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后取得玉米丰收。 (耿长锁纪念馆供图)
1953年,河北省第一农业机械拖拉机站在五公村成立,随后进行了机耕表演。 (耿长锁纪念馆供图)
阅读提示
耿长锁,河北饶阳人,中共党员,1951年、1979年两次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44年他与其他三户农民在冀中抗日根据地办起了全国第一个土地合伙组。
河北省土地改革完成后,广大农民分得土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为避免出现两极分化,促进农民富裕,以及采用农业机械、推广新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党和政府决定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耿长锁通过把个体农户组织起来,领导饶阳县五公村农业生产合作社,走合作化道路,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使广大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曾被毛泽东誉为“群众所信任的领袖人物”。
“要带领全村群众都富起来”
4月3日,位于饶阳县南的五公村春意盎然。
走进村北侧的耿长锁纪念馆院内,一尊巍然矗立的耿长锁全身汉白玉像映入眼帘,格外醒目的还有他背后的“全国第一个土地合伙组”十个大字。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下,这位昔日的耿社长,一身质朴的劳动者形象,目光凝视着远方。
耿长锁,中国首个“土地合伙组”的组织者,带领群众艰苦奋斗,走出了贫困,也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时间追溯到1943年。这一年,冀中平原遭受严重旱灾,饶阳县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加上日军的频繁扫荡围剿,五公村的群众生活苦不堪言。
“米糠、干菜、树叶、花生皮、山药蔓成了穷人们的主食,仅有334户的五公村,就有101户卖地,13户卖房基,213户卖家具、衣服。”纪念馆讲解员王穗穗告诉记者,1944年,耿长锁最先响应毛泽东《组织起来》的文献精神,联合乔万象、卢墨林、李砚田共4户组织成立了“土地合伙组”。
“合伙种地,你帮我,我帮你,共同富裕,这条道儿,我看没有错。”耿长锁认为,“合起伙来劳力和农具都好搭配,特别是遇到灾荒年,大家拧成一股绳,准比一家一户种地强!”
王穗穗介绍,合伙组成员22人,40亩地,没有牲口大车,农具也十分短缺。他们用粗砂石蘸着水为生锈的镰头开了刃,鸡叫头遍时就带上棒子窝头、咸菜条,赶赴田里劳作。平时走在红土道上,尽管颠簸,但还算好走,遇到雨天,布鞋成了泥疙瘩,车轱辘粘满泥转不动,像种在地上一样。
就这样,耿长锁带领成员们苦干巧干,“土地合伙组”取得了农业丰收,秋粮亩产223斤,花生亩产460斤,加上打绳等副业收入,当年收入超过中农,震撼了五公村,也为全县“组织起来,生产渡荒”树立了榜样。
“土地合伙组”成员逐渐由4户扩大到17户,添加了木厂、油坊和豆腐坊等几项副业。1951年,合伙组改名为“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耿长锁被国务院授予了“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尝到了合作化带来的甜头,耿长锁对社员们说:“咱们小社富了不叫富,咱们要成立大社,走集体化道路,要带领全村群众都富起来!”次年,入社农户401户,当时全村425户,要求入社户占到了总数90%以上,打绳、油坊、编筐、木厂、运输等副业也相继开工。
王穗穗说,在纪念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社十周年大会上,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被河北省委、省政府誉为“社会主义之花”。原河北省委书记林铁在贺词上写道:“你们经历了种种困难,战胜了灾荒,为农业增产丰收作了坚韧的努力……你们是河北省农民的榜样”。
“农业合伙组实行统一使用劳力、农业收入统一分红的新方法,不但使农民们有饭吃,还输送了大量公粮。”曾任饶阳县委宣传部报道组组长的81岁的肖献法老人说。
“彻底叫这块地变变样”
人潮涌动的人群,围绕着一台拖拉机,铁犁翻起着笔直、匀称的土波浪,大家拥簇着、欢呼着观看着机耕作业……在耿长锁纪念馆中,墙上陈列的这张照片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肖献法介绍,1953年,在庆祝五公村“组织起来”十周年的时候,河北省第一农业机械拖拉机站在五公村成立,随后进行了机耕表演。尽管只有三台拖拉机和机耕耙,可是轰动了十里八乡。
拖拉机现场耕地表演时,人们屏住呼吸,睁大了眼睛盯着平生第一次见到的土波浪,几位老农走过去,张开拇指和食指,用手刨起,量着耕土的深度,讨论着以后用这“铁牲口”耕地,可以省下不少劳力。
“咱们农民的根本出路还在于机械化,现在用拖拉机耕地只是个开始,以后还要用播种机、收割机,用机器代替人力、代替畜力。”在现场,耿长锁对乡亲们说,这是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必由之路。
拖拉机开始耕地后,村里新打了不少砖井。
“‘春旱夏涝流沙跑,种一葫芦收一瓢。’五公村起初田里井少,水利条件很差,1943年大旱,许多农民颗粒无收,就是因为没有水。”肖献法说,耿长锁从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水是农业的命脉。
耿长锁一方面组织有经验的老农踏遍四洼找水脉,一方面派出6名青年外出学习打井技术,并在全社开展冬季打井。他们支起井架,寒风冷霜,打井不停,基本打一眼井就要磨坏一双鞋,扔掉的旧鞋都是鞋底子磨透了气。
“砖井水量小,干旱年头水车、辘轳绞不出水来;洋井打得深、水量足,将来机器抽水没问题。”耿长锁盘算着,“打眼双管井,不安水车,安上锅驮机、水泵,彻底叫这块地变变样。”
腊月二十三,天寒地冻,偏偏又赶上一场大雪,人们的手全冻了,仍然不泄气。功夫不负有心人,这眼洋井终于打成了。井管下好后,安上四吋水泵,机器呼隆响了一天一夜,水泵里出完泥汤后冒出了清水。
“从1952年到1955年的四个冬天,大社一共打井103眼。同时,配备水车68架,大大提高了抗旱能力。”肖献法赞叹道,这幅“一社百井抗旱”图,在当年的中国农村是绝无仅有的。
打井的同时,耿长锁带领乡亲们在水利灌溉基础上坚持精细平整土地,并在田间大道两旁栽上了杨树,在村南、村东滹沱河故道上造起了防风林,建起了果木园。
眼瞅着打水井、种果树变成了现实,农村电力紧张问题又让耿长锁看到眼里、急在心上。肖献法说,在耿长锁的带领下,1959年,五公发电厂开始筹建。
1963年正式送电那天,耿长锁早早到了小麦地里,蹲在新安的水泵、电机旁边。电工张泉合上闸,电动机呼呼地转动起来,带动离心泵的叶轮,一股清泉喷射而出。
就这样,耿长锁还带领群众建设了农具修配厂、发电厂、汽车运输队、砖瓦厂、畜牧场以及面粉厂等。“我挑头办厂,一来给乡亲们壮壮胆,二来帮助大家开条劳动致富的门路,能落多少钱没有关系,只要开一条致富的路子,就不愁群众富不起来。”耿长锁对大伙说。
始终保持庄稼人的本色
走进五公村,宽敞整洁的街道两旁栽种着错落有致的树木,耳畔时不时传来鸟鸣。
五公村休闲广场的正前方,引人注目的是墙上展示的面带微笑的耿长锁画像,以及“实事求是、心系群众、廉洁奉公、为民造福”的红色大字。
在这里,记者见到了73岁的李中信老人,他曾在五公村党支部与耿长锁共事过。回忆起过往,他满怀感慨:“耿社长带领群众的40年,五公村遭遇了8次严重的旱、涝、虫灾。他始终劳动在第一线,带领群众8次抗灾,8次迎来了第二年的好收成。”
李中信说,劳动的人群中,随时可以看到耿社长的身影。不管是脏活儿累活儿,他都是抢着干,从不计较报酬,不计较个人得失。
69岁的李永利,曾担任过20余年五公村村主任,据他回忆,“耿长锁农业合作社”成立大社以后,社员们情绪高涨,耿长锁与乡亲们一道战荒丘、抗洪涝、打水井、种果树等,创造了许许多多骄人的业绩。
1956年,五公村遭受了历史上特大洪涝灾害,56岁的耿长锁始终站在抗洪斗争第一线,打护村堤,挥锨挖土。“哪里累,哪里难,哪里任务大,他就出现在哪里,渴了喝口凉水,饿了啃口干粮,实在累了,在泥地上坐一坐。”李永利说,在他的带动下,社员们奋战三天三夜,挖成了50多条排水沟,排出了800亩晚玉米和760亩棉花的积水,极大地减少了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
“耿社长讲贡献、讲实干。在与人打交道过程中,从不摆谱,不忘农民本色,全心全意为大家着想,在乡亲们心中有着很高的威望。”李永利说,尽管后来他多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但他始终保持着庄稼人的本色。
耿长锁年纪大了,人们劝他说:“你是劳动模范,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了,往后多出出主意就行了。”可他说:“劳动模范不劳动,那不成了支嘴模范,共产党的干部,哪有不参加劳动的道理。”就这样,他始终坚持出门走路,而且专走庄稼地,走得深入,看得仔细,走到哪里,想干活,就扑下身子和大家一起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年近80的耿长锁,亲自带着村干部,四处走访学习,坚决贯彻执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继续办集体副业,使五公村更加焕发出勃勃生机。
1985年,85岁高龄的耿长锁因病住院,村里干部代表乡亲看望老社长,他不等人们开口便抢先问道:“村里新栽的60亩葡萄可千万要管好。收秋种麦没什么困难吧?”
耿长锁出院的第二天,他听到窗外不时传来拖拉机的马达声,在家怎么也待不下去了,“乡亲们正在种麦子,我得去看看。”儿女们搀着耿长锁,慢慢来到村东地头。
乡亲们看见后,围了过来,亲切地询问他病情,他顾不上回答,却问大家:今年秋收庄稼收成如何?麦子种完了没有?这位老模范看到熟悉的田野和林木,闻着散发着潮气的泥土芬芳,一步也不愿离开。
这一年,耿长锁因病去世。
光阴荏苒,如今,耿长锁已去世34年,五公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村党支部书记张红兵说:“耿社长一生为党,一生为民,廉洁奉公,甘于奉献,他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记者感言
生于农村,奉献给大地
“当不当代表都一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一辈子也跑不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耿长锁用一生的实际行动铸就了“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廉洁奉公、造福为民”的耿长锁精神,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耿长锁很平凡。他年少时家境贫寒,糠糠秕秕混饱肚子;年长时肩不离锄,手不离锨,辛勤耕作。
耿长锁又不平凡。他艰苦奋斗,造福为民。在他的带领下,五公村群众防风固沙,兴修水利,深翻改土,植树造林,把五沟十岗风沙盐碱的不毛之地,建成了3650亩高产稳产田,五公村粮食产量逐年增长,人民群众日益走向富裕之路。
他常说,“艰苦奋斗是咱们的传家宝,过去斗沙窝,战旱魔要艰苦奋斗,现在日子富裕了,还要艰苦奋斗”“一粒米,一分钱,都是群众一个汗珠摔八瓣儿挣来的,当干部的要花要用,不掂量掂量行吗?”……
他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上世纪五十年代,各地大放粮食高产“卫星”,他却表示,“咱们要把劲头用在生产上,一犁一锄种咱的庄稼,脚踏实地,不跟风,不去追那些冒虚泡泡的荣誉。”
有人“建议”他重新修订生产指标让粮食亩产达到万斤,他坦然地说:“俺是党员、干部,说话办事有标准,那就是实事求是,说瞎话,俺不会,也不学。”
当外甥从东北回来看望他,提出坐他的车去看望姨母时,他态度坚决地说:“咱串亲是私事,私事私办,不能用公家的车。”
生于农村,奉献给大地。他的一生脚不离土地,心不离群众,手不离劳动。他一心一意带领群众创集体大业,图共同富裕。他始终坦荡无私,位高不自傲,权重不滥用。
有耕耘,亦有收获。
在五公村,曾与耿长锁共事过的老党员们谈起他的精神,赞不绝口。村民们说起他的事迹,感念至今。
如今,斯人已去,但精神永存。
耿长锁用他一生阐释的“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廉洁奉公、造福为民”的精神,将作为榜样的力量,在这片土地上薪火相传,并时刻激励着后来者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顽强拼搏、奋勇前行。
文/见习记者 曹素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