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经济结构(Dual Economy Structure)理论是发展经济学的奠基性理论之一,由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William Arthur Lewis,1915—1991,至今唯一一位黑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提出它是指在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并存)我们了解最多的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它是指传统农业部门人口过剩,农业生产中的边际生产率趋于零,过剩的劳动力被称为零值劳动人口正是由于大量的零值劳动人口的存在,才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长期处于低水平,造成城乡差距在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除了上述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之外,另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政府政策造成的,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 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 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

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 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

二元经济结构(Dual Economy Structure)理论是发展经济学的奠基性理论之一,由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William Arthur Lewis,1915—1991,至今唯一一位黑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提出。它是指在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并存)。我们了解最多的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它是指传统农业部门人口过剩,农业生产中的边际生产率趋于零,过剩的劳动力被称为零值劳动人口。正是由于大量的零值劳动人口的存在,才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长期处于低水平,造成城乡差距。在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除了上述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之外,另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政府政策造成的。

瑞典新制度经济学派和发展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纲纳.缪尔达尔(1898-1987,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他提出的扩散效应理论认为,发达地区通过对接支援落后地区人力、技术、资金等资源,以促进其发展。这可以解决发达地区的“大城市病”。而这一举两得的行为,只有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引导下才能产生。因此,他认为,若没有制度发现并改变这种不平衡,只靠社会经济自由发展,那么发达地区继续积累优势,落后地区继续积累劣势,区域间的失衡会愈加明显,这就产生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

不幸的是,新中国建立后即造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被刘易斯说中以后,中国近三十年来的经济发展格局——“地理二元经济结构”,又让缪尔达尔说中了。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之所以高速发展,除了其地理位置更易于获得市场、技术、资金外,便是获得了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原材料与能源资源,但是更重要的是国家给东部地区的政策倾斜。当然,国家的政策倾斜也是符合发展经济学“优先次序”的不平衡增长战略理论的。但是,优先次序不平衡增长战略的适用,应当是在经济发展的初期,而当中国经济已经经过三十多年高增长之后,现在,国家政策应当回归东部支持中西部战略了,以实现缪尔达尔的扩散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