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年就这么飞快地过去了,其实每一年一旦结束,回顾起来都会感觉时光飞快,就象用手捧起的水一样,很快就从指缝中漏完了,有时记忆中能留下一些关于读书的回忆,也算是把那流淌的时光留住了一些。

读书的口味人各所异,彼之蜜糖汝之砒霜,有一些好书可能会能得到大部分人的公认,比如一些文学、哲学、个人成长方面的书,有些则比较小众,和各人的爱好有关,我比较喜欢自然和园艺,所以平时也更偏爱自然图鉴和花卉图鉴这类的书,闲暇之余,斜躺在沙发上,惬意地翻看一页页精美的照片或手绘,宛如一场场纸上旅行或探险,对我而言是生活中最好的放松方式。

所以,下面盘点的22年读过的书中,我认为的十大好书,更多是从个人的角度而言,谨供大家参考,而且我觉得要把“读书”和“学习”区别开来,读书更多要体现一种自发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但凡很值得一读的书,都不应该太枯燥和乏味,会让你不由自主的想读下去,当然一般人觉得枯燥的书,也有很多有价值的,例如不少的教科书,但那就和自发性有吸引力的“读书”不一样了,更多是为了安身立命和获得技能的一种“学习”。

1、《茶人三步曲》和《望江南》 王旭烽著 1、2、3月,11月读完

最近十年的十大好书(2022年读过的十大好书)(1)

最近十年的十大好书(2022年读过的十大好书)(2)

茶人三部曲原来有三本,分别是《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筑草为城》,去年刚出版的《望江南》,按时间线来说,则故事发生在《不夜之侯》与《筑草为城》之间的解放初,承上启下,这四本书的故事线紧密相连,要合在一起读。

这部长篇小说以中国的茶文化为引,通过杭州忘忧茶庄四代家族成员的悲欢离合,反映了从清末直至改革开放以来,近现代中国社会大众波澜起伏的心灵史。

这套书我喜欢的地方有三个:一是文字娴熟,该细腻时细腻,该简洁时简洁,娓娓道来,值得细细品味;二是情节上虽然是以一个家族为主,但在家族成员方方面面跌宕起伏的个人经历中,又反映了当时整个中国社会的纷纭复杂,引人思考;三是在文化背景上,对中国茶文化等有准确精彩的介绍,让读者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就了解了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

这种“时代大剧”家族史型的小说或电视剧等,一向就引人入胜,只要作者能耐心认真写完,一般都会成为有分量的作品,但要写出新意也不容易,茶人系列在其中不算是最厚重的,但要算比较好读和耐读的。

2、《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建著 12月读完

最近十年的十大好书(2022年读过的十大好书)(3)

并不是听了谁在卖货直播上的推荐才去看这本书,很早前就想看《额尔古纳河右岸》了,这种民族风格强烈的长篇小说一直是我的最爱,等不及在微信读书APP中上架,干脆买了实体书,花了几个晚上的时间一口气读完。

好的文章都善于以小见大,叙事太宏观了,未免流于空疏,《额尔古纳河右岸》描述了生活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一个鄂温克族普通氏族的悲欢离合,场景大多限于在莽莽而美丽的大山森林之中,虽然也从侧面反映了从清末俄罗斯渗透远东到日本占领东三省,直至解放、文革,再到改革开放一系列的时代变迁,但更吸引我的,还是在山林中和自然相伴的鄂温克传统生活本身,他们随着驯鹿的牧场而转移着生活的地方,周而复始,对大自然充满热爱与敬畏,在简单的环境中更能体会到生灵间的关爱。

这是种和都市生活截然不同的人生,虽然对现代人而言也许是种叶公好龙,但相信那些真正在现实中的鄂温克人,在自古适应和习惯了这种不乏艰苦的生活以后,也更能体会到林间生活的简单和谐与宁静放松,这也向我们揭示了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可行。

除了情节和思想外,当然这本书的明显优点还在于文字诗意优美,充满感染力。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这个系列的装帧我也很喜欢,封面红蓝两色,简洁大气。

3、《中华史》易中天著 6、7、8月读完

最近十年的十大好书(2022年读过的十大好书)(4)

易中天要写《中华史》系列是需要勇气的,中国通史著作从民国至今已有不少,已很难写出新意,对他这样已经算是功成名就的学者来说,还更容易招来挑剔和非议。从2012年开始,这套书易中天一共历时9年写成,全套24本。

实体书我买了最先的4本,后面的20本都是在地铁上用微信读书APP读完的。22年有一段时间,我每天花在地铁上的通勤时间有3个多小时,好在都是在起始站上下车,郊区线也不是很拥挤,正是读书的好时光,有时读得入迷了,都希望地铁晚点到站。

易中天《中华史》虽然从原始社会一直写到近代,但更多像是一种历朝的专题史,每个朝代只是写了其中的一两个专题,用易中天自己的话说,是在“全球视野下,对中华文明进行现代阐述”,对于具体的史实或史料辨析,易中天并不做过多的叙述和考证,而是很聪明的直接注解“参见某某书”等等,言下之意,即使史实有争议,那也并不源于他,这样就跳出了细节的纠缠,更多着眼于对历史规律的探索和启发。

易中天的文字一向把通俗和博雅结合得很好,叙事分析也很条理分明,那些攻击他的人,为什么不能好好学习他这个优点了。虽然我对《易中天中华史》很多具体的阐发和分析并不是完全赞同,尤其是宋元明清的部分,但并不妨碍这套书让我读得入迷。

4、《中国兽类图鉴》刘少英 吴毅 李晟编著 8月购买,经常翻阅

最近十年的十大好书(2022年读过的十大好书)(5)

自然奥妙无穷而又充满无限魅力,除了专业学术性的研究著作外,面向社会大众的“国民自然图鉴”系列应该是一个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欧美和日本等国家,针对本国的各种自然图鉴,如鸟类图鉴、兽类图鉴、鱼类图鉴、植物图鉴等是出版市场的基石,而且也不断推陈出新,经常有各种新的版本问世。

我国针对大众的自然图鉴出现得较迟,一开始最权威的中国鸟类图鉴和兽类图鉴都以国外专家的著述为主,有的甚至是翻译的,幸好这几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对自然感兴趣的普通人也越来越多,拍鸟“大爷”的队伍也越来越壮大,国内各方面都出现了不少优秀的图鉴,海峡书局出版的《中国兽类图鉴》是其中的佼佼者,短短一年多已经更新到第三版,收录了我国野生兽类533种,即科学准确,同时又易读易懂,各种兽类的生态照片也多是精挑细选,虽然贵了点,但喜欢自然的人值得拥有。

同时,也更希望早日看到绘画传神准确的手绘版《中国兽类图鉴》,那更是能作为艺术品收藏。

5、《中国荷花品种图志》王其超等编著 7月购买,经常翻阅

最近十年的十大好书(2022年读过的十大好书)(6)

最近十年的十大好书(2022年读过的十大好书)(7)

2022年的夏天,特别痴迷于荷花和睡莲,这是夏天最为动人的风景,每个周末只要有空,都要到有荷莲的地方转转,一个夏天过去,到是留下了很多荷花和睡莲的照片,具体可见下面的链接:忽而又夏,荷莲飘香,2022年看花回顾(夏季篇)

除了实地欣赏外,也爱上了看关于荷花的书,买了《中国荷花品种图志》和《中国荷花新品种图志》,这是关于荷花最全面权威的著作了,就是冲着书中一千多个不同品种的荷花精美照片,看这两本图志也是一种美的享受,捧起书就感觉如在一个盛大开放的荷花池之畔。

6、《西方现代思想讲义》刘擎著 1、2月读完

现在对所谓“畅销书”都持有审慎的态度,只有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才值得一读,所以往往不急于跟风去读某些书。

《西方现代思想讲义》在畅销书中算是名实相符,从韦伯、尼采到哈贝马思、亨廷顿,系统介绍了19位重要西方现代思想家的核心想法,作者刘擎对此深有研究,是这方面真正的研究者,介绍的深入精要又明白晓畅,但读完后,我个人觉得大多数思想家的想法也仅仅是占了时代之先,主要贡献在于是第一个把某些方面的思想系统化明晰化的人,能道人人之所想而表达不清的,就人类思想而言,生而为人,自然会思想,只要我们自己多思多想,根本不需要所谓的“职业思想家”来引领我们思想。

7、《先秦诸子》 易中天著 7月读完

最近十年的十大好书(2022年读过的十大好书)(8)

这本书可以和上面的《西方现代思想讲义》结合在一起看,一古一今,一中一外,但都是人类对自身发展的思考。

22年7月最炎热的时候,小区出了个阳性,全家在家隔离,正好把这本书安安心心看完,也算是隔离七天的一大收获。先秦诸子是易中天用力最深的领域,这本书也经过再三打磨,多次修订,集中拿儒家与道、墨、法三家做对比,阐述各家思想版图,条理清晰,一气呵成。

8、《重走 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 杨潇著 11月读完

最近十年的十大好书(2022年读过的十大好书)(9)

这本书从结构上其实挺难写的,要从眼下的重走旅程回溯80年前联大青年学生从长沙到昆明的徒步历程,很容易形成流水账和单调重复,作者通过丰富的细节总体把控的不错。

对于读者来说,游记的精彩好读,往往不在于千篇一律描述景色的文字,那怕这些文字显得文艺优美,更能让读者有身临其境感的,在于作者的个性体验和思想,旅途中碰到的事和人,哪怕是一些糟糕和不顺的事,都会让游记更让人难忘。

这部作品轻松又厚重,就象结尾一章的提问:人生怎样才能有意义,六七十天的徒步经历有时在生命中的份量要远超过两三年的平淡工作,就象一首优美的乐曲一样,低调和缓部分和高潮独特部分都不可缺少,而更能让人记住的,还在于那些独特的高潮旋律。

9、《芙蓉镇》古华著 2月读完

最近十年的十大好书(2022年读过的十大好书)(10)

推荐这本书我有点犹豫,因为22年看过的书中,《杀死一只知更鸟》、《一日三秋》、《推拿》等都是很有名的著作,但从个人的阅读体验来说,我还是更喜欢《芙蓉镇》。

《芙蓉镇》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篇幅算是比较短的,22年春节花了一天时间读完。好的书,有自发的吸引力,让人不由一页页读下去,能有大块的空闲,一次性畅快淋漓读完一本喜欢的书,是件人生乐事。

这部小说有两个吸引我的地方,一是虽然描绘的是动乱荒谬的文革年代,但字里行间仍反应了平常生活的美好,江南漂亮的枫香兰,美丽的女郎,恬静的风情,让人想到沈从文的《边城》,书中还收录了不少当地流传的歌谣。二是在大的历史背景上,就像作者的设想,以一个小镇人物的悲欢离合反映了极端政治思潮给普普通通的善良人们带来的危害,也成功塑造了一些政治投机者的嘴脸。

在八十年代初,反映文革的作品,比如有些公子小姐落难心理的伤痕文学曾经有很多,到现在互联网一代八零后、九零后,直至零零后,已经没多少人关注,对于这些没有亲身经历过的我们,一部好的作品让我们重回那个时代,也引起更多的思索和警惕。

要说缺点,书里面的议论和直接的抒发想法感觉过多了,但这也是作者的个人喜好吧,作者古华在序言中说他就喜欢这种巴尔扎克浮雕式的描写。

10、《江南三部曲》格非著 8、9月读完

最近十年的十大好书(2022年读过的十大好书)(11)

比起第9本推荐书的众多选择来看,对最后一本值得推荐的书是《江南三部曲》倒是毫无疑问。

虽然名字是《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故事背景也是以作者的家乡镇江一带为影子,但在书的风格内容上和江南其实并无多大关系,放在中国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成立。

这套书的作者是清华大学教授格非(本名刘勇),三部曲相对独立,都以寓言式的笔触反映了理想探索的虚幻和破灭,这套书在思想内核上,真的只适合成年人来阅读,作者故意以各种拧巴狰狞猥亵的细节来消解理想的伟大,但也确实反映了某种现实的侧面。三部曲中的女主人公都有悲惨的经历,直至最后都没有圆满的结局,这放在现在的小说套路中,简直是百分百劝退读者的设定,但有了“纯文学”的外衣,就可以自诩为不同于流俗作品了。

《江南三部曲》和《茶人三部曲》是长篇小说中完全对比的两种风格,《茶人三部曲》细腻写实深情,《江南三部曲》则粗粝虚幻无情。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江南三部曲》可谓深得其中精髓。

本篇回顾了22年我看过的书中,印象最深刻的十本,也可以说是我个人版的“十大好书”。下一篇就分类回顾一下22年我买过的书和翻过的书吧,也算是对一年中美好时光的回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