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1、唐詞,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叠题乌江亭鉴赏 詞綜偶評清許昂霄?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叠题乌江亭鉴赏 詞綜偶評清許昂霄

叠题乌江亭鉴赏 詞綜偶評清許昂霄

目次

1、唐詞

2、五代十國詞

3、宋詞

4、金詞

5、元詞

6、補遺一

7、補遺二

補錄

1、南唐詞

2、宋詞

3、金詞

4、元詞

詞綜偶評·唐詞【許昂霄】

1、菩薩蠻【李白】

玩末二句,乃是遠客思歸口氣。或註作閨情,恐誤。又按,李益鷓鴣詞云處處湘雲合,郎從何處歸。此詞末二句,似亦可作此解,故舊人以爲閨思耳。樓上凝愁,階前佇立,皆屬遙想之詞。或以玉階句爲指自己,於義亦通。蓋玉階玉梯等字,昔人往往通用。白石翠樓吟,亦有玉梯凝望久之句。

2、憶秦娥

灞陵傷別。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灞陵、樂遊原,俱在長安,今陜西西安府也。咸陽又名渭城,今仍有咸陽縣。

3、清平樂

一笑皆生百媚,宸遊教在誰邊。怨而不怒。以解嘲爲怨悱,可與客難、賓戲一例看。

4、漁歌子【張誌和】

西塞,涪翁稱其有遠韻,信然。

5、長相思【白居易】

後段,古樂府之遺。

6、菩薩蠻【溫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滅。小山蓋指屏山而方言。

鬢雲欲度香腮雪。猶言鬢絲撩亂也。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承上梳妝言之。

新帖繡羅襦。帖疑當作貼,花庵選本作著。

7、更漏子

玉爐,已上三首,與後毛文錫作,皆言夜顥,略及清晨,想亦緣調所賦耳。

8、酒泉子【司空圖】

黃昏把酒祝東風,且從容。歐公浪淘沙起語本此。然刪去黃昏二字,便覺寡味。

9、浣溪沙【張曙】

黃昏微雨畫簾垂。不言而神傷。

詞綜偶評·五代十國詞【許昂霄】

10、玉樓春【蜀主孟昶】

此必櫽括坡詞而托名蜀主者。苕溪漁隱亦云,當以序爲正。水殿風來暗香滿。唐詩水殿風來珠翠香

附錄,東坡洞仙歌詞。

仆七歲時,見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餘。自言嘗隨其師入蜀主孟昶宮中。一日,大熱,主與花蕊夫人夜起,避暑摩訶池上,作一詞,朱具能記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無知此詞者。獨記其首兩句,暇日尋思,豈洞仙歌耶。乃爲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

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欹枕釵橫鬢亂。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

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

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11、山花子【唐中主】

細雨二句合看,乃愈見其妙。

12、浪淘沙【李後主】

簾外,全首語意慘然。

13、玉樓春

重按霓裳歌遍徹。霓裳曲十二遍而終,見香山詩自註。

臨風誰更飄香屑。飄香屑,疑指落花言之。

14、子夜

情真顥真,與空中語自別。

剗襪步香階。剗,平也。

15、采桑子【和凝】

蝤蠐領上訶梨子。按訶子,樹名,又名訶梨。花白,黃,似橄欖,而有六路。疑當時婦女或懸之以爲飾也。按,休文詠領邊繡有云縈絲飛鳳子,結縷坐花兒。不聲如動吹,無風自裊枝。姚翻又有日照茱萸領之句。則訶梨子或是領上妝飾,亦未可知也。

繡帶雙垂。疑亦言上體之帶,非裙帶也。

叢頭鞋子紅編細。裙窣金絲。前言上服,此言下服,意亦較前更細。

16、菩薩蠻【韋莊】

紅樓,語意自然,無刻畫之痕。

人人,或云,江南好處,如斯而已耶。然此顥此情,生長雍冀者實未曾夢見也。

17、荷葉杯

二闋語淡而悲,不堪多讀。

18、清平樂

野花,前闋說遠,後闋說近。

又,三四與飛卿門外草萋萋二語意正相似。

19、望江怨【牛嶠】

有急弦促柱之妙。

20、生查子【牛希濟】

新月,借物寓意,詩家謂之風人體,又名吳歌格。以下句釋上句,古樂府類然。

21、三字令【歐陽炯】

羅幌卷五句。由外而內。

香爐落五句。由內而外。

花淡薄。春光欲盡,故曰淡薄。

22、清平樂

玉臺新詠,載梁元帝春日詩,用二十三春字,鮑泉奉和用三十新字。文體明辨目爲句用字體。名甚不典,未知其何據也。余謂此體實起於淵明止酒詩,當名之曰止酒詩體。

23、醉公子【顧夐】

後巖柳段,覺少遊小樓連苑橫空,無此神韻也。

24、玉樓春

背帳猶殘紅蠟燭。殘字作餘字解,唐詩類然。

25、臨江仙【鹿虔扆】

後段,曰不知,曰暗傷,無情有恨,各極其妙。

26、臨江仙【毛熙震】

好風頻謝落花聲三句,與顧夐玉樓春後段意同。

27、南歌子【張泌】

此初日芙蓉,非鏤金錯采也。

28、謁金門【成幼文】

解處九字,千錘百煉,卻似以無意得之。

詞綜偶評·宋詞【許昂霄】

29、酒泉子【潘閬】

長憶西湖湖上水。翛然自遠,不愧語帶烟霞之目。

30、點疑唇【寇準】

結句本香奩集。

31、江南春【寇準】

孤邨芳草遠二句。唐人五言佳境。

32、破陣子【晏殊】

疑怪昨宵春夢好三句。如聞香口,如見冶容。

33、望江南【王琪】

二首與詠物類相似。

34、點絳唇【林逋】

言短意長,所以爲佳。若徒稱其終篇不出一草字,此兒童之見也。

金谷年年二句。唐人草詩金谷園應沒。

王孫去三句。淮南王招隱王孫遊兮不歸,芳草生兮萋萋。

35、蘇幕遮【范仲淹】

酒入愁腸二句。鐵石心腸人,亦作此消魂語。

36、好事近【宋祁】

襯沉香帷箔。此襯字疑是襯起之襯,否則只是貼近入內義耳。換頭雖緊接上句來,然旣用沉香帷特,又用珠簾,後人不宜效之。

37、離亭燕【張昇】

畫字、挂字、話字、詩韻收入卦部,詞家往往叶入馬、禡韻中。

38、夜行船【謝絳】

情眞語摯,不似他人一味雕琢。花庵乃曰後段語最奇,何奇之有。

39、采桑子【歐陽修】

輕舟,閒雅處自不可及。

40、踏莎行【歐陽修】

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春山疑當作靑山。否則旣用春水,又用兩春山字,未免稍復矣。

41、玉樓春【歐陽修】

貪看六幺花十八。花十八未詳,疑是舞之節拍也,俟考。掃按詞調中有六幺花十八,意必曲名也。

載華附識,思巖兄云:

按,碧雞漫志,琵琶六幺一名綠腰,其曲中有一疊名花十八。又,墨莊漫錄,樂府六幺曲,有花十八。

42、浣溪沙【歐陽修】

六幺催拍盞頻傳。六幺即綠腰也名花十八。

43、少年遊【歐陽修】

清勁。

44、南歌子【歐陽修】

真覺娉娉裊裊。

45、臨江仙【歐陽修】

涼波不動簟紋平。水精雙枕,傍有墮釵橫。不假雕節,自成絕唱。

按,義山偶題云水文簟上琥珀枕,傍有墮釵雙翠甌。結語本此。

46、蘇幕遮【梅堯臣】

前結用嫩色,後結用翠色,犯重。

47、桂枝香【王安石】

嘆門外樓頭二句。牧之詩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結用杜牧秦淮絕句語意。傷春怨起句真有神助。

48、蝶戀花【晏幾道】

紅燭自憐無好計,夜寒空替人垂淚。杜牧之詩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49、翦牡丹【張先】

前闋說舟中,後闋說琵琶。末句即香山所謂唯見江心秋月白也。

50、踏莎行【張先】

映花避月上回郎二句是一幅美人曉起圖。

51、醉落魄【張先】

生香真色人難學。以上寫美人。

橫管孤吹,月淡天垂幕。以下說吹笛。

倚樓人在闌干角。暗用唐詩。

52、生查子【張先】

玩後四句,乃是憶彈箏之人而作,非詠彈箏也。

53、夜半樂【柳永】

第一叠言道途所經,第二叠言目中所見,第三叠乃方言去國離鄉之感。

到此因念繡閣輕拋二句接上一片。

54、玉蝴蝶【柳永】

與雪梅香、八聲甘州數首,蹊徑仿佛。

55、哨遍【蘇軾】

先言顥,後言情,先言晝,後言夜,層次一絲不紊。樓敬思雲云詞到工處,未有不靜細者,此亦靜細之一端也。

銀蒜押簾二句先從室中說起。

初雨歇六句次言顥象。

方杏靨勻酥五句次言物類。

獨立斜陽二句。勒住。

便攜將佳麗二句接入行樂。

撥胡琴語二句鳴弦。

看緊約羅裙三句。看舞。

顰月臨眉三句征歌。

君看今古悠悠至末總收。

56、水龍吟【蘇軾】

與原作均是絕唱,不容妄爲軒輊。

思量卻似,無情有思。貫下文六句。

曉來雨過三句。公自註云舊說楊花入水爲浮萍,驗之信然。

57、浣溪沙【蘇軾】

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何減兩邊山木合,終日子規啼耶。

休將白髮唱黃雞。香山詩聽唱黃雞與白日

58、念奴嬌【蘇軾】

一起真如太原公子裼裘而來。若亂石數語,則人人知其工矣。

一時多少豪傑。應上生下。

故國神遊二句。自敘。

一尊還酹江月。仍收歸赤壁。

59、滿庭芳【秦觀】

空回首煙靄紛紛。四字引起下文。又自起至換頭數語,俱是追敘,玩結處自明。

晚色雲開三句天氣。

高臺芳樹四句顥物。

東風城三句漸說到人事。

珠鈿翠蓋二句會合。

漸酒空金榼四句離別。

疏煙淡日二句。與起處反照作收。

60、憶秦娥【秦觀】

暮雲碧,佳人不見愁如織。古詩日暮碧雲合,佳人殊未來。

61、畫堂春【秦觀】

高麗,直可使耆卿、美成爲輿臺矣。

62、南柯子【秦觀】

一鉤殘月照三星。照當作帶。

63、菩薩蠻【陳師道】

彈到斷腸時二句含情無限。

64、燭影搖紅【毛滂】

可憐恰到,瘦石寒泉,冷雲生處。水窮雲起,寫入夢境,已極變化。說到夢覺,則更匪夷所思矣,此清空之妙也。

65、洞仙歌【李元膺】

小艷疏香最嬌軟四句。中有至理,卻是未經人道。

66、漁家傲【朱服】

愁無際三字,總承上三句,好。

67、水龍吟【章楶】

點畫青林,全無才思。

楊花榆莢無才思,昌黎句。

時見峰兒,仰粘輕粉

仰蜂粘墜絮,少陵句。

68、烏夜啼【趙令畤】

重門不鎖相思夢二句從休文夢中不識路,何以慰相思化出。

69、減字木蘭花【王安國】

結語與和凝卻愛熏香小鴨,羨他長在屏幃等句,俱從龍標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悟出。

70、臨江仙【晁沖之】

情知春去後三句淡語有深致,咀之無窮。

71、、黃金縷【秦觀】

仙才鬼才,兼而有之。

72、慶清朝慢【王觀】

餖飣得天氣。昌黎詩肴核粉飣餖,如世俗攢盤攢盒是也,此借以爲鬭湊之義。

73、菩薩蠻【孫艤】

含章句,暗用壽陽公主事。

74、眼兒媚【王雱】

詞固佳,嫌太軟媚,似婦人耳。

75、倦尋芳【潘元質】

旋翦燈花,兩點翠眉誰畫。鄭谷貧女吟,有笑翦燈花學畫眉之句。燈煤可爲畫眉之用,宋人小說嘗言之。

香滅羞回空帳裏二句。所謂心怯空房不忍歸也。

76、生查子【周紫芝】

花落紅窗暖。麗句。

77、花心動【謝逸】

與牛希濟生查子體同。沈天羽謂此詞用小雅鶴鳴篇體,非也。鶴鳴一詩,大旨全在言外,使人引伸觸類而自得之。此詞不過借字寓意耳,既述其語,即釋其文,安得比而同之。況古樂府及唐宋詩中,如此類者甚眾,何必遠引小雅哉。

78、燕歸梁【謝逸】

清麗。

79、南歌子【謝逸】

前段言簾外,後段言簾內。

銅荷燭映紗。庾子山賦銅荷承淚蠟

80、大酺【周邦彥】

通首俱寫雨中情顥。

況蕭索青蕪國。溫飛卿詩花庭忽作青蕪國

81、滿庭芳【周邦彥】

通首疏快,實開南宋諸公之先聲。

人靜烏鳶樂,杜句也。黃蘆苦竹,出香山琵琶行。

82、少年遊【周邦彥】

情顥如繪,宜遭道君之怒也。

83、西河【周邦彥】

櫽括唐句,渾然天成。

山圍故國繞清江四句形勝。

莫愁艇子曾繫三句。古跡。

酒旗戲鼓甚處市至末目前顥物。

84、點絳唇【周邦彥】

遼鶴淡淡寫來,深情無限,宜楚雲爲之感泣也。

85、瑞鶴仙【周邦彥】

任流光過卻。緊接上文。

猶喜洞天自樂。收拾中間。

86、驀山溪【曹組】

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幾於合杜、蘇而一之矣。此首或以爲白石作,然玩結處數語,氣格軟弱,其非姜作可知。

87、二郎神【徐伸】

此作多說別後情事。起句從舉頭聞鵲喜翻出。馬蹄難去,去字原本是駐字,苕溪漁隱改作去。

88、眼兒媚【宋齊愈】

可謂珠琲字字圓矣。

89、漢宮春【李邴】

圓美流轉,何減美成。

東風也不愛惜六句三層俱用旁寫。

問玉堂何似,茅舍疏籬。舊人詩句白玉堂前一樹梅

90、玉樓春【李邴】

沈吟不語晴窗畔二句將寫。

雲情散亂未成篇二句正面。

重重說盡情和怨二句已寫。

暫時得近玉纖纖二句餘意。秀水詠金指環云愛他金小小,曾近玉纖纖。亦似從此脫出。

91、清平樂【劉弇】

後段,此必有所傷悼,故云。【載華附識,思巖兄云:按復齋漫錄劉偉明既喪愛姜,而不能忘,爲清平樂詞云云。

92、臨江仙【陳與義】

神到之作,無容拾襲,漁隱稱爲清婉奇麗,玉田稱爲自然而然,不虛也。

93、喜遷鶯【劉一止】

宿鳥以下七句,字字真切,覺曉行情顥,宛在目前,宜當時以此得名。近代唯秀水先生塞孤一闋,足與方駕耳。

94、賀新郎【辛棄疾】

綠樹聽鶗鴂,更那堪、杜鵑聲住。

舊註云鵜鴂、杜鵑實兩種,見離騷補註看燕燕,送歸妾。詩小序云燕燕,送歸妾也。竟作換頭用,直接亦奇。

將軍百戰身名裂六句。上三項說婦人,此二項言男子。中間不敘正位,卻羅列古人許多離別,如讀文通別賦,亦創格也。又悲壯。

鳳尾龍香撥三句貴妃琵琶以龍香板爲撥,以邏逤檀爲槽,有金縷紅紋,蹙成雙鳳,故東坡詩云數弦已品龍香撥,半面猶遮鳳尾槽。

最苦潯陽江頭客二句。用白香山詩。

記出塞黃雲堆雪三句。用烏絲公主事。

弦解語二句略束。

千古事,雲飛煙滅至末。一齊收拾。

95、摸魚兒【辛棄疾】

春且住二句是留春之辭。結句即義山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之意。斜陽以喻君也。

96、清平樂【辛棄疾】

後段,有老驥伏櫪之概。

97、菩薩蠻【辛棄疾】

此詞寓意,鶴林玉露言之最當。

98、生查子【辛棄疾】

玩第四句,似帶厭惡之意。

99、浪淘沙【辛棄疾】

老僧夜半誤鳴鐘三句。與老杜欲覺聞晨鐘,令人發深省同意。

100、眼兒媚【范成大】

換頭,春慵緊接困字,醉字來細極。

101、卜算子【黃公度】

骨肉之別,語無一毫妝點。

102、卜算子【葛立方】

叠字體。

103、滿江紅【張孝祥】

也不管滴破故鄉心。出唐詩。

愁人耳。出古詩。

破我一牀蝴蜨夢二句。工妙。

104、鷓鴣天【張孝祥】

行行又入笙歌裏。又字從前段第二句來。

105、憶王孫【姚寬】

樓上情人聽馬嘶三句與飛卿送君聞馬嘶,各有其妙,正可參看。

106、踏莎行【姚寬】

采菱渡口日將沈。已上是即顥。

飛鴻樓上人空立。已下是遙想。

夢魂歸去不留蹤二句兩層一齊收拾。

107、酷相思【程垓】

人人之所欲言,卻是人人之所不能言。此之謂本色,無筆力者,未許妄作邯鄲。

108、愁倚欄令【程垓】

昵昵兒女語,妙以渲染出之。

莫驚他。他字借叶。

109、清平樂【劉克莊】

貪與蕭郎眉語二句。入神。

110、風入松【俞國寶】

明日重扶殘醉。較原本重攜殘酒,工拙判然。載華按,武林舊事,淳熙間,一日,御舟經斷橋。橋舟經斷橋。橋旁有小酒肆,頗雅潔,中飾素屏風,書風入松一詞於上。光堯駐目,稱賞久之。宣問何人所作,乃太學生俞國寶醉筆也。上笑曰此詞甚好,但末句未免儒酸。因爲改定云明日重扶殘醉,則迥不同矣。即日命解褐云。

111、臨江仙【李石】

前段,數語較勝。無名氏踏莎行詞,所謂有顥有情有味也。

一方明月中庭。用劉禹錫詩。

扇子撲流螢。用杜牧之詩。

112、滿庭芳【張镃】

響逸調遠。

螢火墜墻陰。陪襯。

任滿身花影二句工細。

113、酹江月【杜旟】

一自髯孫橫短策五句六朝興廢,數語括盡。換頭又提起言之,並寓南宋之慨。

人笑褚淵今齒冷,只有袁公不死。 寧爲袁粲死,不作褚淵生,宋時石城謠也。

114、揚州慢【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揚州府城東北有竹西亭,故杜牧詩云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

豆蔻梢頭二月初,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皆牧之句。

115、點絳唇【姜夔】

數峰清苦二句。遒緊。

116、暗香【姜夔】

二詞絳雲在霄,舒卷自如。又如琪樹玲瓏,金芝布護。

舊時月色二句。倒裝起法。

何遜而今漸老二句。陡轉。

但怪得、竹外疏花二句。陡落。

嘆寄與路遙三句。一層。

紅萼無言耿相憶。又一層。

長記曾攜手處二句。轉。

又片片吹盡也二句。收。

117、疏影【姜夔】

別有爐鞴镕鑄之妙,不僅以櫽括舊人詩句爲能。

昭君不慣胡沙遠四句能轉法華,不爲法華所轉。宋人詠梅,例以弄玉,太真爲比,不若以明妃擬之,尤有情致也。胡淡庵詩,亦有春風自識明妃面之句。

還教一片隨波去二句用筆如龍。

118、長亭怨慢【姜夔】

是處人家四句先言別時之顥。

閱人多矣,誰得似長亭樹。樹若有情時,不會得青青如此。借樹以言別時之情。閱人既多,安得尚有情耶。一笑。此字借叶。

日暮。望高城不見,只見亂山無數。別後。何記室詩日夕望高城,緲緲青雲外。

韋郎去也四句。望其早歸。韋臯與玉簫別,留玉指環,約七年再會。以其地在江夏,故用之。後遂沿爲通用語。

算只有並刀二句總收。

119、齊天樂【姜夔】

將蟋蟀與聽蟋蟋者,層層夾寫,如環無端,真化工之筆也。

候館吟秋三句音響一何悲。

笑籬落呼燈二句。高絕。

載華按,漢書王褒傳,蟋蟀俟秋吟。師古註:蟋蟀,今之促織也。是蟋蟀呼爲促織,唐時已然,不始於宋之中都也。

120、念怒嬌【姜夔】

記年時、常與鴛鴦爲侶。唐詩鴛鴦相對浴紅衣。

121、側犯【姜夔】

正蘭栗梢頭弄詩句,誰念我鬢成絲。

紅藥梢頭初繭栗,揚州風動鬢成絲。山谷句也。

122、琵琶仙【姜夔】

更添了幾聲啼鴂。離騷恐鵜鴂之先鳴兮,使百草爲之不芳。

三生杜牧。涪翁詩春風十里珠簾卷,仿佛三生杜牧之。詞中用三生杜牧,本此。

都把一襟芳思至末句句說景,句句說情,真能融情景於一家者也。曲折頓宕,又不待言。

123、翠樓吟【姜夔】

月冷龍沙五句題前一層,即爲題中鋪敘,手法最高。

玉梯凝望久五句淒婉悲壯,何減王粲登樓一賦。

124、解連環【姜夔】

玉鞍重倚三句。冒起。

爲大喬能撥春風。以下倒敘。

柳怯雲松二句。固知濃抹不如淡妝。

嘆幽歡未足二句。與起處遙接。從合至離,他人必用鋪排,當看其省筆處。

問後約空指薔薇三句。深情無限,覺少遊此去何時見也,淺率寡味矣。

又見在、曲屏近底。近字,花庵選本註曰平聲,不知出處,義亦未詳。

125、八歸【姜夔】

歷敘離別之情,而終以室家之樂,即豳風東山詩意也。誰謂長短句不源於三百篇乎。

翠樽雙飲,下了珠簾,玲瓏閒看月。三句括盡康伯可滿庭芳。翻用太白玉階怨妙。

126、采桑子【陸遊】

體格仿佛花間,但味較薄耳。南宋小令佳者,大抵皆然。

127、鵲橋仙【陸遊】

酒徒一半取封侯,獨去作江邊漁父。感憤語妙,以蘊藉出之。結句翻用賀知章事,而感慨意即寓其中。

故山猶自不堪聽。襯墊一句,不唯句法曲折,而意亦更深。

128、賀新郎【劉過】

後老去段,青衫憔悴,紅粉飄零,千古一淚。

129、沁園春【劉過】

記綰玉曾教柳傳看。柳傳,未詳何人,豈即小說所載柳毅耶。

130、月當窗【張輯】

起句本唐詩。

131、醉落魄【劉光祖】

結句,東坡題獨樂園詩中語也。

132、清平樂【趙汝迕】

判卻寸心雙淚二句。情至之語,不嫌其苦。

133、水龍吟【盧祖臯】

笑依依欲挽,春風教住。宋人荼蘼詩強挽春風留一醉

酒邊風味,對枕幛三句。山谷詩名字因壺酒,風流付枕幃

134、御街行【高觀國】

只起三句說轎,以下俱說轎中之人。花字一首中三見,微復,此亦失於檢點處。

鶯聲似隔。簾外。

篆煙彼度。簾內。

仿佛見如花嬌面。以上言簾垂。結處言簾卷。

135、燭影搖紅【高觀國】

別浦潮平六句。俱寫顥物,卻有層次,故不板實。寫景自下而上。

酒醒情緒三句。總承上六句。

寥落年華將盡三句。收轉前段。

136、少年遊【高觀國】

翻憶翠羅裙蔓草見羅裙,杜句也。

137、賀新郎

此詞神韻小減,然氣格自佳。

開遍西湖春意爛,算群花、正作江山夢。奇語不可多得。

138、綺羅香【史達祖】

綺合繡聯,波屬雲委。

盡日冥迷二句摹寫入神。

記當日門掩梨花二句如此運用,實處皆虛。

139、雙雙燕【史達祖】

清新俊逸,兼有之矣。

還相雕梁藻井。梁間曰藻井。

便忘了天涯芳信。傳書燕,見開元、天寶遺事。然文通、太白詩已先用之,不必出處也。

載華附識,思巖兄云:按表異錄,綺井亦名藻井,又名鬭八,今俗曰天花板也

140、齊天樂【史達祖】

細雨重移。細雨更移橙,杜句也。

想橘友荒涼,木奴嗟怨。陪襯。木奴,柑也。

草泥來趁蟹螯健。又襯。

並刀寒映素手,簌簌吳鹽輕點。並刀、吳鹽,俱用美成詞語。

待惜取團圓,莫教分散。暗用合歡柑事,蓋二物實一種也。

入手溫存,帕羅香自滿。東坡詩註賜近臣黃柑,又黃羅帕包之

秋風早入潘郎鬢二句用秋興賦序意。

便羞插宮花二句。用東坡詩意。

舊吟淒斷茂陵女。用白頭吟事。

人間公道唯此。用唐人詩。

涅了重緇。用陸展染白髮事。

搔來更短白頭搔更短,亦唐句。

郎潛幾縷。 白髮郎潛舊使君,東坡句。郎潛二字,出張衡思玄賦。

縱有黟黟。黟音伊,黑也。秋聲賦黟然黑者爲星星。又後段,即東坡擁髻無言怨未歸之意。

141、東風第一枝【史達祖】

行天入境。昌黎春雪詩入鏡鸞窺沼,行天馬渡橋。

怕風靴挑菜歸來。春。

萬一灞橋相見。雪。

又,鞭香拂散牛土。宋時內官,皆用五色絲采杖鞭牛,故曰鞭香。

142、鵲橋仙【吳潛】

癡兒騃女賀新涼二句。與東坡洞仙歌結處同意。

143、沁園春【陳經國】

誰使,按宋紀,丁酉爲理宗嘉熙元年。是時金雖已亡,而蒙古兵方壓境,諸鎮皆棄官遁。詞中所感,殆謂是歟。

144、臺城路【方岳】

那得似、西來一筇橫絕。用達摩事。

雁銜千里月。雁銜蘆以避繒繳,出淮南子。

145、驀山溪【洪瑹】

兩叠,一言初別,一言別後。前歡如夢,後會無期,寫得淋漓盡致。

146、唐多令【伊煥】

說蓍前歡佯不記二句。情顥逼真。

147、酹江月【黃昇】

前段,樸有致,故雅。

多少甲第連雲五句宕開。

得似衰翁三句收合。

148、鵲橋仙【黃昇】

雲窗霧閣事茫茫。昌黎詩雲窗霧閣事慌惚。

149、賀新涼【文及翁】

前段,所謂直把杭州作汴州也。

150、倦尋芳【吳文英】

墜瓶恨井五句。別後。古詩莫作瓶落井,一去無消息。

不約舟移楊柳繫五句。重遇。

被西風二句。又別。

151、西子妝【吳文英】

艷陽酷酒。酷疑當作酤。

152、唐多令【吳文英】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合,古沓切。第二句如詩中離合體,亦從少遊一鉤殘月帶三星得來。有明月怕登樓。唐詩好月那堪獨上樓。

153、祝英臺近【吳文英】

翦紅情裁綠意,花信上釵股。立春。花隨紅意發,葉就綠情新,昔人翦采詩也。

殘日東風二句。關合除夜。換頭數語,指春盤采縷也。歸夢二句,從春歸在客先想出。

154、高陽臺【吳文英】

可云蹙金結繡矣。

金沙鎖骨連環。用鎖骨菩薩事。

南樓不恨吹橫笛二句。翻案法。

壽陽宮裏愁鸞鏡。一句中用兩事。

問誰調玉髓,暗補香瘢。用鄧夫人事。宋伯序落花詩淚臉補痕煩獺髓,舞臺收影費鸞腸。換頭三句,語意本此。

夢縞衣解佩溪邊。一句中合用兩事。此詞亦微嫌用事太多耳。

155、風入松【吳文英】

愁草瘞花銘。琢句險麗。

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生。此則漸近自然矣。結句亦從古詩全由履跡少,並欲上階生化出。古詩又有春苔封履跡之句。

156、金盞子【吳文英】

莓砌掃蛛塵三句吳城零落。

殿秋尚有餘花二句寓窗未開。

新雁又無端三句。新邑之役。

籬角六句。西館籬間。

157、賀新郎【蔣捷】

月有微黃籬無影,掛牽牛數朵青花小。舊人言牽牛花,日出即萎,故此詞雲然。

又,我輩中人無此分三句名言。

158、絳都春【蔣捷】

細雨院深二句顥中有情。

早拆盡鞦韆紅架。情中有景。

縱然歸近二句。曲折入情。

姹姬。姻婭之婭,從無活用者,字書亦無別字。唯字匯補註云:婭婇,態也。婭音鴉,幺加切,此又葉作去聲,俟考。婭婇,按廣韻作㝞余,註云作姿態兒。

無言暗擁嬌鬟,鳳釵溜也。也字葉得妙。高青邱回首暮山青,又離愁來也,亦似從此得訣。

159、聲聲慢【蔣捷】

福唐體,亦名獨木橋體。

160、虞美人【蔣捷】

悲歡離合總無情二句。此種襟懷,固不易到,然亦不願到也。

又,幾度和雲,飛去覓歸舟。較天際識歸舟更進一層。

161、行香子【蔣捷】

心字香見驂鸞錄。窈娘堤見比紅兒詩。秋娘渡見杜秋娘詩。泰娘橋見劉禹錫泰娘詩。

162、柳梢青【蔣捷】

柳雨花風三句。態濃意遠。

163、絳都春【陳允平】

飛梭庭院繡簾閒,此飛梭只作弄梭解,非用投梭折具事也。痕字、昏字,不宜與寒鵑等字同叶。

164、酹江月【陳允平】

是誰將瑤瑟,彈向雲中。琴中有水仙操,故云。

九疑何處二句。暗用湘妃事。

165、永遇樂【陳允平】

雲南三句,所謂賦而興也,故下直接云王孫遠。

薔薇舊約。牧之留贈詩薔薇花謝即歸來。凡詞中用薔薇本此。

166、綺羅香【陳允平】

以此接武梅溪,亦如驂之有靳。溯歸燕尚棲殘柳。溯,迎也。

共裁春夜韭。杜詩夜雨翦春韭。

167、探春【陳允平】

柳字、酒字,俱借葉。

168、百字令【陳允平】

閒踏輕澌來薦菊,半潭新漲微瀾一盞寒泉薦秋菊,東坡書林逋詩後句。

169、花犯【周密】

誰記謾記犯重,下記字疑誤。芳蘭幽芷。襯法。

170、解語花【周密】

晴絲罥蜨。雨萼煙梢,壓闌干花雨,染衣紅濕。起用晴絲,忽接雨萼,微礙。兩雨字亦犯重。雨萼疑當作露萼,或作霧萼。否則下雨字有誤。

詞綜偶評·金詞【許昂霄】

219、人月圓【吳激】

花庵稱其數妙凄婉,良然。然只是善於運化唐句耳。

220、琴調相思引【劉仲尹】

羅敷二句,翻用陌上桑古辭。

221、滿江紅【元好問】

恨伯勞東去燕西飛。古詞東飛伯勞西飛燕。

222、清平樂【元好問】

飛去飛來二語,可與馮延巳雙燕來時,陌上相逢否爲配。

結句本于眞人鳳栖梧。

223、邁陂塘【元好問】

玉田云雁邱雙蓮,立意高遠。

載華按,雙蓮一首見補遺末卷,依次編後。

詞綜偶評·元詞【許昂霄】

224、金人捧露盤【羅志仁】

更無宮女説元宗。翻用唐句,感慨更深。

225、洞仙歌【段宏章】

了東風孤注。舊人詩,有荼蘼孤注之語。

226、水龍吟【曾允元】

開口便是夢境,以下層次極細。

憑肩後約三句。所謂夢中無限風流事也。

227、百字令【薩都剌】

用東坡韻。

鬼火高低明滅。以上俱是觸目生慨。

歌舞尊前三句。略推開。

傷心千古二句。仍收歸石城。

228、多麗【張翥】

後段,西湖晚景,形容曲盡。背馱明月進錢塘者,何足語此。

229、摸魚兒【張翥】

待雪夜相思三句。訂後會。

要款段隨車。馬援傳,乘下澤車,御款段馬。

輕盈喚酒二句。仍關合遣妾意。

又,蹊徑與疏影一首相似。

仍獨自、伴瘦影黃昏,和月窺窗紙。有追魂攝魄手段。

230、疏影【張翥】

王元章墨梅圖,元章名冕,諸暨人。前段只説梅花,後段方説畫梅,與滿江紅一闋,題折枝桃花章法正同。

微霜卻護朦朧月二句。即爲畫圖伏案。

一夜夢雲無迹。跌起畫梅。

唯有龍煤解染。直接。

231、水龍吟【張翥】

芙蓉老去妝殘二句。引起。

瘦葦黃邊三句。襯寫。

幾度臨流送遠二句。點入送客。

船窗雨後三句。宋人詩蓼花無數入船窗。此更寫得入畫。

不見當年三句。帶出廣陵。

但此時此處三句。收轉蓼花。

又,玉人梔貌堪憐。尤延之詩梔貌寧欺我輩人

甚女貞染就。女貞一名蠟樹。然樹上收采之蠟,乃白蠟也,故曰染就。

232、陌上花【張翥】

關山夢裏歸來,還又歲華催晚。使歸。歲暮。舊譜作六字句,亦通。今從詞律。

綠箋密記多情事二句。有懷。連上二句看來,乃見其妙。

滿羅衫,是酒香痕凝處。舊譜從香字句固謬,詞律以五字爲句亦未安。詞緯從衫字讀,余謂當從是字讀,然未敢臆斷,姑從詞緯。

不成便沒相逢日四句。曲折如意。

233、滿江紅【張翥】

前段俱爲畫圖作勢。

丹靑筆。點清。

234、水龍吟【張埜】

飄飄冉冉三句。虛。

雪繭新抽六句。實。

235、人月圓【倪瓚】

前段全用竇鞏南遊感興詩語。後段則用劉禹錫石頭城詩語意。

鷓鴣啼處三句。太白越中覽古絶句只今唯有鷓鴣啼。

235、沁園春【邵亨貞】

此二首與劉改之兩闋俱工麗可喜。似此描寫,亦何妨爲大雅罪人。

236、燕山亭【張雨】

曾同譜西泠二句。關合梅字。

君家幾度尊前。用楊德祖事。

唯醉寫來禽靑李。陪衫。

補遺一

237、水龍吟【胡仔】

櫽括體。

夢寒鮹帳春風曉。鮹當作綃。

238、柳梢靑【羅椅】

首句身字,畢竟微似趁韻。

239、鶯啼序【汪元量】

慨古實以傷今,當與麥秀之歌、黍離之詩幷傳。

嗟倦客又此憑高。點清重過。

檻外已少佳致。虛籠一句。

更落盡梨花三句。只作引子,亦是衫法。

問靑山三句。領起下二段。

麥甸葵邱五句。兩層俱是所見,一下一高。

聽樓頭哀笳怨角。一層是所聞。

漸夜深月滿秦淮二句。轉接。兩層亦是所見,一遠一近。

慨商女不知興廢三句。一層是所聞。

傷心千古二句。略頓。

認依稀王謝舊鄰里。衣冠人物。

臨春結綺三句。宮殿妃嬪。

因思疇昔九句。追思致亂之由。

嘆人間今古眞兒戲。一句總收。

東風歲歲還來三句。仍應轉第一段。

240、曲遊春【施岳】

和草窗韻。前闋寫遊人之駢集,後闋方言遊人之歸去,層次歷歷,無不如畫。

傍斷橋翠繞紅圍,相對半篙晴色。武林舊事所謂小泊斷橋,千舫駢聚也。

241、摸魚兒【李演】

長干路。長干里在建鄴之南,今江寧府。

242、謁金門【何光大】

泛碧沉朱,即浮瓜沉李也。

243、菩薩蠻【張桂】

摘得野薔薇二句。新倩。

244、新荷葉【鄭斗煥】

賦題。

245、賀新郎【陳紀】

稼軒作從昔人説起,此作就本事説起,合二闋觀之,可以識章法之變。

鐵撥鵾弦春夜永,對金釵、鍾乳人如玉。唐賀懷智以鵾雞筋作琵琶,弦用鐵撥彈,故坡公有鵾弦鐵撥響如雷之句。香山詩鍾乳三千兩,金釵十二行。

246、玉珥墜金環【趙雍】

前後俱説目前情顥,只中間數語,是追敍舊時。

補遺二

247、踏莎行【賀鑄】

新無蜂蜨慕幽香二句。身分。

常年不肯嫁東風二句。有美人遲暮之慨。

248、定風波【賀鑄】

全用唐詩櫽括入律。

249、花心動【李彌遜】

前段只寫初秋情景,換頭以下,略點入牛女事,最善避俗。

250、朝中措【朱翌】

舊日東籬陶令,北窗正臥義皇。天然巧合。

251、臨江仙【張元幹】

日高猶倦妝梳。】以上俱是追憶。

252、金縷曲【辛棄疾】

通首寄慨絶遠。

一番新綠。綠字叶去,見中原音韻及唐音正。

千里瀟湘葡萄漲。坡詩春江綠漲蒲萄醅

唾花寒,唱我新翻句。飛燕外傳,姊唾染人紺袖,正似石上花唾,花字本此。

望金雀觚棱細舞。西都賦上觚棱而栖金爵。狐棱,殿闕角也。金爵,鳳也。

253、西江月【辛棄疾】

後迭似乎太直,然确是夜行光景。

254、清平樂【黃昇】

語意惻惻動人,然較之太白,則更傷矣。末二句,似從摩詰那堪聞鳳吹,門外度金輿化出。

載華按:吉句本唐人宮詞月明花落又黃昏。

255、天香【吳文英】

後段俱從蠟字生發。

256、水龍吟【吳文英】

一起便如畫。

樹密藏溪三句。從山説到泉。

二十年舊夢四句。自慨。

煮銀甁羊腸車轉銀甁瀉湯夸第二,東坡句。曲幾團蒲聽煮湯,煎成車聲繞羊腸,山谷句。

鴻漸重來三句。懷古。

把閒愁、換與樓前晚色二句。去路。

257、壺中天【張炎】

須信平生無夢到二句。淡語入情,人不能道。

又,窈窕行人韋曲。韋曲、杜曲,皆昔時名勝之地。

258、疏影【張炎】

先述舊遊,後説北歸,於事則爲順敍,於法則為倒裝。

259、紅情【張炎】

記涉江自采,錦亭雲密。古詩涉江采芙蓉。

一見依然自語。太白詩荷花嬌欲語

背酣斜日。荆公詩荷花落日紅酣。

無數滿汀洲如昔。用參寥詩語。

260、風入松【張炎】

如讀儲王田家詩。

261、滿庭芳【張炎】

銷凝處三句。折筆即爲小字添毫。

陽和能幾許三句。承上再用宕筆。

261、聲聲慢【張炎】

此別何如至末。一片神行。

262、湘月【張炎】

把乾坤收入、篷窗深裏。冒起。

星散白鷗三四點二句。細細寫景。

堪嘆敲雪門荒五句。寄慨。

落日沙黃三句。收轉。

幾時歸去二句。去路。

263、木蘭花慢【張炎】

前段只寫舟中情景,換頭以下方説昔遊。

264、倦尋芳【湯恢】

背後腰肢,仿佛畫圖曾見。東坡續麗人行,因周昉畫背面欠伸內人而作,故其詩云隔花臨水時一見,只許腰肢背後看。此正用其語意。

265、祝英臺近【湯恢】

沉水冷金鴨。鴨字屬洽韻,不與屑月通,此與雪節同叶,當讀作乙結切。東坡畫雁詩亦然。

又,誰道臨水樓臺,清光最先得近水樓臺先得月,唐戴叔倫句。

266、風流子【翁元龍】

蕭女夜歸。蕭疑當作簫。

267、絳都春【翁元龍】

記蜜燭夜闌。蜜字疑訛。

恨他情淡陶郎。稱陶公爲陶郎,未穩。

268、靑玉案【李萊老】

總入韶華譜。韶當作昭。昭華玉名,謂玉笛也。石湖亦有昭華三弄之句。

269、生查子【李萊老】

樓上數殘更,馬上看新月。樓上黃昏,馬上黃昏脫來。

270、高陽臺【李萊老】

斷腸不在聽橫笛。翻案法與夢窗同。

悵秋娘滿袖啼痕四句。杜秋娘歌,有莫待無花空折枝之句。

271、邁陂塘【元好問】

遺山二闋,綿至之思,一往而深,讀之令人低回欲絶。同時諸公和章,皆不能及。前云天也妒,此云天已許,眞所謂天若有情天亦老矣。

算謝客烟中。少遊有詠煙中怨詞。

載華按:天地妒,遺山雁邱詞中語也。

272、酹江月【薩都剌】

結語自謂。

又,半夜鐘聲以下,似乎稍泛,與前不稱。

補錄

以下諸條,從蒿蘆夫子雜記中錄出,詞綜評本所無,補錄於後。編次仍依詞綜,以便檢閲。

詞綜偶評·南唐詞【許昂霄】

1、子夜【李後主】

花明,此詞又見杜安世壽域詞中,但易數字耳。

詞綜偶評·宋詞【許昂霄】

2、破陣子【晏殊】

晏氏父子均可追逼花間,琴川毛氏以配南唐二主,雖不免儗之不倫,然詞林中類此者,固指不多屈也。

3、傷春怨【王安石】

結語與歐公暗合。

4、木蘭花【張先】

驪駒應亦解人情,欲出重城嘶不歇。與晏小山玉樓春結二語相似。

5、望遠行【柳永】

此詞掩襲太多,皓鶴二語出連雪賦。

6、醉翁操【蘇軾】

東坡自評其文云如萬斛泉源,不擇地皆可出。唯詞亦然。

7、臨江仙【晁補之】

結語絕妙,惜起筆稍率。

8、憶秦娥【毛滂】

兩用成語,可備一格。

9、點絳唇【葛勝仲】

魯卿父子,門第既高,譽望亦重,特其所作,不逮元獻、小山耳。

10、玉樓春【周邦彥】

此首當是詠劉、阮故事。

11、蝶戀花【王宷】

後半闋暗用長恨歌語意。

12、賀新郎【張元幹】

仲宗坐送胡邦衡及寄李伯紀詞除名,其品節可知矣。

13、春光好【張元幹】

此詞頗佳,其末句云憶弓弓,蓋賦美人纖趾也。

載華按,此首詞綜不選。

14、減字木蘭花【呂本中】

淡語自佳。

15、金人捧露盤【曾覿】

海野東都故老,詞多感慨,惜其人無足稱。

16、蝶戀花【楊無咎】

讀此詞前闋結句,知鞋杯之戲,非始於楊廉夫也。

載華按,此首詞綜不選。

17、卜算子【葛立方】

通首極清麗。

18、卜算子【程垓】

與劉後村海棠爲風雨所敗一作相似,亦可備一體。

19、水調歌頭【崔與之】

填此調者,類用壯語,想亦音節應爾耶。

20、醉江月【杜旟】

豪邁處何減稼軒。

21、暗香【姜夔】

詞中之有白石,猶文中之有昌黎也。世固也以昌黎爲穿鑿生割者,則以白石爲生硬也亦宜。

22、疏影

但暗憶江南江北。借用法。

莫似春風三句翻案法。作詞之法貴倒裝,貴借用,貴翻案。讀此二闋,秘鑰已盡啟矣。

23、南鄉子【陸遊】

南渡後,唯放翁爲詩家大宗。詞亦掃盡纖淫,超然拔俗。

24、水龍吟【盧祖臯】

酒邊風味四句方虛谷云荼蘼本唐書,酒名,世以花似酒之色,故得名,而亦爲枕囊幃者也。

25、御街行【高觀國】

香波半窣深深院。窣,穴中卒也。此亦當作出字解,與勃窣窸義別。

26、壽樓春【史達祖】

白石、梅溪,昔人往往並稱。驟閱之,史似勝姜,其實則史稍遜堯章。

昔鈍翁嘗問漁洋曰王孟齊名,何以孟不及王。漁洋答曰孟詩味之未能免俗耳。吾於姜史亦云。倚聲者試取兩家詞熟玩之,當不以予爲蚍蜉之撼。梅溪嘗有騎省之戚,故此闋及夜行船一闋,全寓此意。

27、東風第一枝【史達祖】

粘雞貼雁。翦采爲雁以戴之,貼宜春二字,元日貼畫雞於戶上。

28、喜遷鶯【史達祖】

結處與柳梢黃昏同意。

29、踏莎行【洪瑹】

垂垂玉筋。甄後面白,淚雙垂如玉筋,見唐類函。

30、謁金門【盧炳】

哄堂詞下語用字,亦復楚楚有致。

31、喜遷鶯【吳文英】

羅蓋牙籤,一一書名字。牙籤書名,用之牡丹,便爲愜當。近乃施之於菊花,正恐東籬處士,不耐此標榜耳。

32、解語花【吳文英】

瓊樹三枝,總似蘭昌見。蘭昌,宮名。瓊樹以下五句,全用薛昭遇雲容事。

載華附識,思巖兄云:雲容張氏,蘭翹劉氏,鳳臺蕭氏,瓊艷三枝半夜春,即薛詩也。

33、女冠子【蔣捷】

羞與蛾兒爭耍。元宵有撲燈蛾,亦曰鬧蛾兒,又曰火蛾。

34、水龍吟【周密】

草字、峭字,與酒後等韻同葉,唯南宋諸公有之。

35、杏花天【周密】

丹青自是難描模三句。亦翻案法。然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荊公已先道之矣。

36、天香【王沂孫】

諸香龍涎爲最,出大食國。近海旁常有雲氣罩山間,即知有龍睡其下。或半載,或一二載,土人更相守視,候雲散則龍已去,往必得龍涎。又一說,大洋海中,龍在其下,湧出之涎,爲日所爍成片,風漂至岸,人得取之。

37、水龍吟【張炎】

仙人掌上玉芙蓉,王建宮詞。

38、新雁過妝樓【張炎】

蕭疏淡遠,雅與題稱。

載華按,此首詞綜不選,見山中白雲詞卷二。

39、遠朝歸【趙耆孫】

只珠簾二語絕佳,惜前後不稱。

40、步蟾宮【汪存】

應酬中佳制。

41、虞美人【王文甫】

可備一格。

42、桂枝香【李彭老】

猶記燈寒暗聚四句 蟹譜蟹隨潮解甲,更生新者。捕蟹者,緯蕭承其流而障之,名蟹籪。 癸辛雜識江南蟹處蒲葦間,一燈水滸,莫不郭索而來

自那日新詩換得。東坡詩一詩換得兩尖團。

草泥蹤跡。和靖詩草泥行郭索。

43、天香【馮應瑞】

此詞較勝王作,惜結語脫去耳。

載華按:王作即指前王易簡一首,題調俱同。結二句,繼續風流,柔情縷縷,各本俱缺,今從歷代詩餘補錄。

44、桂枝香【唐藝孫】

眼波頻溜。用蟹眼湯入妙。

嘆風味尊前。山谷詩奈此尊前風味何。

45、聲聲慢【李清照】

此詞頗帶傖氣,而昔人極口稱之,殆不可解。

46、卜算子【美奴】

後段第三句,與黃公度詞暗合。

詞綜偶評·金詞【許昂霄】

47、春草碧【李獻能】

顏色如花命如葉。香山成句。

48、邁陂塘【元好問】

雁邱,今太原府陽曲縣。

詞綜偶評·元詞【許昂霄】

48、玲瓏玉【姚雲文】

休嗟空花無據三句。語含諷刺。

49、西湖月【黃子行】

玉兒應有恨,爲悵望東昏相記憶。玉奴終不負東昏,亦從白石疏影悟出。

50、木蘭花慢【薩都刺】

空字重叶。

51、唐多令【張翥】

記懷中朱李曾投。用王敬伯妻趙氏事。

52、水龍吟【張埜】

不一尊瓊露。不字用得稍硬。

詞綜偶評·跋【張載華】

余自束髮喜學爲詞,而按譜倚聲,未能即通其故。蒿蘆夫子於課讀之暇,謂詞肇於唐,盛於宋,接武於金元。唐詞具載花間集,宋詞散見於花庵、草窗兩編。金元詞罕覯選本,唯詞綜一書,竹垞先生博采唐宋,迄於金元,搜羅廣而選擇精,舍是無從入之方也。乃漸次評點,授余讀之。每一闋中,凡抒寫情懷,描模景物,以及音韻法律,靡不指示詳明,直欲使作者洗發性靈,而後學得藉爲繩墨,洵詞家之鄭箋已。

酒邊花底,親承提命,略涉藩籬。今忽忽四十餘年,夫子之墓木已拱,余亦衰且老矣。使徒奉爲枕中秘而不與風雅名流共體玩之,抑豈夫子評閱之意歟。爰繕寫校讎,附初白庵詩評之後。

夫詞者詩之餘,固殊體而同源泉也。唐宋以來,詩詞兼擅者,代不乏人,詩既有評,詞獨無評乎哉。公諸同好,後之作藝文誌者,或以是編爲詞苑之嚆矢云。乾隆丁酉春日,門人張載華謹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