桥提前通车。

熙熙攘攘的搬运人流,源源不断的物资车辆,川流不息,好似一道“卧波长虹”。

杨连第在抢修大桥中作出突出贡献,荣立一次大功、两次小功。

1951年9月,杨连第出席了全国铁路劳动模范代表会议,接着应邀列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再次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

1952年3月,杨连第参加志愿军归国观礼代表团在国内各地报告结束,重返前线。

1952年5月15日,时任副连长的杨连第冒着美军轰炸尚未散去的硝烟,带队查看大桥,发现新修的第三孔钢梁由于夜里过车太多,震动剧烈,位移了5厘米,他立即派人抬来压机准备移正钢梁。正在指挥战士起重钢梁时,附近一枚定时炸弹爆炸,弹片击中了他的头部,他倒下了!倒在了他日夜奋战的大桥上。一道“长虹”托着他魁梧的身躯。

杨连第战友孟宪清回忆说:“杨连第当时倒在血泊里,我那个时候就在桥下边,说杨连第牺牲了,当时大家都哭啊,我们一定会为你报仇,我们一定要把桥修好。”

竹山英雄张振武简历(喋血清川江大桥的英雄杨连第)(7)

1952年6月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杨连第特等功,追授“一级英雄”称号,并命名其生前所在连队为“杨连第连”。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杨连第“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铁道部命名陇海铁路8号桥为“杨连第桥”,并在桥头建立纪念碑。

2019年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竹山英雄张振武简历(喋血清川江大桥的英雄杨连第)(8)

结语:铁道兵是钢铁的队伍钢铁的兵,用生命维护钢铁动脉,为前沿部队输血供氧,以血肉之躯筑起“钢轨浮桥”。一列列火车呼啸驶过,发出隆隆的声音,仿佛在告慰不朽的英灵。1136名铁道兵忠骨长眠在那片盛开着金达莱花的土地上,为了祖国死不还家,为了荣誉血战到底,为了胜利前仆后继。不曾归的英雄,青山铸丰碑。国家因英雄辈出而强大,民族因精神挺立而兴旺,社会因正气浩荡而温暖。

英雄眼中没有越不过的高山,勇士脚下永远是攀登的足迹!他们以大无畏的革命主义精神,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谱写出了一曲“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壮丽诗篇。

竹山英雄张振武简历(喋血清川江大桥的英雄杨连第)(9)

杨连弟张子

竹山英雄张振武简历(喋血清川江大桥的英雄杨连第)(10)

张学勇

安徽萧县人,26载军旅岁月,曾任团、师、军级单位宣传干事,处长等职。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发表作品千余篇。获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征文比赛二等奖,《人民日报》社征文比赛三等奖。作品入选国家《国防行政执法浅说》、总政治部《演讲稿荟萃》、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防大家谈》等书目。出版文集《帷中散记》《军旅岁月》。转业到地方后,痴情码字,笔耕不辍,“知天命”更“知不足”,写作之于我,永远在路上。

责编:荆杰

壹点号国学文化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