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定陵考古发掘记录(1956年定陵发掘现场)(1)

朱翊钧(1563年—1620年),即明神宗,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隆庆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9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登基初期,面临内忧外患,由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万历朝新政。亲政初期,他勤于政务,在军事上发动了“万历三大征”,平定了哱拜叛乱和杨应龙叛乱,对外帮助朝鲜击败侵朝日军。执政后期荒于政事,因无像张居正的人可以督导、国本之争等问题而倦于朝政,自此不上朝,国家运转几乎停摆,强征矿税亦是在位期间被称为一大诟病,使明朝逐渐走向衰亡。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明神宗崩,终年56岁,庙号神宗,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葬十三陵之定陵。这里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孝端、孝靖)。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建于1584~1590年(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

明定陵考古发掘记录(1956年定陵发掘现场)(2)

明定陵的万历皇帝地下玄宫的发掘可谓是一波三折,自从1956年5月动工以来,考古队雇佣大量的民工,耗费一年多的时间,在陵园内的明楼挖了三条约27米深,近百米的深沟。

其实,60年前最早确定发掘的并不是定陵,而是明永乐皇帝的长陵。后来由于长陵的建造面积实在太大,一时难以找到墓道,考古学家们只好放弃了原来的计划,决定先找一个小一点的陵墓进行挖掘,等积累一些经验后在挖掘长陵,在其他十二陵的调查中,他们偶然发现定陵有塌陷漏洞,由此定陵成了计划的试验品。

明定陵考古发掘记录(1956年定陵发掘现场)(3)

根据当时参与考古工作的人员后来的描述,传说中的陵墓的机关、暗器一概没有,但是难闻的气体很浓。根据多年后zh赵其昌一篇回忆文章中的描述了当年的情景“有人说皇帝的陵寝布满暗箭,箭头是用毒汁浸泡过的,碰到就送命,又说墓门之后,有上千斤的滑动踏板,稍有不慎,要不粉身碎骨,要不就失足深渊” 还有一种最广为流传的的说法“墓室中有小河,河上有小河,八字相合的人才能坐船进到墓室”

对于此类流言的流传,定陵考古队认为这些说法很荒谬,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大概是尸体腐烂形成的有毒气体。当考古队站在梯子上从金刚墙上抽开第一块城砖时,只听到“扑”的一声闷响,一股黑色的烟雾从洞中喷射而出,一股霉烂潮湿的气味顿时弥漫开来。过了一会,雾气由黑变白。当金刚墙打开一个稍微大的口时后,有人提议先找条狗进去,没承想,这狗太凶悍,怎么都不肯进去。这时,又有人提议,干脆抓只鸡放进去,又不会弄坏里面的文物。拿绳子拴住鸡爪放进金刚墙内,几天后,公鸡还能打鸣,工作队这才让赵其昌腰栓粗绳,第一个走了进去。

赵其昌曾感叹:“损坏没有发生在发掘之初,而发生在发掘之后,这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无不痛心,更无不遗憾,但是遗憾再也无法弥补”

明定陵考古发掘记录(1956年定陵发掘现场)(4)

定陵出土的3000多件文物中,丝织是最有价值的。在定陵的发掘之前,民间和少见到明代的丝织品。存留至今的实物更是凤毛麟角。定陵的整匹丝织品,每卷上都有腰封,写着尺寸、时间、产地、质地、极为难得。

明定陵考古发掘记录(1956年定陵发掘现场)(5)

然而由于经验的不足,考古队员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加入软化剂”,涂抹在半腐的衣物上,过了几个月就全部变黑,变硬,变脆。再加上当年的文物库房太过简陋,四面漏风,根本谈不上恒温、恒湿、避光,以至于后来出版的考古报告里,大多数呈现支离破碎的损坏状态。

明定陵考古发掘记录(1956年定陵发掘现场)(6)

更大的伤害是,文革期间,以夏鼐为首的考古学家们被迫离开了自己岗位。已经打开的皇陵就那样被搁置,大多数的珍贵布料和木料被直接暴露于自然条件下,迅速干枯腐败。万历皇帝的金丝楠木棺材被扔到野外,让农民们劈了当家具。万历和他的两位皇后的尸骨,更是被一把火烧的干干净净。

明定陵考古发掘记录(1956年定陵发掘现场)(7)

自从1956年定陵发掘以来,十三陵一直没有专业的文物储藏室,定陵出土的3000余件文物在院内普通的平房里经历了近60年的寒暑。直到2015年11月19日,明十三陵“文物大搬家”工作宣布完成,定陵出土的3000多件文物重回“地下”搬入政府斥资3000多万元修建的地下文物库。

由于定陵发掘教训深刻,代价极为惨痛,从此国家不主动发掘帝王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