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来源历史故事 地名由来与历史沿革(1)

地名来源历史故事 地名由来与历史沿革(2)

一、地名由来

韶关,广东省地级市,古称韶州,得名于丹霞的名山韶石山,取韶石之名改东衡州为韶州,之后历朝沿袭。元鼎六年设曲江县时,便以韶关为县治。韶州得名韶关始于明清之际,在今韶关市区先后设立水陆三个税关收税,俗称韶关。

地名来源历史故事 地名由来与历史沿革(3)

二、历史沿革

韶关历史悠久、古老文明,是“马坝人”的故乡,石峡文化的发祥地。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设曲江县,属桂阳郡,治所在今韶关市区东南莲花岭下。

曲江县至今有2100多年的城市历史,三国吴甘露元年(265年)设始兴郡,曲江县为始兴郡治所。

东晋时移治今韶关西南。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设韶州府,因州北名胜韶石山得名。

唐为韶州治。

五代南汉移治今韶关市。

此后元、明、清皆为韶州路、府治。

民国时期先后设广东省南韶连绥靖区、南韶连道、岭南道、南韶连行政区、北区、西北绥靖区、第二行政督察区等。

1943~1945年设省辖韶关市,为广东省临时省会。

1949年11月,广东省设北江临时行政委员会,在曲江城区设韶关市,辖曲江县等17县市。

1950年北江临时行政区委员会更名北江专区,1952年后改设粤北行政区、韶关专区、韶关地区。

1966年曲江县移治今址马坝镇。

1975年韶关市升格为地级市,辖曲江县。

1983年撤销韶关地区,所属县并入韶关市。

1984年起辖3区9县3自治县。

1988年起辖3区8县。

2004年5月起辖3个区5个县2个县级市。

地名来源历史故事 地名由来与历史沿革(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