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中有着很多的知识点,想要达到全部记忆,就必须掌握到记忆方法。掌握记忆方法才能轻轻松松就记下考试中的重点难点!

心理学

一、按记忆时间长短分类及特点

1.瞬时记忆:0.25-1s;容量较大;记忆储存的信息是未经过任何出来加工的,容易衰退。

2.短时记忆:5s-2min;容量5-9个组块;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之间的过渡环节。

3.长时记忆:终身;容量无限。

二、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材料)

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材料)

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材料)

4.识记的方法。(方法)

5.时间因素。(时间方法)

6.情绪和动机。(人)

7.识记者的态度。(识记者——人)

8.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材料)

(1)近因效应: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

(2)首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

中学教师科目二简答题(中小学教师笔试科目二知识点速记)(1)

三、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

4.运用组块化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注重复习方法,合理组织复习,防止知识遗忘

(1)及时复习,经常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做到分散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5)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7)掌握复习的量,坚持适度超额。

四、学生学习的特点

1.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的

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进行的。

3.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4.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班集体中进行的

5.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中学教师科目二简答题(中小学教师笔试科目二知识点速记)(2)

五、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六、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1.关注学生的认知结构

(1)学生原有认知经验的丰富性

(2)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与组织性

(3)原有知识经验的可利用性

2.教育内容与教学过程的选择与安排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3.教授学习方法

中学教师科目二简答题(中小学教师笔试科目二知识点速记)(3)

七、对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的指导

1.加强教育,理解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变化

2.更新观念,认识异性交往的意义

3.指导行为,让学生能够正确处理性冲动、 恰当地与异性交往

八、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

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

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九、中学生良好情绪的标准

1.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正确反映一定的环境的影响。

2.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

3.有良好情绪的学生应该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

4.良好的情绪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十、中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方法

1.敏锐地觉察情绪

2.平和接纳情绪状态

3.正确调整情绪

4.有效表达情绪

5.保持和创造快乐的情绪

十一、意志品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行为的目的性,减少其行动的盲目性。

2.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

3.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困难情境,使学生在困难情境中,锻炼各种意志品质。

4.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生活着手培养意志品质。

十二、中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

1.激发中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自我)

2.进行人格素质的整合教育。(教育)

3.实施以提高文化素质为基本内容的综合素质教育。(教育)

4.强化情感陶冶与行为训练。(环境)

5.优化育人环境,协调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形成人格培养的合力。(环境)

6.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教育)

7.建立健全良好人格培养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制度)

十三、心理辅导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开展小组辅导。

教育学

一、古代教育考点梳理

考点1:中国学校产生的时期—夏商时期

考点2:中国奴隶社会的主要教育内容—六艺

考点3: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教育内容—四书五经

考点4:西方奴隶社会两个主要国家的教育特点:

雅典与斯巴达的教育特点——崇文尚武

考点5:西方中世纪两大类学校—教会学校、骑士学校;其中,教会学校是中世纪欧洲最主要的教育机构。

二、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终身化: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全民化:面向所有人

民主化:一方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另一方面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多元化:培养目标、办学形式、教学内容等

现代化: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

口诀:全民多现身

三、课程的类型

1.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分科课程(学科课程)、综合课程

2.学科固有属性:学科课程、活动课程

3.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4.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5.呈现方式:显性课程(公开课程)、隐性课程

四、课程内容

(一)课程目标的内涵

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二)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又叫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是教育行政部门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三)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四)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的组织结构

直线式教科书结构:不重复

螺旋式教科书结构:重复出现,逐级深化

五、课程评价

1. 目标评价模式 —泰勒(“课程评价之父”)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斯克里文

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口诀:背书过程

4.CSE评价模式

六、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1.学生学习以间接经验为主

2.学习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3.坚持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存在转化的内在机制

(三)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2.思想品德的提高为知识学习提供基础

3.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

(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地位

2.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师生交往关系

七、教学组织形式

(一)个别教学:最早使用。

(二)班级授课制:

1.优点:

严格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

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2.缺点:

难以因材施教

难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缺乏灵活性

(三)复式教学——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

(四)现场教学——班级授课制的辅助形式

(五)分组教学

1.优点:比班级授课制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2.缺点:

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学生、家长、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要求相矛盾;

分组后造成的副作用很大。

(六)个别指导

(七)1.设计教学法克伯屈创立

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内容,自己设计,独立作业。

2.道尔顿制:帕克赫斯特,道尔顿中学

教师制定参考书籍、布置作业,学生自学,独立作业,定期汇报。

(八)特朗普制:大班上课、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

八、教学评价的分类

(一)根据实施功能不同:

1.诊断性评价:教学前

2.形成性评价:教学中

3.总结性评价:教学后

(二)根据运用标准的不同

1.相对性评价:常模参照性评价

2.绝对性评价:目标参照性评价

3.个体内差异评价:自己对自己的评价

(三)根据评价的主体不同

1.外部评价:别人评价你的

2.内部评价:自己评价自己

各种记忆学习方法可以私信留言,领取免费的整套学习视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