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正是映山红开满山的季节(又逢满野映山红)(1)

五月,是火红的季节,是鲜花烂漫的季节。在万花璀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迎风怒放的映山红。

每逢五月季,我都会迈开步伐,登上家乡海拔千米的泮洋乡高岗。极目远望,开放在山岗上的红杜鹃。山坡上、石缝里、一株株、一丛丛、相拥相簇,荡漾着笑脸;就像一个个姑娘,水灵而娇嫩,运动的人群里,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相机、手机拍下这美好的瞬间,将这一神奇画面定格成永恒。

四月正是映山红开满山的季节(又逢满野映山红)(2)

有人形容牡丹的富贵,兰花的馨香,梅花的傲骨,水仙的质朴,而我更喜欢杜鹃花的野性和豪放,她以原始的本质,坦然大度的风范,毫不逊色于万花。

山风吹拂着脸颊,顿觉周身畅快,远离了闹市的喧嚣,倚立主峰却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更重要的是与花相伴,是一种痛快和享受。此时的心情,没有烦恼的羁绊,没有不明言状的浮躁,心静得像一潭无波的水,仿佛一刹那读懂杜鹃花的花语:心如止水,无尘杂思,你也会和我一样的美。

四月正是映山红开满山的季节(又逢满野映山红)(3)

历代诗人对杜鹃花的描写,都各有新境和诗意。李白的《宣城见杜鹃花》是这样描述的: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四月正是映山红开满山的季节(又逢满野映山红)(4)

诗中说,他曾经在蜀国见到过杜鹃鸟,在宣城又见到杜鹃花。叫一回,我的眼泪就流一次。三月的春光啊,我时常惦念着家乡的三月。李白对杜鹃花的描写,流露了诗人的思想情感,不免有些低沉了。

宋代杨万里的《晓行道旁杜鹃花》

泣露啼红作麽生,开时偏值杜鹃声。

杜鹃口血能多少,不是征人泪滴成。

同样带有伤感的基调。而我则偏爱于宋朝易事达的《杜鹃花》。

轻剪梢头薄薄罗,子规滴血恨难磨。

园林莫道香正尽,嫩绿枝头不用多。

诗中把杜鹃花形容成罗裙,形象生动,不用太多的叶子装扮,清香也飘洒整个园林。

四月正是映山红开满山的季节(又逢满野映山红)(5)

本人笔拙不敢与古代诗词大咖媲美,面对如此美景,亦做了一首小诗:

◣映山红◥

一群精灵搅动了坡岭

相约五月选秀

翘脚笑,令众花仰望天长叹

这首诗刊登于《东方诗歌微文学》中,编辑蒋即逝对其进行诗评:

蒋即逝浅读:诗人以灵动的笔触描绘映山红,如一群精灵;选秀比拼中,占据群花谱榜首,令众花无奈长叹。可见,映山红在诗人心目中何其美丽。也说明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簇盛开的花朵,而且是永不衰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