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战计

三十六计有没有将计就计 三十六计明修栈道(1)

无中生有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诳”,欺骗,迷惑。

“少阴、太阴、太阳”,变虚假为真实。

用假象欺骗敌人,但不是弄假到底,而是为了由假变真,由虚变实,造成敌人的错觉,以便出其不意地攻击。

“无中生有”,原指凭空捏造,栽赃陷害。运用于军事上,就是采取虚中有实,用假象迷惑敌人,造成敌人判断和行动失误的一种计策。“无”,是迷惑人的假象,“有”是假象背后的真实意图。运用之前必须清楚了解对方指挥人员的性格以及其的弱点。

相关典故:唐朝后期,政治腐败,藩镇割据势力相继而起。安禄山起兵叛乱,攻下洛阳,唐玄宗逃往四川。

叛军进军潼关之前,安禄山派令狐潮进攻雍丘。与雍丘相邻的真源县县令张巡带领千余人的队伍坚守六十余天,打退了叛军三百多次的进攻,使令狐潮不得已退兵。

防守时间长,城里的箭用完。一天深夜,令狐潮发现雍丘城头有黑压压一片好似穿着黑衣的士兵沿着绳索而下,断定是张巡派兵偷袭,命令放箭。天亮才发现城头所挂的都是草人,上面密密麻麻插满了箭。

又过了几天,城头又出现黑影,令狐潮很气愤,认为张巡又来借箭,不予理睬。但是这次派出的是五百名敢死队员。令狐潮的军队被打得四处逃散。

张巡的兵只有千多人,叛军有几万人,但是张巡运用各种计谋,在守卫的过程中,先后歼敌达十二万人之多。

三十六计有没有将计就计 三十六计明修栈道(2)

暗度陈仓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益动而巽”,益是增长的意思,巽是八卦之一,象征风。充分发挥军事行动的机动性,只要主动采取迂回偷袭的办法,就能像风一样乘虚而入,攻其不备,出奇制胜。

故意暴露我方行动,利用敌人在此固守的机会,分兵迂回敌后发动突然袭击,出奇制胜。

“暗度陈仓”是一种迂回战术,全称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必须引诱敌人按正常出兵原则来判断我军行动企图,才能出奇制胜。所以“暗度陈仓”,必须以“明修栈道”来分散敌人的注意力。

相关典故:楚汉相争,项羽自封为诸侯的首领,刘邦被迫退驻汉中。为了防止雍王章邯的侵袭和麻痹项羽,采纳张良的建议,放火烧毁了从关中到汉中的栈道。

而后,乘齐王、赵王等反项羽之际,向关中进军。明里派人修复栈道,使章邯蒙在鼓里,只想到派兵驻守栈道一带,而未料到汉军会暗地里偷渡陈仓。

章邯兵败,自杀身亡。樊哙的军队攻入了咸阳。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三秦变成了汉王的地盘,为后来战胜项羽,建立汉朝大业,奠定了基础。

三十六计有没有将计就计 三十六计明修栈道(3)

隔岸观火

“阳乖序乱,明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乖”,违背,抵触。

在敌人内部分裂,秩序紊乱时,我方应静待其形势继续恶化。那时,敌人横暴凶残,相互仇杀,必将自取灭亡。我方根据敌情发展做好准备,相机行事,坐收渔翁之利。

不能急于“趁火打劫”,否则会促使他们暂时联合,反而增强其还击的能力。

相关典故:三国时,袁尚、袁熙被曹操打败,率兵投公孙康。有人建议曹操立刻远征公孙康,捉拿袁氏兄弟。

曹操说:“我正等着公孙康把袁氏兄弟的头送来,不用征伐了。”

不久,公孙康果然派人带来袁氏兄弟的头。曹操封公孙康为襄平侯,拜为左将军。众人向曹操请教。

曹操说:“公孙康向来怕被袁尚、袁熙吞并,今二袁往投,他必猜疑。如果用兵急攻,他们定然合力抗拒,而我坐观,他们就会自相火拼。”

三十六计有没有将计就计 三十六计明修栈道(4)

笑里藏刀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要设法使敌人相信我方看重情谊,并无举动,从而使对方麻痹松懈。我方暗中策划克敌制胜的方案,经过充分准备后相机行动,不让敌人有所察觉而采取应变措施。

“笑里藏刀”,原指表面和善而内心狠毒,是口蜜腹剑的两面派。运用到军事上,指通过政治上外交的伪装手段麻痹敌人,用以掩盖其军事行动。

凡事敌人扮笑脸,讲“好话”,都是在消灭对方的企图。

相关典故:汉献帝时,孙权写信给曹操,表示愿意为朝廷效劳,征伐关羽。孙权要的是荆州,并非有意帮曹操,而曹操要的是接触樊城之困,也非诚心帮孙权。双方都想坐山观虎斗。

而关羽,既要夺取樊城,又要防备孙权偷袭荆州。

原镇守陆口的吕蒙害病,孙权令吕蒙返回休养,委派少年将军陆逊驻守。陆逊白面书生的模样,刚到陆口就书信一封给关羽,信中说:“我是书生,才疏学浅。好在将军在近处,随时可以讨教。奉上薄礼一份作为我的拜见礼。”

关羽见信得知陆逊是晚辈,且对他十分恭敬、诚恳,便放了心,把荆州大部分的军队调到襄樊。

吕蒙发兵进攻陆口,把战船扮作商船,把士兵扮作商人,将士们藏在船舱。江边的岗楼被吕蒙轻而易举地拿下。

关羽这才知道所谓吕蒙病重,无名之辈陆逊接替,以及陆逊年轻无能,派使者给其送礼并写信夸赞,都是为了实施“笑里藏刀”的计谋。

三十六计有没有将计就计 三十六计明修栈道(5)

李代桃僵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当局势发展到必然有所损失的时候,应该以牺牲局部的损失,换取全局的胜利。

“李代桃僵”,原是比喻兄弟相爱相助,后成为互相顶替,代人受过的一种行为。运用于军事,通常是指在敌优我劣或势均力敌的时候,要善于以小损失换大胜利。

“舍车保帅”也是此计的运用。

相关典故:战国时,齐将田忌常与王侯们赛马。孙膑见他们的马力彼此相差无几,都是上中下三等马,于是向田忌献策:用下马对上马,上马对中马,中马对下马,可稳操胜券。田忌采取了孙膑的计策,造成了两局胜一局输的结果,以二比一获胜。

齐威王召见孙膑,问此计策如何运用在军事上。

孙膑说:“在双方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对策运用得当,可以稳操胜券。在双方条件相差较远的情况下,运用对策,可以把损失减到最低程度,不至于满盘皆输。在势均力敌的时候,应该迷惑敌人,使其分兵,攻其一点,再及其余;在我众敌寡的情况下,应该故意示弱,引诱其出战,出来就打,不出就围;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应该避其锐气,疲劳敌人,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三十六计有没有将计就计 三十六计明修栈道(6)

顺手牵羊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敌方出现微小的漏洞,必须乘机利用;发现微小的利益,必须力争得到。变敌方的小失误为我方的小胜利。

“顺手牵羊”原比喻乘便拿走人家的东西。作为计策,就是乘敌方有空隙就及时加以利用,从而夺取胜利。获利虽小而信手可得。是一个伺隙捣虚的谋略。

“微隙”,通常指敌方突然暴露的弱点。“微利”,通常指原没有考虑到的于己有利的积极因素。但应明辨在某些情况下,到底是不是“微利”,且属不属于“必得”,应从全局考虑。不能见利忘本。

相关典故:楚汉相争时,齐国田荣因没被封王而发兵反楚,他先后逐齐王田都,杀胶东王田市,自立为齐王。随后联合彭越杀济北王占三齐。

项羽为了维护其分封的局面,率兵攻打田荣。

这时汉中刘邦趁着项羽无暇顾及,依韩信的计谋暗度陈仓,顺势进入咸阳,得到了三秦。

项羽大败田荣,纵容士兵无法无天,齐国百姓纷纷反抗。而刘邦收复了关中,安抚百姓,恢复生产,约法三章,大得民心。

ps:码字不易,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芳华1982

三十六计有没有将计就计 三十六计明修栈道(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