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修谱序言

——权氏续修谱序


【原文】盖闻,“阅世生人,阅人成世”(1),世有变迁,即人有代谢。考之往事,既凭纪载以传垂(2)后昆(3),尤贵继承勿替(4)。此三世而谱不修,先儒所以比之不孝也(5)。我权氏宗谱,自前明至国(6)初,以迄(7)光绪五载(8),历年数百,迭次重修,支分维(9)四,秩然(10)见前代精神,丁计逾千,僾(11)然想祖宗庥荫(12)。固已上妥(13)先灵昭兹来许(14)矣。

【注释】(1)盖,语气助词。“阅世生人,阅人成世”,出自曾国藩的老师沈曾植。曰,看;世,世界;生人,人生阅历。这两句的意思是,试看大千世界,多彩人生,是人创造了世界。(2)垂,传下去。例,永垂不朽。(3)昆,子孙,后代。(4)替,衰落。(5)三世而谱不修,先儒所以比之不孝也,朱熹语。(6)国,此指清朝。(7)迄,qi第四声,等,到。(8)光绪五载,1879年。(9)维,语气助词。(10)秩,秩序,次序。秩然,有条有理。(11)僾,

ai第四声,仿佛。(12)庥,xiu第一声,保护。庥荫,保佑。(13)妥,通托。(14)昭兹来许,出自《诗经.下武》,昭,光明,光辉;来许,下一代。

【译文】常言道,大千世界,多彩人生,还是人创造了世界。形势有变化,人生有代谢。考察过去,就凭文献记载,以传给后世,最可贵的,就是流传不断。朱熹说,三代不修谱,就是不孝。我们权氏宗谱,自明朝至清朝初年,一直到光绪五年,也就是1879年,前后经历数百年,几次修谱,虽家族分成四支,传承次序清晰,依然看出先人的精神风采,人口超过一千,仿佛还能感到先辈的保佑,这就是托老祖宗的福。


【原文】今经三十载(1),人又几传。先我者已往,后我者未来。每见各族之中,祠规阔略(2),家乘阙如(3),溯源流而莫考,访文献而无征(4),固覺泉壤含羞,云仍减色,即或前人经始门户一新,弈叶(5)凋零,沧桑几变,居分吴越(6),同枝犹陌路之人,身辱泥涂,数典忘高曾(7)之讳,此弁髦(8)型典,何异草创门楣也?

【注释】(1)三十载,指光绪五年(1879)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2)阔落,缺乏,空缺。(3)阙,通缺。阙如,缺少。(4)征,迹象,证据。(5)弈,通奕,大。叶,时代,时期。例,二十世纪中叶。(6)吴,越,本是春秋时期两个国家,比喻相隔很远。(7)高,指高祖,爷爷的爷爷;曾,指曾祖,爷爷的父亲。(8)弁髦,bian第四声 mao第四声,蔑弃。

【译文】现在,又经过了三十年,人又传了几代,在我之前的人走了,在我之后的人尚未出生。经常看到,各族之间,祠堂族规残缺,家风败落,想溯源而无法考证,要查找文献也没有证据。感觉在九泉之下祖先都有些惭愧,天上的云彩都没有光彩。即使是前人经营的门户一新,由于世世代代的凋零败落,沧桑几变,各自相隔身远,即使是同一支派的人,也互不认识,日子过的很不景气,说到自己的上辈,连高祖曾祖的名字也说不出来。像这样被人看不起的典型,真是一介草民。



权氏的历史(三觉权氏三修家谱古文翻译欣赏)(1)


【原文】若我族,世传忠厚,代有文明。秀而士,朴而农,各安本业。父尽慈,子尽孝,共守常经。前贤之矩矱(1)犹存,后嗣之

滋生愈炽。倘不勉承(2)先志,肯堂肯构(3),大(4)其规,何以永固宗盟,良冶良弓(5)宏其绪(6)?

【注释】(1)矱,yue第四声,尺度。矩矱,规章制度,规矩。(2)勉,努力。(3)肯堂肯构,语出《尚书》,是“不肯堂,岂肯构”的省略。肯,愿意;堂,做房子打地基;构,盖房子。意思是说,儿子连地基都不愿意打,更不愿意盖房子。比喻子不承父业。(4)大,原意宽松,此处指破坏。(5)良冶良弓,语出《礼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本意是学习要由易而难,循序渐进。后指子承父业。(6)宏,发扬光大。绪,前人留下来的事业。

【译文】而我权氏家族,世传忠厚,各代文明传承不断,有文化的做官,没文化的务农。父母仁慈,子孙尽孝,共同遵守家法家规。先人所立的规矩大家共同遵守。如果不努力继承祖先的遗志,子不承父业,破坏族训家规,怎么能使家族团结一致,继往开来,使前人的事业发扬光大。



【原文】培本不才,适丁(1)其际,摩挲先泽,悚惧交深,纵箕风毕雨(2)百其面,

未必一其心而收族(3)敬宗。竭吾诚即以报。吾本况承合族相推,益覺责无可诿(4)。爰(5)于丁未夏,集各房长幼于祠,后邮(6)商宦,游诸老辈,咸(7)云时可,勿再愆期(8)。于是,或司采访,或职分修。较正者,理其绪,编辑者,总其成。某支某系按序详书,若殁若存随时胪注(9),法戒(10)备诸篇首,总期因革(11),咸宜赢余。取自宫中,不必丁田兼派(12)。慎之又慎,寒暑倏已屡更,精益求精,体例庶几美备。从此人无遗善,户少遗丁,德泽均沾。犹是本支百世亲疏一体,居然瓜瓞(13)初生,溯贻谋于燕冀(14)。愿各笃(15)水源木本之思,裕(16)厚福于螽斯(17),以广孝子贤孙之祚(18)。兹当告竣,谨弁(19)数言,赞襄庶事(20)诸同人,实有力焉。长发其祥(21),予小子有厚望也。谨序。

清光绪三十四年孟冬月上澣 榖旦(22)

十七世孙培德熏沐(23)敬录

【注释】(1)适丁,恰逢,刚好碰上。(2)箕,ji第一声,簸(bo第四声)箕,抖动扇风,捡选粮食,毕,同篦,bi第四声,篦子,一种细齿的梳子。箕风毕雨,就是顶风淋雨。(3)收,聚拢。收族,使家族团结一致。(4)诿,wei第三声,推卸责任。(5)爰,于是。(6)邮,寄信,邮寄。(7)咸,全,都。(8)愆,qian第一声,愆期,误期。(9)胪,lu第二声,陈列;注,注释,说明。(10)戒,规矩,规定。(11)革,变动,变化。(12)丁,人口;田,田地。丁田兼派,古时候农村缴纳土地税,按人头和田地亩数,两项缴纳。上面提到“取自宫中”,根据下文“赞襄(就是赞助)”,说明这次(1908年)修谱,有人赞助。(13)瓞,die第二声,小瓜。瓜瓞,常比喻小孩。(14)谋,计划安排;燕,平安;冀,同翼,帮助,保护。“贻谋燕冀”,语出《诗经.文王有声》“贻厥孙谋,以燕翼子”,原意是,武王能安助子孙。后指前人把后人的事情都安排得好好的。(15)笃,du第三声,意志坚定,很专心。(16)裕,通“浴”,沐浴。(17)螽斯,昆虫名,就是蝈蝈,纺织娘。此处,螽斯,《诗经》篇名,称诵多子多孙,人丁兴旺。(18)祚,zuo第四声,福。(19)弁,bian第四声,古时男子戴的一种帽子。弁言,就是前言、序言。(20)襄,助。赞襄,赞

助。庶事,主要办事人。(21)长发其祥,语出《诗经.长发》“濬哲惟商,长发其祥”,后常作事业兴旺,万事吉祥的吉利话。(22)孟,排行老大,孟冬月,农历十月。上澣,上旬。榖旦,好日子。(23)熏沐,烧香沐浴。

【译文】我权培德无能无才,恰逢此时,沐浴祖先的恩泽,内心不安,即使数百次风来雨去,未必就能使全家族的人团结一致,敬仰祖先。我只要竭尽所能,就算是对祖先和全家族人的报答。我受合族所推,责无旁贷。于是于丁未年(1907)夏天,把各家老少爷们召集到祠堂来,商议修谱一事。于是就给在外地经商的、当官的寄信;走访各位长辈,都说是该修谱的时候了,不能再拖了。接下来分工,有的走访,有的编修。校正的,先理出个头绪,编辑的,进行汇总整理。哪一支,哪一系,详细地写出来,是死是活,都按照时间先后,排列说明。有关规定、凡例,写在各章篇头。总的工期有变化,时间宽松。有人赞助,不需各家摊派出钱。慎之又慎,寒来暑往,精益求精,体例完备。从此,每个人的成绩都没有遗漏,每一家的人丁都登记在册。大家都沾老祖宗的光,本支几十代人,亲如一家,大家都是老祖宗的后代。追根求源,还是先人把我们都安排得好好的。希望各位饮水思源,是祖宗的光辉沐浴了后代,使子子孙孙幸福平安。

家谱已经写好,写上几句作为序言。赞助人,办事人,出力最多,祝他们事业兴旺,万事吉祥。这就是我本人所希望的。谨序。

清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上旬

十七世孙权培德敬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