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八拜之交”的解读有很多,比如有人认为,结拜时要跪拜8次就叫“八拜之交”,有人认为,“八拜”是虚指,形容次数多,不是非要跪拜8次……这些解读都是错误的。

“八拜之交”是指古代8对异姓兄弟之间的友情,从不同侧面解释了不是兄弟、胜似兄弟的结拜之谊。下面就来说说什么叫“八拜之交”:

1、知音之交

春秋时的楚人俞伯牙精通音律。有一年到蓬莱,听到东海的涛声灵感突发,弹奏了一曲高山流水。可惜无人能懂,他感到非常苦闷。离开蓬莱前夜,俞伯牙又弹起高山流水,忽见一名樵夫站在岸边聆听,时而称赞“雄伟庄重,如泰山高耸入”,时而称赞“浩浩荡荡,如奔涌翻滚的大海”。这是知音!俞伯牙请樵夫上船,得知樵夫叫钟子期,二人相谈甚欢,结为好友。后来,钟子期早亡,俞伯牙赶到坟前再次弹奏高山流水,曲罢尽数扯断琴弦,终生不再弹琴。这种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友情,被称为知音之交。

八拜之交是指哪里:异姓兄弟的交情好(1)

2、舍命之交

战国时的左伯桃、羊角哀二人彼此以对方为知己。有一年,他们结伴去楚国求见楚庄王,准备求得一官半职。途中,突遇恶劣天气,下起大雪。而他们都没有准备棉衣,衣服很单薄,随身携带的粮食也不够吃了。危急时刻,左伯桃趁夜晚在树下休息时,把衣服、粮食全都留给羊角哀,自己钻到树洞中自杀了。次日,羊角哀在悲痛中掩埋朋友,终生为左伯桃的父母尽孝。这种舍命保全朋友的交情,被称为舍命之交。

3、负荆之交

战国时,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完璧归赵,又在渑池会上立下大功,被封上卿,地位高于廉颇,这引来廉颇的不满。蔺相如得知后处处回避、谦让廉颇,蔺相如的门客纷纷打抱不平,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犯我们,是慑于我和廉将军,我怎能因私人恩怨不顾国家?”廉颇得知后袒胸露背、背着荆条赶到蔺相如府上请罪。此后,他们一文一武、齐心协力辅佐赵国。这种真心实意向朋友表达歉意、悔恨之心的友情,被称为负荆之交。

八拜之交是指哪里:异姓兄弟的交情好(2)

4、管鲍之交

齐国人管仲、鲍叔牙自幼交好,管仲家穷又要奉养老母,鲍叔牙主动找他做生意,不让他出一分钱,赚钱后管仲却拿得比鲍叔牙还多。对此,鲍叔牙解释:“管仲家穷还要奉养母亲,多拿点儿很正当。”管仲、鲍叔牙一起打仗,进攻时管仲躲在最后面,被大家认为贪生怕死。鲍叔牙却说:“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性命照顾老母亲!”管仲听了后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因为齐国内乱,鲍叔牙带着公子小白逃到莒国,管仲带着公子纠逃到鲁国。后来,齐国的国王被杀,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都奔回齐国想继位。途中,管仲射杀公子小白失败,而最后公子小白成功继位,计划封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说:“管仲比我强,应请他来当宰相。”小白说:“管仲要杀我,是我的仇人,你却让我请他当宰相?”鲍叔牙答:“这不过是各为其主。”最终,小白请来管仲当宰相,齐国大治并成就了公子小白“春秋五霸”之首的霸业。这种时时处处为朋友着想,不惜自己吃亏的友情,被称为管鲍之交。

5、胶漆之交

陈重、雷义是东汉年间的密友。太守张云久闻陈重大名,多次举孝廉请他当官,陈重每次都把功名让给雷义。直到雷义也被举孝廉,两个人才同时就职。后来,雷义因被人诬陷免职,陈重也主动辞职一同还乡。雷义回乡又被举荐为县令,雷义却要求把这个功名让给陈重,刺史不同意。雷义披头散发在街上奔走,声称宁肯不做官也不能丢掉与陈重的友情。最终,两个人同时受召,才携手出来就职。时人说:“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胶和漆融为一体后坚不可摧,但赶不上陈重与雷义的友情。这种荣辱与共、生死相依,什么力量也不能分开的友情,被称为胶漆之交。

6、千里之交

东汉时的范式、张劭是好友,读书学成后各自回乡。范式说:“2年后我去府上拜见尊亲。”为此他们约定了日期。光阴似箭,一眨眼间约定的日期要到了。张劭请母亲准备饭食,以迎接远道而来的朋友。母亲说:“分别已2年,又相隔千里,那个约定不可能实现吧?”张劭说:“范式是守信的人,不会违约。”到了约定的那一天,范式果真赶到了。这种时间、距离也无法改变的友情,被称为千里之交。

八拜之交是指哪里:异姓兄弟的交情好(3)

7、生死之交

不求同生,但求同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东汉末年,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结义为生死相依的异姓兄弟。他们盟拜时,共同发出上述誓言。最终,关羽败走麦城死于东吴之手,刘备、张飞兴兵报仇,张飞被2个小兵士谋害,追随关羽而去;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损兵折将,白帝城托孤后也去了另一个世界,与关、张两兄弟团聚去了。这种不求同生、但求同死的友情,被称为生死之交。

8、忘年之交

东汉末年的孔融、祢衡年龄相差近30岁,却相互欣赏并结为好友。二人均为饱学之士,性格都桀骜不驯,蔑视权贵,喜欢嘲弄当权之人。而且,世人都难入他们的法眼,不被他们所认可。恰恰是这样2个人却结为好友,没有顾及年辈上的差别。这种不受年龄限制,相互欣赏和肯定的友情,被称为忘年之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