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
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岗龙乡岗龙村合作社生产的牦牛奶酒畅销省内外。 青海日报记者 黄灵燕 摄
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城中心地段的商业步行街上,有一家岗龙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土特产品销售商店,27岁的卓玛是这家店的销售。
店铺一层是商铺,二层是仓库,打理得整洁有序。货架上分门别类地摆放着酸奶、曲拉、牦牛奶酒以及各种畜产品和手工艺品。卓玛是个勤快人,一会儿摆放产品,一会儿擦拭灰尘,一刻也闲不下来。
“这是早晨刚送的牦牛鲜奶。”“这是我们合作社新出的牦牛奶酒,口感很好,可以试试。”这个身形消瘦,留着马尾的藏族姑娘一边忙着招呼客人,一边向顾客介绍产品。
几年前的卓玛家里没有牛羊,没有草山,是甘德县岗龙乡岗龙村的贫困户。2010年,她在村里的合作社打零工,去年起,搬到县城,住在合作社的工厂里,在门店做销售,一月有一千多元的收入,丈夫在县城跑出租,每个月的收入完全可以实现脱贫。
“在这里上班不仅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还能顾上家,我非常满意。”卓玛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知足。
从放羊娃到如今的门店销售,卓玛命运的改变源于一场生态畜牧业的变革。
苍茫雪山,无垠草原,格萨尔王的传说依旧穿梭在时空之间,牛羊成群,点缀在蓝天白云之下,让五月的甘德草原楚楚动人。
沿着柯曲河顺流而下,大约40多公里的车程,记者来到了岗龙村,这里地处黄河北岸,在蜿蜒的黄河与柯曲河相汇之处,形成了一大片水草丰美的开阔地,世世代代的岗龙村人在这里过着逐水草而居的幸福生活。
“这里是弯龙沟养殖基地,这个基地有16个畜棚,目前有400头肉牛和奶牛……”刚到畜棚前,合作社理事长赞忠就迎了上来说。
眼前的赞忠,有着一脸憨态可掬的笑容,穿着一身传统的藏服,由于常年在草原上奔波,皮肤黝黑带着一点高原红。说起合作社的发展与未来,60岁他眼里闪烁着光芒。
来岗龙村的路上就听说赞忠是村里的“大人物”,他是合作社的理事长,村党支部书记,也是村里的老党员,岗龙合作社能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他的努力。
牧业收入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早些年,岗龙村村民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不知不觉间,村里的户数、人口越来越多,草原上的牛羊也渐渐多了起来,草原不堪重负,开始用退化的方式予以“报复”。
“2003年以来,牧区实施了退牧还草工程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通过各项建设和保护措施的实施,减少了水土流失,防止了土壤沙化,有效遏止和减缓了天然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势头,局部地区出现了好转。”同行的甘德县农牧水利和科技局副局长多杰说。
但是,以放牧为生的岗龙村人还是切身感受到,千百年来形成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现行的经营体制对草原生态保护的影响依然突出,难以与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融合,分散放牧、超载放牧的传统数量型畜牧业已经走到了尽头。
痛定思痛,岗龙村人决定谋变前行。
为破解“人、草、畜”矛盾日益突出和牧民增收难等矛盾,2009年8月,岗龙村党支部书记赞忠召开牧民动员大会后决定以15万元扶贫资金为启动资金,组建岗龙村扶贫互助社,当年只有22户牧户加入,经营方式为代牧制,年底收益分成,迈出了探索牧业发展变革的第一步。
“互助社怎么运营?能不能保障我们的收入?”“我们的牛羊入股会不会打水漂?”“草山牛羊入股后,我们干什么?”“收益后分红怎么分配?”刚开始,村民对组建互助社还抱有疑虑,毕竟这样的事情在草原上还是头一回。
赞忠说,转机源于2011年的一场大雪。“那一年,甘德县遭遇了一场雪灾,由于牧民家承担风险的能力有限,加之牧草储备能力有限,导致很多牧民家的牛羊死亡,而当时合作社有草、有饲料,入股合作社的牛羊只死了11只。”
一场雪灾告诉村民,只有报团取暖,才能让利益更大化。
经过了一年多发展与积累,2011年,岗龙村积极响应青海全省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战略要求,在扶贫互助社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了岗龙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开始谋划新的发展——推动合作社股份制改造,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牧民变股东”,推动畜牧业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转型。
2015年随着青海省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岗龙村被选定为果洛州推进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试点合作社,合作社掀起了以生产资料股份制改造为重点内容的建设高潮。
甘德县位于黄河上游,是三江源保护区的核心区,如何做到减畜不减收入,确保牧民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不受减畜的影响?
“把多余的牲畜减下来,用科学的手段去放牧,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去从事二三产业,这就是对草原生态最好的保护。”赞忠最简单的想法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草原生态出了问题,关系最大的还是“人草畜”长期以来积累的矛盾。科学放牧,就是要探索出解决这个矛盾行之有效的办法。
对此,合作社提出逐步淘汰杂畜、专营母畜群,统一经营种畜群,按照牲畜种类、用途、性别、等级,经过鉴定重新组建畜群,按类别分群饲养,推进养殖标准化,实现养殖科学化。
可是,想要实现科学放牧,“减畜”是需要迈过牧民群众思想转变的第一关。赞忠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村里人当时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减畜不就会让我们减收吗?”而且受传统观念影响“减畜”工作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容易。
为了打通这一关,赞忠号召村“两委”班子的全体成员带头减畜,并带领大家挨家挨户做群众工作,给大家算生态账、经济账,并承诺不仅不会降低收入,反而还要让大家一起增收。
合作社最终核定全村超载的牦牛有4000多头,并统一出栏,创造了村里出栏规模的历史记录。留下来的4010头牦牛则挑起了岗龙村畜牧业发展向现代转型的重任。
科学放牧,让草原生态也渐渐好转。越来越多的岗龙村人看到,牲畜减下来以后,牧场的植被恢复得好了,草多了,也密了,消失多年的野生动物又出现了。
随着生态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岗龙村人开始走在了“做足做优一产,充分发展二三产,有效对接市场,进一步释放牧业潜能,促进增收”的新路子上。
这几年,岗龙村相继开设酸奶加工厂、土特产商店、餐饮服务、石刻加工、藏族服饰加工,加快劳务输出,这些渠道吸纳的劳动力近200人,占到了全村总劳动力的一半,岗龙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路子越来越宽,牧民群众的腰包也越来越鼓。
在赞忠家里,他高兴地拿起了一瓶牦牛奶酒,向大家展示并和大家分享了一件“喜事”。他说,这是合作社的新产品,自去年投产以来,已经有35万元的收入。“今年西藏那曲已经订了60万元的订单,这两天在抓紧制作,过几天,我们的牦牛奶酒就能到那曲老百姓的餐桌上咯。”
黄河岸边的岗龙村,一个如诗如画的村庄,如今,靠着生态畜牧业,草原绿了,牧民群众富了,在黄河的上游,草原的深处,继续书写着绿色发展和生态富民的岗龙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