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国标正式实施半年后,牛栏山应对市场变化所升级推出的产品陈酿金标在终端市场表现如何?

2月7日,界面新闻获悉,在牛栏山酒厂召开的2022年度厂务公开暨总结表彰大会上,牛栏山方面表示,2022年“金标”单品200万箱的销售目标圆满完成。据悉,2023年牛栏山要持续聚焦以“陈酿”“金标”为核心的光瓶酒“双轮驱动”,“金标”的目标终端覆盖率要达到80%以上。

近日,界面新闻走访了北京部分终端市场发现,目前“金标”产品逐渐成为光瓶酒的货架的主要销售产品。在华欣超市安贞店店内,界面新闻发现,目前店内主要销售的光品酒均以牛栏山旗下产品为主。其中,“金标”被摆放在主要销售区域。而此前的“明星产品”白牛二虽然受到新国标影响,但仍为市场的主力产品。

无独有偶,在朝阳区十里堡附近的盒马鲜生中,界面新闻发现,目前店内共销售25款光瓶酒,其中4款为牛栏山产品,占总量的16%。其中,42.3度“金标”售价39.9元/瓶,相较于42度白牛二售价14.5元/瓶而言,价格提高了175.17%。

牛栏山金标42.3度市场价跟批发价(单品销售破200万箱)(1)

对此,酒类营销专家肖竹青向界面新闻指出,牛栏山部分产品被定义为配制酒,新国标的发布对牛栏山市场拓展造成了很大冲击和影响。

据了解,自2022年6月1日起,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的《白酒工业术语》《饮料酒术语和分类》两项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根据新国标要求,将白酒定义为“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麸曲、酶制剂及酵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勾调而成的蒸馏酒”。根据相关规定,以粮谷为原料,经过固态或液态发酵,无添加剂的统一划为白酒;以非粮谷为原料,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的,划为配制酒。

牛栏山大单品“牛栏山陈酿(白牛二)”原料包含水、高粱、液态法白酒、食用香精的成分,尚不合规。在此背景,为进一步完善产品结构,牛栏山于2022年5月推出了塔基类产品“金标陈酿”,以弥补新国标颁布后所产生的市场影响。

尽管在市场调整之下,牛栏山迅速进行产品升级,补位产品空缺,但从业绩层面来看,却走向下坡路。

根据顺鑫农业《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显示,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2亿元至6.8亿元,上年同期1.02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7010元/股至0.9167元/股。

在净利润由赢转亏的背后,隐藏着牛栏山“隐形成本”不断提升的事实。从2015年到2021年,六年间牛栏山营业成本大幅提升了261.67%。

通过梳理近年来顺鑫农业业绩报告显示,牛栏山所属白酒业务板块营业成本2015年至2021年分别为17.61亿元、19.47亿元、29.12亿元、46.74亿元、53.42亿元、61.9亿元、63.69亿元,同比提升0.08%、10.58%、49.57%、60.49%、14.3%、15.89%、2.88%。

在成本提升的同时,毛利率却逐渐降低。根据公开数据显示,18家白酒上市公司中,有13家公司在2014-2018年的平均毛利率处于60%-80%之间,还有三家公司五年间平均毛利率处于50%-60%之间,贵州茅台五年间的平均毛利率甚至达到91%。相比较而言,牛栏山的平均毛利率处于行业最末位。

其中,以2019年为例,牛栏山在以49.63%的毛利率创造百亿大军阵营之时,却与其他白酒酒企越来越远。而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数据,2019年国内白酒的平均毛利率为76.86%。

身处行业,牛栏山毛利率呈现“吊车尾”显现,单从企业自身出发,白酒毛利率也呈现逐年下降。界面记者整理资料发现,牛栏山2015年白酒业务毛利率达62.12%,2016年达到巅峰值62.59%,但此后便出现四连降的窘境,2017年-2020年,牛栏山毛利率分别为54.86%、49.63%、48.08%、39.22%。

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界面新闻指出,“牛栏山本来定位就是比较大众化的,所以它的毛利率偏低其实跟这个品类有关,跟它的定位有关。这也导致其毛利率与其它白酒无法比拟,相差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