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一些古装剧或是古代的民俗小说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俗语。说话的时候加上这些俗语就显得特别义正言辞,明明没道理的话也会有底气地说出来。就比如劝降敌军大将的时候,我们就会说良禽择木而栖。可是你仔细去挖掘一下中国的俗语就会发现很多俗语都有与之完全相反的另一句话。
像刚刚的“良禽择木而栖”,与之对应的有“忠臣不事二主”。
在劝人回头的时候,有“浪子回头金不换”,也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是随便一找就能找到“好马不吃回头草”的言语。
要是上面的例子不够贴切,在古人先贤的著作里,就有“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和“亡羊补牢·为时晚矣”的两句名言。更不要说那句男子汉大丈夫了,因为到底是“能屈能伸”还是“宁折不屈”都是说不好的。
怎么来看这些俗语其实也涉及到了中国传统文化里对于各种事物的认定。首先我们必须要确定两个事情,才能很好地看待古代这些“矛盾”的俗语,其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不是固定的,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其二是我们绝对不能以今天的价值观去衡量古代的东西。
在上面两个大前提以后,来看这些俗语。我们并不能确定他们的出现时间,但不少俗语所出现的作品时间是不同的。这也是价值观产生变化的产物。而有些俗语则是生搬硬套了,就像是亡羊补牢,这是个成语出自《战国策》,原来的意思就是为时未晚,而另外半句则是在不同的情境下所衍生而出来的。
那句“男子汉大丈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而能屈能伸的引申义是来自于《荀子·不苟》这就是第二种矛盾的情况,作者需要进行自我态度的表露而刻意曲解的。
第三种情况其实是最常见的,就是生搬硬套。就像刚刚说的那两句“浪子回头金不换”和“好马不吃回头草”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前者有犯错了回归正途的隐含意义在里面,而后者本身就是个中性词,好人不愿意犯错也是好马不吃回头草。可好人不愿意犯错是无法使用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出现第三种情况是因为古人和现代人价值观产生的偏移,而出现的理解偏差。
当然还有很多俗语的两面矛盾就可以用一句俗语来概括了,那就是此一时,彼一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是有很多文字游戏的,就像是孔子撰写春秋时所使用的春秋笔法。中国古代文人表达自己所想的哲学思想时非常擅长利用文字游戏来表达。这种用法在《庄子》一书中特别常见。
所以,古代俗语的矛盾性就是这样慢慢累积了几千年而遗留下来的。对于现代人来说完全没必要刻意去找是否矛盾,我们就是拿来主义,拿着就用就是了。每一句俗语都有他自己的道理,而放入语境才会是表达者想要表达的真正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