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矛盾,有纠纷,去中心试试看。”这是陆河县河口镇很多群众对河口镇社会矛盾调处化解中心的评价。作为汕尾市首个镇级社会矛盾调处化解中心,它是河口镇多元调解体系中的“金字招牌”和中坚力量,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赞誉。自2020年12月成立至今,该中心共受理矛盾纠纷198宗,办结195宗,调解成功率达98%。

高效调解的秘诀是什么?日前,河口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矛调中心开展工作以来,利用诉调、警调、检调、专调、访调“五调联动”工作体系,结合网格党支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功调解众多案例。

镇乡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流程图(陆河河口发挥五调联动)(1)

河口法庭法官(中)了解案情。

启动“五调联动”调解机制,高效调解工伤赔偿纠纷案

河口镇某村发生因工受伤案件,受害人郑某合要求赔偿医疗费未果后,来到矛调中心求助,中心受理本案后,迅速进行研判分析,安排人员调查跟进。

据了解,案件中屋主张某需要建造房屋,将工程承包给蒲某龙,蒲某龙将工程分包给张某林,张某林介绍工人郑某合到该工地施工,郑某合在作业过程中不慎锯断了左手的食指及中指,被及时送往汕尾市骨科医院救治,总共花费医疗费用29000元。出院后郑某合向蒲某龙、张某林要求赔偿医疗费无果,便向矛调中心反映,中心了解情况后,联系蒲某龙和张某林到矛调中心,与郑某合一方调解,调解过程中双方关于事故责任划分问题争执不下,调解一度陷入僵局。

面临工伤责任划分的法律问题,矛调中心及时启动“五调联动”调解机制,邀请河口人民法庭法官共同探讨案情,寻找法律中对于工伤责任划分的依据,之后采用“背靠背”方式分别单独对当事人讲解工伤责任划分相关的细则和规定。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矛调中心 法庭”两部门合力,耐心细致地做双方思想工作后,最终双方达成共识,并签订了协议,调解圆满成功。

镇乡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流程图(陆河河口发挥五调联动)(2)

调解员向矛盾双方讲解法律条例。

积极探索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实现四个转变

河口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积极探索基层化解矛盾纠纷有效机制,通过成立矛调中心,建立网格党支部,成功实现四个转变。

首先是从碎片治理向集成治理转变。现在,河口镇由多个中心向“一个中心”集中,实行矛盾纠纷化解“一站式”管理、“一窗式”办理、“一条龙”处理、“一键式”服务,老百姓化解矛盾纠纷再也不用走“冤枉路”、进“多个门”了。

其次是从被动治理向主动治理转变。河口镇有力推动社会治理从事后治理转向事前治理,通过建立网格党支部,网格员党员双联共进,推动服务下沉,及时了解民情,发现矛盾隐患,做到从“灭火”向“防火”转变,形成矛盾纠纷“不升级、不激化、不上行”的良好态势。

再次是从突击治理向长效治理转变。河口镇把工作重心放在构建常态化治理机制上,建立健全完善事前事中事后治理体系,能够对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发现得早、处置得及时,进一步夯实了社会持续稳定的基础。

最后是从单向治理向多元治理转变。河口镇建设矛调中心,有效地改变了以前单纯注重政府监管、片面地把治理等同于管理的现象。河口镇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注重驻村干部、网格员等力量,推进“线上线下”融合治理;注重发挥联合调处机制,发挥多部门力量;注重体系完善,发挥“五治融合”“组合拳”,更加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接下来,河口镇矛调中心将充分发挥调解员模范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探索调解新模式,切实为民办实事,为开创河口镇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调解力量”。

【记者】郭杨阳

【通讯员】朱思洁 朱仕航

【作者】 郭杨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