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祖平岁月匆匆,三十多年时光转眼过去,许多爱与恨随风而逝,只有对诗歌的迷恋与挚爱依然如初,我用诗歌歌唱祖国,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关于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活动?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活动(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展示)

关于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活动

作者:周祖平

岁月匆匆,三十多年时光转眼过去,许多爱与恨随风而逝,只有对诗歌的迷恋与挚爱依然如初,我用诗歌歌唱祖国。

1983年7月,毕业于云南文山师专中文系的我,被分配到马关县安平中学任教。教学之余,总喜欢写写划划,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用文字记录下来,或用散文、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或摆放、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整理、加工为“成品”投放出去。一次,我把一首题为《缺》的小诗寄给了《文山报》副刊部。不久,以质取稿的《文山报》在“壮苗”版第34期刊出了这首小诗。

《缺》的“出世”,激活了我的创作热情。教学之余,拼命写啊写。那时的报刊不像现在丰富多彩,我的稿件大都是投给了《文山报》和《含笑花》诗报的。久而久之,投的稿多了,便引起了《文山报》编辑老师的注意。有时,他们会针对某篇有修改价值的文章提出书面修改意见,邮回给我,让我修改。有时,打电话说明修改意图。我按编辑老师的指点修改后再寄给他们润色。经他们润色过的文章“出笼”后,获得读者的好评。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好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要如何练笔才能不断提高写作水平的知识。同时,增强了我创作和向外投稿的信心,除了给《文山报》、《含笑花》投稿外,大胆地把稿子寄给了《云南日报》、《春城晚报》、《大西南文学》、《滇池》、《民族文学》等省内外报刊,并陆陆续续被采用。这一串串的收获,更坚定了我在文学事业长途赛跑中一直跑下去的决心。

后来,我从马关调到文山工作,又结识了很多文友。平时,几个文友聚在一起,除谈论诗歌、谈论文学外,也谈论一些世事、世像。不过,落脚点总是又回到诗歌上、文学上。我们都认为,生活本来就多姿多彩,该发财的发财、该升迁的升迁,我们没那个头脑、没那个智商、没那个爱好,还是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写作吧。于是,便又痴痴地写。

年年岁岁,日日月月,一天又一天,夜幕降临,将房门关上,便把一天的喧闹关在了门外。我理理思绪,展开稿纸,握着那支笔,开始追寻人生的悲欢、生命的价值。

就这样一夜又一夜,用笔敲醒夜阑,把不太动人的句子狠狠甩出窗外。之后,与夜阑对坐,把脑髓和骨髓,把爱和恨一并注入笔端,谱写新的句子。之后,便上了瘾,着了魔,一发而不可收。若有哪一夜不动笔,总觉得手痒痒的,心里很不踏实,觉也睡不安稳。于是,便又执笔伏案,尔后,写上了《人民日报》、《云南日报》、《大西南文学》、《民族文学》,写进了《中国诗人大辞典》《当代彝族文学》等多种选本,写出了诗集《亲近南高原》、《守望南高原》和散文集《南高原恋歌》、《山恋》,写进了云南省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行列,写成了文山州文联主席、《含笑花》杂志主编,光荣出席了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回过头去清点一下自己深深浅浅、苦苦甜甜的脚印,我深深地感到:如果不打破文化的封闭与禁锢,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大好环境和文学创作的良好氛围,那么,我现在拥有的一切连做梦都不敢想!

如今,我已由那时20多岁的毛头小伙子变成了跨过知天年的壮汉,可对文学创作的迷恋与挚爱丝毫未减,且历久弥深。尽管我创作的速度,怎么也赶不上社会发展的速度,怎么也赶不上生活演化的速度。面对一山相送一山相迎、山连天天连山、天蓝蓝云悠悠、水潺潺的南高原,面对一张张甜蜜的笑脸抑或一双双渴望幸福的眼睛,总觉得有许多话要讲。于是,我便拿起了笔。

感谢生活给了我诗歌创作的灵感,感谢诗歌给了我精神的蓝天,感谢诗歌成就了我,我要握紧手中的笔,为五彩缤纷的生活歌唱、为生我养我的南高原歌唱、为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歌唱、为伟大的祖国歌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