匾额中的“匾”字古也作“扁”字,《说文解字》对“扁”作了如下解释:“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而“额”字,《说文解字》作“额”字。即是悬于门屏上的牌匾。也就是说,用以表达经义、感情之类的属于匾,而表达建筑物名称和性质之类的则属于额。
所谓的匾额,就是题字以后悬挂在殿宇、厅堂、轩斋或亭榭上的横额,是古建筑的必然组成部分,相当于古建筑的眼睛。在中国,有名的匾额一定要数故宫乾清宫里写着“正大光明”的那块匾额了。在很多的影视作品,都对藏在这块匾后的立储匣作了描述,使得这块匾额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
当你步入紫禁城内廷的第一座大宫殿——乾清宫时,一座巍峨壮丽、金碧辉煌的建筑物立即展现在眼前。这个无比瑰丽的宫殿,近年刚经过一番修缮,气宇轩昂,光彩夺目。人们只要举目瞻望,就会看到殿堂正中高悬着一块巨大的匾额。这是一块墨拓纸匾,上面书有四个白色的大字——“正大光明”。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这块匾额的白色已变为黄色了。对于这块匾额,相信大家对此有很多疑问,比如说,“正大光明”四字来源于哪里?清朝的顺治帝为什么要在乾清宫里书写这块匾?在清朝,有多少位皇帝,是通过秘密立储的方式登上皇位的?在这块匾后面,到底放置过多少次立储匣?
别急,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些问题。
这个问题,要从乾清宫的历史说起。
乾清宫是内廷正殿,即:民间所谓“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中的第一座宫殿。乾清宫面阔9间,进深5间,高20米,重檐庑殿顶。殿的正中有宝座,两头有暖阁。
乾清宫这个名字,自从明永乐十八年建成之后,它就没有改过,一直沿用到康熙帝去世。其时间跨度三百年,经历了明、清十六位皇帝。到雍正帝登上皇位以后,便搬到养心殿中居住和打理政务。至此,乾清宫才没有被作为皇帝的御用宫殿使用,但是,其作为皇帝正宫的地位却依然没有改变。
到紫禁城参观的游客,一般都会到乾清宫走一走,再看看顺治帝亲手写下的“正大光明”匾额和康熙书写的对联。然而,其实在明朝刚建立乾清宫的时候,并没有“正大光明”这块匾额。这块匾是由清朝的顺治帝书写的。这块匾额之所以会受到人们的关注,主要是因为雍正帝把立储匣放在其后。
当然,这也是顺治帝在写匾额时,所没有想到的。
顺治帝在文化上有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他的父亲从东北森林文化中生长,母亲受蒙古草原文化的渲染,而他自己则接受儒家经典的熏陶。所以,他用汉字来写“正大光明”,这不仅体现了中原地区的农耕文明,也是森林文化、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融合。
那么,“正大光明”这四个字来源于哪里呢?
其实,这四个字既不是从“十三经”来的,也不是从先秦时期的典籍中摘抄过来的,而是从《周易·大壮·彖辞》中分别摘抄了“正大”与“光明”二词后,拼凑得来的。“正大光明”的意思,就是说:“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是当官从政还是读书从商,都要正大光明。”
同时,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共同理念和希望。当然,在封建社会中,君主是不可能做到表里都“正大光明”的。但是,如果用这四个字来作为哲学与政治、道德与践行的准则,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非常可取的方式。
其次,我们来说说明、清两朝皇帝的继位有什么不同之处。
明清时期,皇位传承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在明朝的十四位北京皇帝里,自永乐帝后,遵循“父死子继”原则,继承大统的有十位皇帝,遵循“兄终弟及”的有三位皇帝。
当年,正统帝被俘虏以后,皇位就由他的弟弟朱祁钰来继承了。因为,正德帝没有子嗣,所以,皇位就传到了他的堂弟朱厚熜手里。天启帝也没有子嗣,所以,由他的弟弟崇祯皇帝继承大统。在明朝的十六位皇帝里,通过发动政变坐上皇位的有两位,分别是朱棣和朱祁镇两位皇帝。
然而,在清朝的十二位皇帝中,没有一个人是通过这种方法夺权的。
有人可能对此感到困惑:难道慈禧联合恭亲王发动的那场政变不算吗?其实,这还真不是,因为,这场政变的目的是要掌控皇权,并不是要抢夺皇权。
可以说,在清朝时期的皇位传承,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贵族公推制。
在清朝刚刚建立的时候,由王公贵族们商议决定,选出大汗或者皇位的人选。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和世祖福临,都是通过这种方式登上皇位的。当时,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是女真部落中的上层精英,他们都是经过八大贝勒大臣反复思量、彼此协商和认真讨论得出的结果。
在这种方式之下,选出的领导人都是很有才干的,最后,他们也都成了历史上优秀帝王中的一员。
第二个阶段:皇帝遗命制。
从顺治帝开始,皇帝就开始把皇位继承的“贵族公推制”改为了“遗命制”。在顺治帝病重之时,他指定由自己年仅八岁的儿子玄烨来继承大统。这种方式,虽然避免了皇室内部对于皇位的争抢和残杀,也保证了皇位的平稳过渡加强了皇权,但是,却少了贵族之间的民主。
之后,康熙帝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他在立太子的时候,就请大学士和尚书等大臣各抒己见,说出自己心仪的继承人名字。因此,这种皇帝遗命制,只实行到了顺治和康熙两任皇帝,就宣告结束了。
第三个阶段:秘密立储制度。
雍正帝继承皇位以后,认真吸取了康熙两次废立太子胤礽的惨痛教训,所以,他开创了一种新的皇位继承制度——秘密立储制。这种制度,是由皇帝来写下两份写着皇位继承人名字的诏书,然后,一份密封起来,由皇帝本人保管,另一份则当着群臣的面,放置在“正大光明”的匾额之后。最终,等到皇帝驾崩以后,再拿出这两份诏书,验证继承人身份。
这种立储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三避免”:
避免皇子之间明确的斗争,使他们难以形成以某个皇子为中心的政治集团;
避免大臣们知道谁是太子以后,营党结私,割分流派;
避免皇室内部的纷争和手足相残。
但是,这种制度也有其不可避免的致命缺陷,那就是:继承人选择的全程,都由皇帝一人来操纵的。
在明朝的时候,明神宗皇帝曾想独断把郑贵妃的儿子立为储君,但是,却引来了朝野上一片反对声,甚至,还闹出了“梃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等一系列宫廷闹剧,使得神宗这才作罢。而清朝时期的秘密立储,则杜绝了这种情况的出现,但是,帝王却容易被表面假象迷惑,从而贻害国家和民族。
比如说,当年道光帝秘密立咸丰帝为太子,就造成了国家大乱。
第四个阶段:懿旨定储制。
从实质上来说,这种方式其实就是慈禧太后一人的懿旨,决定皇位的继承人。当年,慈禧太后改变祖宗流传下来的制度,从爱新觉罗氏和叶赫那拉氏两个家族的血脉中,选出储君。而载湉和溥仪,就是这样登上皇位的。在这种方式之下,新君的人选既不用通过满洲贵族会议决定,也不用通过遗诏的形式决定,更不用通过秘密立储的方式决定,而是由慈禧太后一人说了算。
再者,我们来说说清朝时期,有多少个皇帝是通过秘密立储的方式选出来的;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人说是乾隆、嘉庆、道光和咸丰这四任皇帝。但其实,只有乾隆和道光这两任皇帝而已,因为,嘉庆帝是乾隆帝内禅出来的结果。
最后,我们来讲讲清朝到底放置了几次立储匣在“正大光明”的匾额之后。
在乾隆帝继承皇位的时候,立储匣曾用过一次。嘉庆帝的继位,是乾隆帝当着众位大臣的面授予的。嘉庆帝死后,大臣们在“正大光明”的匾额后,没有找到立储匣。后来,在其随身太监的腰间小盒子里,才找到。咸丰帝的继位,是由道光帝临终前当着大臣们的面,宣读遗诏而立的。
到了同治帝时期,因为子嗣单薄,所以,没有立储。而光绪帝和宣统帝时期,则改变了原本的继承方式,由慈禧太后决定新君。因此,这种秘密建储制度也就逐渐失去了它的历史意义而自行废止、不复存在了。所以,真正算起来,立储匣只用过一次而已,所以,并不像一些影视作品所描述的那样。
今天,人们游览故宫博物院,伫足乾清宫前,凭吊这件历史文物,重温这段秘密建储制度的历史掌故,对于了解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下皇权内部斗争,是不无益处的。
参考资料:
【《清圣祖实录》、《清世宗实录》、《秘密立储制度》、《周易·大壮·彖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