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乡举里选之说《周礼·地官·乡大夫》讲到三年举行一次“大比”,以考察乡人的德行道艺,选拔贤能的人才《礼记·王制》提到“乡论秀士”,经过逐级选拔,有所谓俊士、进士等名目《礼记》还提到诸侯贡士于天子这些说法虽然不能确证先秦即有贡举制度,但是后代科举制度上的一些做法和用语,有的是取自于先秦的,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历史文化小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

古有乡举里选之说。《周礼·地官·乡大夫》讲到三年举行一次“大比”,以考察乡人的德行道艺,选拔贤能的人才。《礼记·王制》提到“乡论秀士”,经过逐级选拔,有所谓俊士、进士等名目。《礼记》还提到诸侯贡士于天子。这些说法虽然不能确证先秦即有贡举制度,但是后代科举制度上的一些做法和用语,有的是取自于先秦的。

汉代为了选拔人才,有察举的制度。高皇下过求贤诏书,文帝也曾下诏察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武帝又诏令天下察举孝廉和秀才。昭帝以后,举士包括多方面的人才。东汉承袭旧制。一般来说,西汉以举贤良为盛,东汉以举孝廉为多。但是桓灵以后,察举制就很滥了,所谓“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也就是说察举出来的人既不贤也不孝。

当时被荐举出来的吏民要经过皇帝“策问”以后,按等第高下授予官职。有所谓“对策”、“射策”的名目。对策就是将问题(包括政事和经义等方面)写在简策上发给应举者作答;射策是将写有问题的简策放在远处,应举者以箭矢投射简策,就和抽签一样,投中哪道题就答哪道。

魏晋南北朝有九品官人法,在各州郡设置中正官,负责品评当地人物的高下,分为九个等级,故曰九品。以此品评人物的优劣,授予官职,这和汉代察举类似。然而,察举之后皇帝还要策问,也就是亲自再考一回试;这个九品中正的制度就由中正官说了算,他就把人物的高下分好了,上中下三等,每等三级,共九级,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由于担任中正的人皆是豪门士族,品评的标准都为其操纵,故此选出来的人无不是豪门望族,这就失去了原有之意了,所谓九品实际上成了门第高低的标志。

隋朝废除九品中正,设进士、明经两科取士。这算是科举的雏形。

唐承隋制,并增设明法、明字、明算诸科,而以进士、明经二科为主。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唐高宗、武则天以后,进士科最为社会所重,参加进士科考试被认为是致身仕途、通达显贵的重要途径。进士科考试以诗赋为主,加以时务政事等。其取士的程序是由各地方举送中央参加考试,这个称为“乡贡”。被举送者通称为“举人”,参加进士科考试被称为“举进士”。唐初还设有秀才科,但是秀才科的考试极为严格,参加者少;而且考不中的话,举荐人会被严厉斥责,愿意举荐的人也很少,后来不久就废除了。由此可见,唐代的进士、举人和秀才的概念与后世是不同的。

主持科举考试的机关是礼部,考官通常由礼部侍郎担任称为“知贡举”。这里要说明一下,唐初时,考官由吏部的考功员外郎担任,开元中改由礼部侍郎担任,倘若礼部侍郎因故不能主持考试或是礼部侍郎当时空缺,则由他官主考,称为“权知贡举”。取中的称为及第,也就是及格的意思,这与明清时的及第不是一个意思了。及第者称考官为座主、恩门,对座主自称门生,同科及第者互称为同年。

进士及第第一名称为状头或状元。同榜者在长安慈恩寺雁塔题名,称为题名会。宴会于曲江亭子,称为曲江会。又遍游名园,以同榜少年二人为“探花使”,探采名花。这里“及第”、“探花”的概念与明清时也不尽相同。

进士及第后,还要参加吏部“博学宏词”和“拔萃”的考选,取中后才能被授予官职。比如,柳宗元进士及第后,取中“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白居易进士及第后,取中“拔萃”,授秘书省校书郎;韩愈虽进士及第,但是吏部考选未中,故未能得官,为此以“前乡贡进士”的名义三次上书宰相求仕。

进士、明经等科通常每年都举行。不定期举行的有所谓制举,是由皇帝特诏举行的考试,据说是要选拔特殊的人才。无论在进士或明经等科及第或是落第的,都可以应制举。考试科目由皇帝临时决定,有贤良方正、能言直谏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文辞秀逸科,风雅古调科等等名目,多达不下百余种。这些统称为制科。博学宏词科本来也在制科之中,开元时以后,改为了吏部考选的科目之一。宋代在制举中恢复了博学宏词科,直到明清还有此科。

宋代最初也以进士、明经等科取士。神宗时废除明经科,只保留进士科。进士科不再考诗赋而改试经义,这其实算是保留进士科的名目而实之以明经科的内容。此外仍然考策论,后来也间或兼考诗赋。吏部考试及格后,再由皇帝殿试复审,然后分五甲(也就是五个等级)放榜,授予官职。

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大致相同。在此仅就清代的科举制度加以简单的叙述。

清代在参加正式科举考试之前,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者称为“儒童”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又称为庠生,也就是俗称的秀才。此为功名之起点。生员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是廪膳生员,简称“廪生”,限定名额,由公家发给一定数量的粮食,因食廪米,故曰廪生;其次为曾广生员,简称“增生”,后来因为增加了廪生的名额,这些增加的名额称之为增广生员,但是不领廪米,这种也限定名额;再其次为附学生员,简称“附生”,明朝称不入府学、县学的生员为附生,清朝称新入学的生员为附生。每年由本省学政主持考试,按成绩优劣依次升降。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通常三年一次,在省城举行,称为“大比”。由于是秋季举行,故又称为“秋闱”。参加乡试的是庠生(也就是各种生员,也就是秀才),需要说明的是,秀才必须经过学政的巡回考察,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入秋闱。乡试中式后称为举人,其第一名者称为解元。

会试,乡试的第二年春天在京城举行,由礼部主持,所以会试又称“礼闱”或“春闱”。参加者是举人,中式后称贡士,其第一名者称“会元”。

以上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贴诗等。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亦所谓“代圣贤立言”也。行文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比,又称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

成为贡士后,还要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取中后则成为进士。其实殿试多是走形式,凡是参加殿试的贡士都会被录取,成为进士,所以会试取中就等于成进士了,只是殿试过后,名次可能会重新排列。所以贡士等于进士,然而会元不见得就是状元。进士分三个等次,称作“三甲”。一甲取三人,名为“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名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名为“赐同进士出身”。一甲三人各有名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这三人又合称“三鼎甲”。二甲第一名(总排名第四)称“传胪”,其他人没有单独的名号。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余诸进士再参加一次朝考,选其优良者为庶吉士,其次的分发各部担任“主事”,再次的分发各省任知县。

被选中庶吉士的,到翰林院内特设的教习馆(亦名庶常馆)肄业三年,选庶吉士也被称为“点翰林”。期满举行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分别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称作“留馆”,这就成为真正的翰林官;其次的分发各部任职,再次的分发各省,称作“散馆”;以庶吉士散馆分发各省的有个俗称,叫“老虎班”,是不用候补的;到省以后,藩司当时就挂牌委任,最是厉害不过。

附带说一下贡生。清代贡生分岁贡、恩贡、优贡、拔贡、副贡。每年或是两三年,由地方选送成绩优良的资深廪生入国子监肄业的称为“岁贡”;逢国家庆典选送朝廷的生员称为“恩贡”;每三年各省学政就本省生员择优保送国子监的,称为“优贡”;每十二年各省学政考选本省生员择优保送中央参加朝考合格的,称为“拔贡”;乡试取入副榜直接送入国子监的称为“副贡”。这里拔贡最为厉害,不但要凭着本事考中,还因为十二年拔一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好像比中进士还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