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代社会中,很多人都重情重义,甚至一些人交好还会结为异性兄弟。如果您仔细观察,在古代社会中人们义结金兰都是单数,而十分忌讳双数,这究竟为什么呢?如果您也好奇,下面小编举几个例子,给您一一揭秘。

古代兄弟结拜仪式流程,古代结拜为何忌讳双数(1)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我们通过史料文献,或者是小说戏曲,甚至是影视剧作品,总能看到古人结拜的场景,也就是那句很多人都倒背如流的话,即“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而且这句话也体现了他们结拜为异性兄弟的决心。在众多结拜案例中,家喻户晓的莫过于“桃园三结义”,即三国时期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结拜,他们也为了在当时乱世互相扶持,干出一番惊天伟业。历史表明,刘关张三人结拜是成功的,他们为蜀汉打下了一片江山,也在后世被广为流传成了佳话。通过刘关张的结义,古人也总结了这样一句话,即“把兄弟单数走天下,双数死老大”,这究竟对不对呢?

古代兄弟结拜仪式流程,古代结拜为何忌讳双数(2)

在我国古代神话《封神演义》中,“梅山六友”是经常出现的人物,他们就是六个结拜的异姓兄弟,即袁洪,吴龙,朱子真,杨显和金大升六人。此六人都会武功,且身手不凡,六人联合在一起也更是法力无边,但如果被分来后就会被一一击破。比如,袁洪是六人中最厉害的,但最后在和杨戬的斗法中被击败,虽然他有不死之身,但还是抵挡不住斩仙飞刀,最终元神幻灭。不仅仅是袁洪,还有其他5个兄弟,最后也都被一一丧命,没有一个人有好下场。

古代兄弟结拜仪式流程,古代结拜为何忌讳双数(3)

还有孙膑与庞涓,他们也是“双数兄弟”案例。史料记载,孙膑与庞涓是同门师兄弟,都拜在隐士鬼谷子门下研习兵法韬略。孙庞二人关系甚好,他们在出山之前就结拜兄弟,后来庞涓到魏国出仕,于是就让孙膑也到魏国来,但其实庞涓没安好心,因为嫉妒孙膑的才华,是想借此机会软禁他。后来,庞涓还捏造罪名将孙膑处以刑罚,失去了双脚成为废人。值得庆幸的是,孙膑大难不死,还得到了齐国的重用,而庞涓最终在马陵之战中被杀。通过孙膑与庞,我们发现他们两人其实都没好下场,残的残,死得死,或许也印证了古人避讳双数兄弟。

古代兄弟结拜仪式流程,古代结拜为何忌讳双数(4)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义社十兄弟”也是悲惨的结局。史料记载,义社十兄弟是以宋太祖赵匡胤为首的十个兄弟,此外还有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和刘庆义等,他们结为兄弟后发动兵变,最终代周建宋,虽然也算是建功立业了,但最终结果却也都不好。北宋建立后,义社十兄弟功高盖主,于是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将他们逐一驱赶出了朝廷,而他们的子孙也都没有得到重要,甚至有的都还是庶民,唯一值得庆幸就是没有被杀。

古代兄弟结拜仪式流程,古代结拜为何忌讳双数(5)

还有朱元璋的八个兄弟,下场也都不妙。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乞丐出身,结识了一帮人建立了大明王朝。在朱元璋众多的兄弟中,其中有七个人与他关系最为密切,在史料中也称他们为“八兄弟”,即大哥武殿章、二哥胡大海、三哥汤和、朱元璋、五弟邓愈、六弟常遇春、七弟郭英和八弟徐达。就拿二哥胡大海来说,他在战场上被敌人用铁锤砸了一团肉泥;六弟常遇春年仅四十就暴毙,而朱元璋自己虽然当上了皇帝,看起来是成功的,但是最终积劳成疾而死。

古代兄弟结拜仪式流程,古代结拜为何忌讳双数(6)

在清朝时期,也有一个双数兄弟下场不好的例子。《清史稿》记载,马新贻是咸丰朝进士,后来在安徽合肥担任代理知县,期间合肥被太平天国起义军攻陷,马新贻也被活捉。当时,抓住马新贻的是小头目张文祥,因为张文祥早有归顺清廷的意思,于是就私下放走了马新贻。此外,张文祥还介绍了另外两个好友曹二虎与石锦标,因此四个人结拜为异姓兄弟,希望马新贻回到朝廷后提拔他们。然而,马新贻回来之后却翻脸不认人了,还看不起他的三个草寇兄弟,最后他们也断绝了兄弟关系,还在战场上自相残杀。最终,马新贻也没好下场,被曹石二人射死,尸骨无存。

古代兄弟结拜仪式流程,古代结拜为何忌讳双数(7)

在过去的历史中,“双数兄弟”的案例不胜枚举,还有数量很多的,比如“瓦岗四十六友”,“梁山一百零八好汉”,等等,最终都分崩离析,死伤无数,不得善终。因此,人们也常说“宁学桃园三结义, 不学瓦岗一炉香”。可是也有人说,双数兄弟不得善终的提法是不能信的,因为结义在现代社会,都是不能提倡的,其实,双数兄弟只要同心同德,攻克难关,有什么走不到白头的事呢?其实,这个真的是见仁见智的事,您怎么看呢?

参考资料:

《山河骨》作者:房昊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