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周!

最近在网络上有一个热议的话题,第十一届文联和第十届作家协会会议在北京召开,这个会议之所以受大众的关注,和其中的两个名人有很大的关系,就是张抗抗和莫言,他们两人都是第九届作家协会的副主席,而在第十届作家协会副主席的名单里面,莫言还在,张抗抗不在了。同是曾因揭露社会现实而至今仍被褒贬不一的名人,为何结局如此不同?

张抗抗作品经典语录(深层剖析张抗抗落选)(1)

先从张抗抗开始,她曾经力挺方方,并在坊间获评“比方方更坏的人”,最近在她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惊人地对老百姓连骂了19个傻B,加上配图是20个。而莫言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他的作品当中也经常会呈现一些我们的国情中的负面的东西。网络上对这两个人是议论纷纷,有不少人讽刺他们。但不同的是莫言的支持者很坚决,而张抗抗的支持者虽然也有,但是一般来讲都不敢作声。这次作家协会副主席的选举结果出来后,可以看出总体上大家对张抗抗的落榜是拍手称快的,而对莫言的在列是有人赞成的,但是对莫言有微词的人也不少。

褒贬不一下,结局截然相反,这里面深层的原因是什么呢?

这其中已经涉及到政治哲学和我们世俗生活的伦理道德了,还有就是涉及到作家作为创作者的能力和高度。 在我们中国有很多的作家,老百姓读他们的作品的时候会感受很深,中国文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作品里煽情的成分非常浓厚,我们传统的农业文明也是对于人的感性直觉的挑拨。张抗抗和方方在挑情这方面的写作能力也是非常强的。至于莫言,从哲学的视角来看,莫言的作品在他们的基础上要更高一层。莫言的作品之所以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他的作品对思想的具体对象是一种真理式的呈现,也就是说他的作品是有理性思维的,是对理性直观能力的挑拨。前者是情,是到感性直观就为止了,莫言是达到了理性直观,两相比较,显然理性直观是在更高的高度。 所以从哲学的视角来看,莫言可以说是我们作家中的作家,是超一流的作家,莫言写东西不会评判说这个好或者那个不好,他只是照实描述,这从他在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感言当中说的那件事情就可以看出,他当时大致是说他小的时候跟着母亲去拾麦穗,他母亲被人打得鼻青脸肿,长大了之后他碰到打他母亲的人,他想报复,但是他母亲和他说这个人不是原来的那个人,这样的描述里面有深刻的哲学沉思。莫言的这样的发言,有很多人会觉得他在现实当中是揭了我们的短,但是莫言并没有说这种现实好还是不好,他只是告诉你事实是这样的,而我们做任何的事情是不能违背事实的。在莫言的很多作品当中都可以看到一些细小的环节被很真实地表现出来了,比如《红高粱》。

张抗抗作品经典语录(深层剖析张抗抗落选)(2)

莫言的作品是有哲学含义的,他从根本上揭示了事实的真相,来供我们管理者去思考,这个正是我们高层能够看到的,所以才有不久前说的,我们要培养一大批的哲学家,这是说在我们的管理队伍当中,要引入哲学的思辨,去看清楚事实,这在管理的时候是一种助力。莫言的作品有这种哲学的高度,可以说他是国宝,他留在第十届作家协会副主席的位置上,实际上反映了我们中国的政治对于哲学的认可,因为哲学是探讨事物的真相的,我们朝着真理之路去走,根本上就不可能有错。

从哲学的视角分析张抗抗为什么会落榜

很多文学爱好者对于张抗抗的作品看过都觉得很好,她的作品从感性的直观上面来看确实写得非常好,代表作也不少,本来这也没有毛病,她的作品老百姓读得也赏心悦目,是情感的真实流露,对读者的心理也会产生积极的意义。但是为什么张抗抗出问题了?是因为在她的语言当中违背了现实的社会伦理,她以一种论断式的意见之路来评价老百姓,她说老百姓都是傻B,这显然是老百姓不能接受的,本来老百姓确实在很多方面是很可怜的,可怜之人一定有可恨之处,老百姓就是很通俗的,是我们社会的基底,但是她那样走意见之路去下判断,就是不行的,因为那样说等于触碰和打压了老百姓这个基底,她否定老百姓,老百姓就没有理由来支持她,这就是人民的力量。张抗抗那样说是缺了“德”,触碰了伦理,她看到了别人的弱点,中国自古以来是关系思维,针对人家的痛处撒盐是缺“德”的,所以她的下场只能是被社会舆论唾弃,尽管她并没有触犯法律,但是她缺“德”了。如果对人民都不尊重了,那就肯定是不行的,不尊重人民,人民就会成为你的反作用力。

所以精英们都需要用哲学思想来武装自己,这个也是大方向。方方和张抗抗之流,触碰到了社会伦理,在这样的社会进程当中被淘汰是理所应当的,也是必然的,政府不可能给她们留位置。而莫言,虽然依然有人对他有微词,但那是因为很多人不懂我们所说的哲学,分不清他和张抗抗的区别。莫言是不会倒的,但是他也会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受到很多指责,因为莫言的作品的内在的哲学深思,老百姓是没有几个人读得懂的,但是这样的作品的方向又是非常正确的,我们必须走真理之路。

虽然绝大部分老百姓看不懂张抗抗和莫言的区别,但是政府的高层是高水平的,高层看懂了,所以莫言一定会继续留在位置上。老百姓对莫言的微词恰恰是我们在社会的辩证发展过程中要否定的东西。 如果具备辩证法的思想,就会发现莫言的作品是非常好的,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而张抗抗的作品虽然没有很大的偏差,但是中国的发展要靠人民,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风范,她要打破这种基础的东西,就势必要受到社会的谴责,中国是家文化,人民是家里面的主人,她说人民是傻B,这么说是不符合道理的,所以她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是要被消灭的。而莫言虽然也触犯了一些伦理的东西,但却是可以被接受的,甚至可以引发我们去思考自己的问题,这也是伦理道德的前行,可以说莫言成为了一个吹响号角的人,从哲学的历史来看,像莫言的作品这样越是真理的东西反而在当世越可能不被理解,但是这样的东西却是属于后世的,所以越是后代的人越是会记得莫言。

感谢读者的点赞和转发,也邀请你来一起参与评论,我是大周,知识星球“哲学启蒙”1000 成员的星主,关注我,带你从哲学的视角看社会,让你的思维高人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