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将星璀璨、名将辈出,如白起、韩信、卫青、霍去病、李世民、李靖、岳飞、徐达、常遇春等,都是世不二出的人物。然而清朝近300年间却没有什么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将。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里,大臣张廷玉和雍正皇帝点评清朝名将时,不无感慨地说:“本朝名将战法不一,巴海善于周旋,有耐力能持久;赵良栋善穿插,能奔袭;图海善对垒能攻坚;飞扬古善战阵,能苦战;周培公机变多智远虑深谋,可谓是全才。可惜风流云散,都已下世。”

然而这些所谓名将,基本上没多少人听说过。

在清朝初期,倒有一名勉强称得上名将的人,为清朝立下了累累战功,可是最终因为一件琐事,被雍正皇帝扳倒,一撸到底,落得个身败名裂下场。张廷玉在雍正皇帝面前不敢提起他的名字,只好拿一些不知名的人物拉滥竽充数。

他叫年羹尧。

雍正最大的惩罚(他让清朝200万边疆稳如罄石)(1)

年羹尧生于1679年,原籍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怀远县),后来入籍汉军镶黄旗。他本是一名读书人,天资聪明,1700年,年仅21岁的他就高中进士,改庶吉士,授职翰林院检讨。

明清两朝,进士出身的官员前途一片光明。内阁大臣、六部尚书都是为他们准备的。年羹尧在朝中深得康熙皇帝赏识,30岁不到就被外放到四川,担任四川巡抚,成为了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

此后不久,年羹尧又升任四川总督。

雍正最大的惩罚(他让清朝200万边疆稳如罄石)(2)

在任职四川总督期间,西藏发生了叛乱。

年羹尧奉命征伐,被授予定西将军大印。作为一名读书人,年羹尧此前几乎没有什么军事作战经验,但这有什么关系呢?他只需要坐镇中军,运筹帷幄就行了。在年羹尧的策划下,副将岳钟琪率领一支精兵千里突袭,直捣叛军老巢,歼灭了叛军主力。

两年不到,年羹尧就平息了西藏叛乱,胜利班师。年羹尧因功升任川陕总督(后来的陕甘总督)。

康熙皇帝死后,雍正皇帝即位。雍正皇帝依然很宠幸年羹尧,把他视为自己的左臂右膀。他即位之初就发布上谕,称:“若有调遣军兵、动用粮饷之处,著边防办饷大臣及川陕、云南督抚提镇等,俱照年羹尧办理。”

这就是说,年羹尧总揽西陲边疆的军、政、民大权,地位在其余督抚之上。

1723年10月,青海发生叛乱,年羹尧接任抚远大将军,总督各军,征讨叛军。年羹尧没有辜负雍正皇帝的信任,到第二年春天,就指令各部“分道深入,捣其巢穴”,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平息了叛乱。

经此两战,“年大将军”威名远播,西藏、青海约200万平方公里的边疆稳如罄石,再无叛乱。

雍正最大的惩罚(他让清朝200万边疆稳如罄石)(3)

对于年羹尧立下的功劳,雍正皇帝喜出望外,给予了优厚的赏赐。他将年羹尧晋升为一等公,年羹尧的父亲和儿子,也一律予以封爵。

那段日子,是年羹尧和雍正皇帝的“甜蜜期”。雍正皇帝不但允许年羹尧在西部事务上大权独揽,还让他参与讨论朝政大事。官员的任免权,是皇帝权力的象征,一般不会允许他人染指。可雍正皇帝竟然在任免西部重要官员时,听取年羹尧的意见和建议。

青海叛乱平定后,年羹尧奏报朝廷。雍正皇帝批复:“尔之真情朕实鉴之,朕亦甚想你,亦有些朝事和你商量。”将年羹尧快马加鞭召回京城,与总理事务大臣马齐、隆科多共同处理军国大事,俨然一名总理事务大臣。

雍正皇帝还要求子子孙孙和天下臣民都牢记年羹尧的功劳,称:“不但朕心倚眷嘉奖,朕世世子孙及天下臣民当共倾心感悦。若稍有负心,便非朕之子孙也;稍有异心,便非我朝臣民也。”

大意是:如果你们辜负了年羹尧,就不是我的子孙,不是我的臣民。

雍正皇帝对年羹尧的关怀,堪称无微不至。有一次,当他听说年羹尧喜欢吃荔枝,特意吩咐人快马加鞭,将荔枝在6天之内从北京送到西安。

当然,雍正皇帝做梦都想不到,没过多久,他就“磨刀霍霍”向着年羹尧了。

雍正最大的惩罚(他让清朝200万边疆稳如罄石)(4)

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有这样一句话:“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这是说,一个大臣,立下太大功劳时,反而会受到帝王的猜忌,面临不期而遇的危险。

年羹尧就是如此。

年羹尧长期主政西陲边疆,又深得雍正皇帝宠幸,自然免不了持宠而娇,擅作威福。在西陲边疆,年羹尧一家独大,任你是王公贵族,还是督抚将军,见了年羹尧都得行跪拜之礼。

1724年,年羹尧进京觐见雍正皇帝。沿途他所到之处,各地官吏无不夹道欢迎。陕西巡抚范时捷、直隶总督李维钧甚至还得跪拜在道路上迎来送往。到了京城,王公贵族和朝廷高官来到郊外迎接他,王公以下全部行跪拜之礼,王公则下马问候,年羹尧竟然好似没有见到,骑着马匆匆而过,把一帮迎接的人员气得吹胡子瞪眼。

更有甚者,年羹尧觐见雍正皇帝时,也表现得骄横无礼,这让雍正皇帝感到很不舒服。或许从那时候开始,雍正皇帝就有心搞年羹尧了。

雍正最大的惩罚(他让清朝200万边疆稳如罄石)(5)

谁能想到,导致年羹尧下台的,并不是什么重大事件,而是一件看起来极不显眼的事情。

1725年3月15日,天空中出现了“日月合壁、五星联珠”的现象,即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连接成一条线。这是一种自然的天文现象,但由于这种现象不常发生,所以古人称之为“祥瑞”。

国家出了祥瑞,臣民是要上表称贺的。年羹尧也不例外。他上表对雍正皇帝进行称颂,可是不知道怎么搞的,把“朝乾夕惕”误写为“夕惕朝乾”。“朝乾夕惕”一词出自“易经”,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丝毫疏忽懈怠。写成“夕惕朝乾”也没多大毛病。可雍正皇帝不干了,他好容易抓到这么一个把柄,一定要大做文章。

雍正皇帝说,年羹尧本来并非粗心大意的是,这是他故意所为,“自恃己功,显露不敬之意”。对皇帝大不敬,在古代可是大罪!接下来,雍正皇帝对年羹尧辖区的官员进行了更换,清除了他的党羽,随后将年羹尧免除职务,调任杭州将军。

朝廷大臣见此,便清楚年羹尧已经凉了,纷纷站出来揭发他的“罪行”。这正和雍正皇帝心意。雍正皇帝索性将年羹尧一撸到底,于当年9月将他押解进京会审。12月,会审的结果出来了,年羹尧被控告92款大罪,其中应当判处死刑的就有30多条。

雍正皇帝假惺惺地表示,为了不背负“诛杀功臣”之名,赐年羹尧狱中自尽。年羹尧的家人,有的被处死,有的被流放边疆。

叱咤一时的“年大将军”最终落得一个身败名裂、家破人亡的结局,令人唏嘘不已。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实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