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文艺家】

光明日报记者韩业庭

《军人机密》《人间正道是沧桑》《辛亥革命》《四十九日·祭》《王大花的革命生涯》《白鹿原》《大江大河》《大江大河2》……他的作品几乎家喻户晓,他的名字却鲜为人知。这位摄影师出身的导演,极少出现在媒体的聚光灯下,他习惯了“躲”在镜头后观察思考,作品是他与外界交流的主要方式。

黄伟原声(观众不会辜负创作者的每一份真诚)(1)

黄伟近照光明图片

采访黄伟之前,记者曾经犹豫过。他是谁?任凭记忆的雷达如何搜索,也无法在脑海中捕捉到任何关于他的信息。

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他的名字,一部部熟悉的影视作品立刻映入眼帘,记者不由在心中暗叹:原来是他。

黄伟是摄影师出身。他先后参与拍摄了《走向共和》《军人机密》《人间正道是沧桑》《辛亥革命》《南方大冰雪》《好家伙》《四十九日·祭》《王大花的革命生涯》《白鹿原》等脍炙人口的影视作品,并凭《白鹿原》获得第24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摄影奖。

跟很多摄影师一样,黄伟“摄而优则导”。当人生从不惑迈向知天命,他从摄像机后坐到了监视器前,开始了自己的导演生涯,并分别与孔笙、李雪联合执导了电视剧《大江大河》和《大江大河2》。

黄伟极少出现在媒体的聚光灯下,在网络上只能查到关于他的有限资料。长期的摄影生涯,让他习惯了“躲”在镜头后观察思考,作品是他与外界交流的主要方式。9月21日,他执导的最新作品《再见,那一天》作为爱奇艺迷雾剧场先导片跟观众见面。由这部新作“牵线搭桥”,在一个秋日的午后,光明日报记者对黄伟进行了采访。

身高一米八,髭须花白,鼻梁上架着一副金边眼镜,记者眼前这位在艺海凫游了近30年的导演,似乎看透了世事沧桑,给人一种云淡风轻之感。他对记者抛出的大部分问题尤其关于他个人的提问,回答得都比较简略,被逼问急了,只是呵呵一笑,称自己有“社交恐惧症”。不过,一提到作品,他的话就明显多起来。

拍摄完《大江大河2》后不久,黄伟接到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邀请他执导一部致敬人民警察的短剧,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不同于《跨过鸭绿江》《大江大河》那类作品的宏大叙事,也不同于《大决战》《觉醒年代》等把领袖作为主要人物,剧本中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基层老民警和几个刑满释放犯之间。作品通过几个“社会边缘人物”“那一天”刻骨铭心的记忆,讲述了一个老警察(同时也是一位老共产党员)以“为人民谋幸福”的人间大爱,温暖几个刑满释放犯冰冷的内心,让他们得到救赎、重获新生的故事。

“有嚼头!”看完剧本,黄伟心头一震,“它的嚼头就在于,跟之前的主旋律作品角度不一样。”在他看来,所有传递真善美、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作品都是主旋律作品,但主旋律作品不该也不能只有一个模式、一副面孔。黄伟拍摄过很多主旋律作品,无论是干摄影还是当导演,每次的出发点都一样,那就是用诚心为观众讲述一个好故事,他相信“观众不会辜负创作者的每一份真诚”。

四五岁时,黄伟就在家里鼓捣父亲的相机,上小学后就学会了洗照片,影像打开了他的心门。从小热爱摄影的他,对画面品质的要求一直比较高甚至有些苛刻。无论是《大江大河》,还是《再见,那一天》,单看画面,你都会觉得那是电影而不是剧集。

黄伟对画面的高要求,一方面出于摄影师的本能,另一方面更是为了用影像带给观众“真实感”。在他看来,影像画面是影视作品讲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情感的基础,基础不牢则地动山摇。为了拍出具有真实冲击力的镜头,黄伟每次都尽量选择实景拍摄,而不愿采用棚拍或后期加特效的方式。《再见,那一天》中有一个炼钢的镜头,黄伟选中了马鞍山钢铁厂里最重要的H型钢生产车间作为实景拍摄场地,几经努力才获得拍摄许可。在那种环境中拍摄,剧组所有人都十分紧张。为保障安全,钢厂组织车间主任和最优秀的倒钢水工人为拍摄保驾护航。五个机位同时拍摄,终于捕捉到火红的钢水倾泻而下和演员对剧情完美演绎相互交融的震撼瞬间。为了在《再见,那一天》中真实还原殡葬行业,黄伟不仅向入殓师深入了解行业的真实状况,还带领剧组到火葬场实景拍摄,剧中胡广来和“小瘸子”在殡葬店的面包车上吃饭那场戏,都是在真实的殡葬场景下拍摄的。他认为,实景拍摄除了在影像表现上更有氛围感和冲击力,拍摄中的实景氛围还会为演员的表演提供强大的心理支撑,在不知不觉中促进演员的发挥。

黄伟还是个“细节控”,别人觉得无所谓的细节,他都不会放过,会反复调整,直到满意为止。在拍摄《再见,那一天》时,为了表现主人公姐姐在生活中的疲惫感,他提醒造型师把演员扎头发的橡皮筋放松一些,不能把头发扎得太紧;在拍摄《大江大河》时,为了还原故事的年代感,他亲自搜集了很多老物件作为道具,如1977年的报纸、老式录音机和磁带等。

从摄影师成为导演,“表达”始终是黄伟职业生涯的关键词——以前用构图和光影表达,现在成为导演则有了更多手段、更大空间去表达心中所想。不过,他始终强调,导演不过是整个行业链条中的一环而已,是“很普通的人”,任何作品都是集体协作的结果,不是一个人的功劳,自己要做的就是用心把故事讲述好,然后去寻找下一个有意思的故事。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22日1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