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床,闹钟响了一遍又一遍,你揉着惺忪的眼睛准备起床,头脑还是昏昏沉沉;到公司上班,事情反而永远也做不完,会议一个又一个只叫人心烦;下班回到家,孩子叫喳喳的吵闹声真叫人讨厌,只想倒头就睡,却还要陪他们打闹;工作的事情还没有忙完,打开电脑修修改改又是深夜;躺在床上,等待睡意降临,却大脑越来越兴奋,怎么也睡不着……

亲爱的你,你是否也陷入了这样的境地?在生活中重复着这样的场景——疲惫、事情好像永远也完不成、无力感冲刺着你的生活?这样糟糕的无力感真叫人讨厌,生活好像是匹脱缰的野马,失去了控制。

通过每日自律清单我学到了(不妨试试这份管理清单)(1)

有没有一种生活状态是这样的呢?

早上起床,你大脑清醒,昨夜的好睡眠让你精神抖擞;你想了想昨天夜里的美梦,笑开了花;距离上班时间充裕,你活动一下筋骨,还可以为自己和家人做一份简单却有营养的早餐;来到公司,你列好清单进入工作状态,一项一项地解决问题;下班了,你路过路边花店,给心爱的人买一束花;回到家,听孩子讲今天的新发现,再陪他们讲几个故事,玩几个游戏;临睡了,你翻开床头那本未读完的书,再读上几章;接着,开始进入梦乡……

这样的生活是不是非常叫人向往呢?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乱糟糟的生活恢复有序,一切都在掌控之内呢?

通过每日自律清单我学到了(不妨试试这份管理清单)(2)

这时候,精力管理术可以派上用场了!

是的,不仅是时间,精力也需要管理。

通过每日自律清单我学到了(不妨试试这份管理清单)(3)

张遇升博士在他的《精力掌控》一书中说“我们每个人都像一辆汽车,我们的人生就像一场拉力赛。在这场拉力赛中,时间管理相当于对我们每天的比赛日程进行安排,而精力管理则相当于通过各种方式全面提升汽车的运行状态。”

只有合理的精力管理才能让身体这辆汽车,马力十足,直奔目的地而去。

在《精力掌控》中,张遇升博士把精力掌控拆分成对身体状况的掌控、对精神的掌控、对执行力的掌控三个部分。

通过每日自律清单我学到了(不妨试试这份管理清单)(4)

好的精力=充沛的体能+积极正面的情绪+随时可以聚焦的注意力+明确的意义感

一. 好的身体,让你充满活力

好的身体状况是提供良好精力的基石。而好的身体状况离不开运动、饮食、睡眠、疾病四个方面。吃得香,睡得好,适当的运动可以预防疾病,也能让我们拥有充沛的精力。

我们都知道要这样做,可是哪里来的时间去坚持运动呢?

张遇升博士提供了一个颇为有效的方法——微习惯练习法。设立一个自己无论如何都可以完成的目标,形成正向激励,再逐步提升难度。

比如:练习俯卧撑,我们可以设立目标,从1个开始,每天增加一个,这样难度不大,但是却给我们一个正向的心理暗示:我设立的目标我都能实现,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内。这样的完成度比一次性设立50个容易多了!

通过每日自律清单我学到了(不妨试试这份管理清单)(5)

大段的运动时间很难找到,我们可以用碎片化的时间,见缝插针的运动。比如打电话的时候,我们可以起身走动,边走边打;上下班的时候,尽量走楼梯而非电梯。这样既不耽误本来要做的事,也让身体得到休息。

只是平常的走路散步,很难达到我们需要的运动量。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加入一种新的运动方法,高强度间歇性训练。找到一种可以短时间内提高心肺能力的办法,这点刘润老师在《5分钟商学院》里提到的是跳绳,而张遇升博士在提到的则是蹦床,两者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通过每日自律清单我学到了(不妨试试这份管理清单)(6)

肠胃是人的第二大脑,吃得好,需要节制。

通常我们会摄入大量的糖分,而大量的糖分常常是我们犯困的原因。少食多餐,多吃水果蔬菜,少加入糖分和碳水化合物,可以减少肠胃的工作压力。同时,稳定的血糖水平,也可以减少大脑犯困,让我们更有精力。

通过每日自律清单我学到了(不妨试试这份管理清单)(7)

忙碌了一天,但躺在床上,大脑却开始兴奋,“睡不着”成了许多职场人的痛。

张遇升博士说,我们不必追求每天8小时的睡眠,找到自己的睡眠节奏很重要。

不必给自己心理负,如果一天睡到自然醒的状态是5个小时,那么就立马起床。困的时候立马睡觉,不困的时候,不强求。

另外,睡觉之前,可以做一些“有仪式感”的事来给大脑设立一个防火墙。比如,睡觉之前还在处理工作,大脑就会处在高速运行的状态。那么这时候,做几个深呼吸,让自己放松,再看一会儿书或者听一会儿音乐、做几分钟冥想,让自己进入轻松的状态,再躺床上睡觉,效率会高许多。

通过每日自律清单我学到了(不妨试试这份管理清单)(8)

二、正向的精神状态,让效率更高

世界潜能开发大师安东尼·罗宾说“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懂得怎样控制痛苦与快乐这两股力量,而不为这两股力量所反制。如果你能做到这点,就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反之,你的人生就无法被你掌控。”

积极的情绪能帮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只有摒弃了情绪的烦恼,人才能更专注地投入到事情中去。

通过每日自律清单我学到了(不妨试试这份管理清单)(9)

有了正向的情绪,我们就能为自己的工作找到意义。书中引用了一个小故事:

三个泥瓦匠在盖一栋房子,老板问你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泥瓦匠回答:“砌墙。”

第二个泥瓦匠回答:“盖房子。”

第三个泥瓦匠则说:“我们在建一所最美的房子。”

三个人的状态是完全不同的,仔细观察三个人的情绪,你会发现第一个是疲惫不堪、没有好气;第二个是心平气和,但也没有激情;第三个则是激情满满,状态非常好。

通过每日自律清单我学到了(不妨试试这份管理清单)(10)

我们每个人也是一样,要在你做的事情中找到不一样的意义,发掘自己的使命感和价值感,进而可以自觉自律地为这件事调整个人状态。

如果没有执行,一切都是纸上谈兵。《掌控精力》一书看似很理论,但通篇,张遇升博士都给出非常详实、简易操作的方法来帮助这些理论落地。讲到执行力,张遇升博士甚至给出了他的精力管理行动清单。

通过每日自律清单我学到了(不妨试试这份管理清单)(11)

只有毫不费力的就能完成,才能形成最终的习惯。我想这是张遇升博士在《掌控精力》一书中传递出来的方法。

愿君习得这个方法,都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我是@驿站读书,关注我,一起读好书,终身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