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国学大观园。

引子:在浩如烟海的书籍当中,易经是中华文化的一枝独秀,而易经思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人生各个阶段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每天都在用,都在说,比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胜者为王败者寇,甚至我们经常说去买东西,而不是去买南北,这里也都是易经的思维在引领我们。而今天我们将要解读一句被误解了千年的句子: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实际上是一个贬义词。

简单易懂的易经讲解(用易经的观点解读)(1)

出处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话是出自《三国演义》的一个典故。在东吴的政权里,吕蒙是军中的将领,但是毕竟是一介武夫,用现在的话来说是没有文化。孙权曾经告诫吕蒙说:“你现在掌管军务事宜,一定要多多学习。”吕蒙不以为然,用军中事务繁忙来推辞,说到:“我在军中处理的事情有很多,哪有时间去学习呢?吴主孙权反驳道:“你说你军中繁忙,可是在忙能比我忙吗?我从小就读书,一直到了统帅的位置,也每天读各家的兵法要著,更何况是你呢?”

简单易懂的易经讲解(用易经的观点解读)(2)

于是吕蒙开始学习,每日手不释卷。一次与鲁肃的谈话中,让鲁肃大为感慨:“以前认为你是一介武夫,只有勇猛,通过这次谈话,才知道你的知识如此渊博,再也不是吴下阿蒙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才由此而出,是指多日不见的人已经有了进步,再也不是原来的那个样子了。

简单易懂的易经讲解(用易经的观点解读)(3)

论点: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看似很美好,实际上是绣花枕头

如果一个人能够通过短时间的学习来获取这个称号,自然是十分光荣的。中国人经常讲盖棺定论,如果这一生没有什么大过错,自然而然对得起这个称号,但是吕蒙的所作所为,却让这个称号蒙羞。

论据

既然吕蒙的知识学到了渊博的程度,自然就应该知道身为将领应该一切以大局为重这个思想。吕蒙为了夺取荆州,佯装多病骗取了关羽,关羽当时视东吴为草芥,没有看出其中的计谋,抽调荆州大部分主力去北伐,吕蒙随后白衣渡江,奇袭荆州一举攻破城池,夺取了战略要地。

简单易懂的易经讲解(用易经的观点解读)(4)

其实到了这里,可以说吕蒙的决策是正确的,毕竟两军交锋总是要用谋略诈术来取胜。但是他千不该万不该杀掉关羽。因为当时关羽是忠义的代表,这是那个时代众人皆知的事实。于个人来说,吕蒙给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理念:不管你这个人有多义气,世人如何称赞你为英雄,威胁到我的利益就要除之后快,这是多么可怕的价值观;于国家来说,他实际上把自己的国家陷入了绝境当中,关羽与刘备张飞情同手足,杀了关羽等于向蜀汉宣战,到后来刘备挥师东进与东吴决战,东吴内部毫无办法,吕蒙也是束手无策,最后解此危局的是火烧连营的陆逊,可见吕蒙不但没有什么御敌之策,还险些让自己的国家灭亡。

简单易懂的易经讲解(用易经的观点解读)(5)

其实处理关羽的方法最好的办法是放走他,这样蜀国吴国能交好多年,实在不愿意放走关羽那么就地软禁,观察形势也不失为决策的良方,偏偏吕蒙选择了杀掉关羽的下下之策,可见他读的书都白读了,吕蒙不过是绣花枕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典型代表了!

暗合易经:

易经当中的蒙卦,告诫我们要持续不断的学习,这样才能有所建树。蒙卦上卦为山,代表着止步于此,坎卦代表水,代表桥梁。一个人想要过河,需要搭载桥梁,否则将会停滞不前。蒙卦的上九爻辞“不利为寇”说启蒙要尽早,“利御寇”意思是不要等到问题已经暴露了在去学,这样是徒有繁华,这和吕蒙的做法非常的吻合。

简单易懂的易经讲解(用易经的观点解读)(6)


吕蒙杀害关羽的这种做法,违背了易经的蒙卦,也违背了道义,原则已经丧失,读再多的书不过是绣花枕头,倘若吕蒙真有杀掉关羽后抵抗刘备军队的把握,也说明他确实有真才实学,然而事实上吕蒙闯下的大祸,这个烂摊子自己却没办法收拾,那么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又有什么用呢,只不过是徒有其表罢了!


简单易懂的易经讲解(用易经的观点解读)(7)

总结观点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经过解读其中的深意,其实在说明一个道理:看似美好的词句,实际上里面暗藏祸心。学习是要通过日积月累的进步,而不是看了几篇文章后谈吐不俗就判定一个人有真才学,这样不过是绣花的枕头经不起推敲。当有人这么说你的时候,实际上多半是个贬义词,违背了某些原则失去了道义,外表繁华而胸无点墨,此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真正含义!

简单易懂的易经讲解(用易经的观点解读)(8)

有好多被我们误解了上千年的句子,这里面大有文章。我们将用易经的思维进入深入剖析解读,了解背后的真相,才是学习的精髓所在。

  • 记住:做人不要做吕蒙,这样的人会毁了一个时代,乃至一个国家。

命运究竟是上天注定,还是可以自己改变,易经终于告诉你答案

请关注国学大观园,每日获取原创文章,深入解读国学与易经的方方面面,期待您的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