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跨学科教学在国际教育领域日益受到关注,如何开展跨学科教学成为老师们热烈讨论的议题。上周,IB大咖郭晓晖博士再次做客Eurus线上分享会,就跨学科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和老师们进行了分享和讨论。

什么是跨学科教学?

很多老师对“跨学科教学”这个名词非常熟悉,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它却很难真正被落地执行。

阻碍老师们的理由之一,是对跨学科教学具体概念的不明晰。有些老师认为,跨学科教学就是单纯地把不同学科的知识在同一个课堂上展示并应用。这其实混淆了“跨学科教学”和“学科融合”的定义,甚至误解了其内涵。

在具体解释前,我们先明确一个结论:学科融合不等于跨学科教学。

跨学科教学活动设计学习心得(老师应如何进行跨学科教学的设计与实施)(1)

学科融合: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教学方法,将其作为一种工具来实现对主导学科的学习。

跨学科教学:学生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或学科组的知识体和认识方法产生理解,并对它们加以整合,从而创造出新的理解——并不是观点和知识的单纯累积,而是理解

跨学科教学的目的

在对跨学科教学的概念有了一定了解之后,老师们不禁会问一个问题:跨学科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呢?

在有效的跨学科学习中,对各学科的观点或各学科领域的整合是目的明确的。整合各学科的观点本身并不是目的,而只是加深学生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并帮助他们增强理解能力的一种手段。

了解了这一点之后,我们自然就能得出一个结论:跨学科教学是不能替代常规的学科教学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跨学科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

跨学科教学活动设计学习心得(老师应如何进行跨学科教学的设计与实施)(2)

跨学科教学的重要性

既然学科教学也能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那为何我们一定需要跨学科教学呢?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引用《A Guide for 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 and Learning》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Much of the power of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lies in how it teaches students to think and make connections.”

跨学科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去思考和关联。这里的“关联”不仅指学科之间的关联,也代表与实际生活的关联。

在学习了所有学科的知识点和能力后,学生可以培养认知偏见、批判性思考、允许多元性、重视道德问题解读这四项主要认知能力;在认知过程中,学生可以理解多元的观点、评估相互冲突的视角、构建起结构性的认知体系;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学生要通过事实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结构性知识等知识体系来完成学习。

跨学科教学活动设计学习心得(老师应如何进行跨学科教学的设计与实施)(3)

总结下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需要从认知的需求出发,通过对能力的培养和对知识体系的教授来达成教学目标;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要先接触知识,继而培养相应的能力,最终实现教师所期望的对认知的理解。

从老师的设计到学生的反馈,形成教学活动完整的认知循环。

跨学科教学的益处

跨学科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对学生、老师甚至学校究竟有什么好处?只有通过跨学科学习才能实现这样的优势吗?

答案显而易见。

IBO《中学项目中的跨学科教学与学习》总结出了跨学科教学对学生和教师的多种益处,可供老师们参考:

跨学科教学活动设计学习心得(老师应如何进行跨学科教学的设计与实施)(4)

跨学科教学设计的参考理论依据

理解了跨学科教学后,在真正实施跨学科教学时我们必须站在更高的角度来进行设计:

站在教育的角度看教学,教学才是生动的、有意义的;如果只是站在教学的角度看教学,教学很有可能是片面的、与现实生活脱钩。

那么,该如何站在顶层的角度来设计整个教学活动呢?

老师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切入:

跨学科教学活动设计学习心得(老师应如何进行跨学科教学的设计与实施)(5)

Teachers教师:持续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对教育的理解力。

一个不善于学习的老师,如何能培养出一个善于学习的学生?在学科教学中,很多老师都精通自己的专业,跨学科之间的教育或许可以成为老师们进步成长的突破口。

Students学生: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要围绕学生来展开。

教学的设计不应以教材或是教师为中心,而应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我们的学生在未来五年、十年一定会面临比我们所面临的更严峻的挑战,很难利用单一的学科知识来解决问题。学生现在培养的能力,解决的应是未来的问题。教育必须具有前瞻性。

跨学科教学活动设计学习心得(老师应如何进行跨学科教学的设计与实施)(6)

Content材料:在教学活动中尽可能运用丰富的材料/资源来建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我们常说教学应该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实际生活的材料往往不是单一的,老师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挖掘出跨学科的材料,来实现教学过程。

Task任务:确保学生所理解的任务和教师向学生提出的任务是一致的。

老师们常会发现,自己提出的任务和学生提交的结果会存在一定误差。从这样的现象中可以看出,学生的理解力可能存在一定问题,教师应在此方面下功夫。

跨学科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要点

在每次实施跨学科教学前,老师们可以先思考以下五个问题:

1. 为什么要进行跨学科单元的教学?

2. 每一个参与的学科将如何对跨学科教学做出贡献?

3. 学生需要完成什么样的作品或成果来作为最后的产出?

4. 如何培养学生思考和理解的能力?

5. 如何让跨学科教学显得有序且环环相扣?

当这几个问题有了答案,教师便可以正式实施跨学科单元教学了。

教师可以从多个切入点形成想法,并为跨学科教学单元制定计划。其中最有力的出发点可以是地方的、以社区为焦点的、全球性的或人际的问题、议题或挑战,需要应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去加以解决。发展跨学科教学单元的其他灵感包括那些能够促使多学科整合的中学项目重大概念全球背景教学内容

跨学科教学活动设计学习心得(老师应如何进行跨学科教学的设计与实施)(7)

重大概念:IB是以概念为驱动,通过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对概念进行理解。概念分为重大概念和相关概念两部分:重大概念是指凌驾于八大学科所有知识体系之上的概念,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学生理解概念的角度会有所不同;相关概念往往植根于某一个学科内,具有典型学科属性。我们往往借助学生在学科内对相关概念的理解,来强化对重大概念的理解。

跨学科教学活动设计学习心得(老师应如何进行跨学科教学的设计与实施)(8)

全球背景:给学生的学习设定情境。对知识的理解在不同的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答案。例如,我们现在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它被创作出来时的理解一定是不同的。

跨学科教学活动设计学习心得(老师应如何进行跨学科教学的设计与实施)(9)

重大概念、全球背景或教学内容都可以作为切入点,来设计跨学科教学。

当教师已经找到一个切入点后,还应考虑一些问题来辅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跨学科教学的实施:

· 我们需要教授的学术内容标准和相关概念有哪些?

· 这些内容、知识和经验,是否是学生未来取得成功所必需的?

· 学生更需要接触哪些行业?

· 什么样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会与学生实际生活更紧密相连?

老师们必须明确一点:不要为了跨学科教学而教学。所以这些问题的答案能够帮助老师更好地实现跨学科教学的效果。

跨学科教学-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跨学科教学过程中,差异化教学更容易隐藏起来——也许一名学生在某个学科学习中非常优秀,但这种优秀并不一定凌驾于所有学科之上,当老师先入为主地带着“优秀”的标签去看待学生时,往往会忽视其在跨学科学习中的弱项,导致其在理解中出现脱节。

跨学科教学活动设计学习心得(老师应如何进行跨学科教学的设计与实施)(10)

为了更好地在跨学科教学中实现因材施教,老师可以安排多种形成性体验活动,来帮助学生多角度地建构理解。形成性体验活动可以是并列式,也可以是串联式,但要具有层次感和差异性,不断地帮助有偏差的学生强化理解。

据此,我们才可以真正对学生进行跨学科形成性评估:

跨学科教学活动设计学习心得(老师应如何进行跨学科教学的设计与实施)(11)

确定教学材料的基本原则

在选择教学材料时,教师应尽可能遵循以下原则:

· 有助于学生在项目中展示他们在不同领域中的优势· 将与学生实际生活产生密切的联系· 帮助学生更广泛的学习领域建立联系

跨学科教学活动设计学习心得(老师应如何进行跨学科教学的设计与实施)(12)

跨学科教学的反思与评估

跨学科教学的反思非常重要,老师和学生都需要参与其中。

针对学生提出的评估标准包括三个方面:评价、综合和反思。

跨学科教学活动设计学习心得(老师应如何进行跨学科教学的设计与实施)(13)

在布置每一项评估作业之初,教师就要对所要求的结果做出具体澄清说明,这样学生才能够了解对作业的详细要求是什么。向学生澄清说明要求时,教师必须确保不改变所公布的评估标准要求学生达到的水平,也不引进额外的要求。

老师的反思需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且应该与学生进行讨论,这是帮助学生进行理解、示范的重要过程。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思考:

跨学科教学活动设计学习心得(老师应如何进行跨学科教学的设计与实施)(14)

学生在反思过程中一定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跨学科教学之前、之中、之后来分阶段进行:

跨学科教学活动设计学习心得(老师应如何进行跨学科教学的设计与实施)(15)

跨学科教学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老师们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也许会踩很多坑,但在认真地钻研与实践之后,一定可以看到学生在更高层面的进步。

更多国际教育行业资讯、招聘信息,欢迎关注:Eurus欧洛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