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干一杯广场舞 兄弟干一杯(1)

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的酒文化众所周知,不知有多少合作是在酒桌上谈成的,有些人无酒不欢,不过有些人讨厌喝酒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我处于两者中间,有心情时小酌怡情,但几乎不大喝,也很少借酒浇愁。

但其实我很小就开始喝酒。记得上小学时过年爸爸喝白酒,就拿瓶盖倒一点让我尝尝,我抿了一小点,天呐,这么苦,皱着眉头像喝药一样使劲咽下去,一条小火龙从喉头一直烧到胃里,胃被烤得热乎乎的,竟有点舒服,但是入口的辛辣我是不想再体验了。再看大人们,他们“滋溜滋溜”地嘬着,咽下去再抿一下嘴,夹口菜。他们一定也觉得苦,不然干嘛每喝一口都要夹菜呢!但他们好像还挺享受,一杯又一杯,你劝我躲,你干我干的,边喝边聊,气氛越来越热烈,笑声越来越豪放。不过爸爸也不是那种总会喝多的人,一般喝到尽兴就停杯吃饭。他们喝完酒还能吃很多主食,这让我很惊讶,因为光吃菜我就已经很撑了,他们比我吃得久多了,却还能再香甜地吃一大碗面。酒足,饭饱,送客,睡觉。睡醒,出门,打牌。大人们的春节就是这样过的。酒是他们的必需品,也是过年气氛的催化剂。

兄弟干一杯广场舞 兄弟干一杯(2)

图片来自网络

就这样我只是每年偶尔用酒瓶盖跟大人们喝一点白酒,直到上了大学接触到啤酒。从大学开始,后来的聚会好像都少不了啤酒,路边摊有三四块钱的啤酒,有扎啤,高档酒店有高档的啤酒。可能是白酒度数高,容易喝高不尽兴,所以啤酒总是被更多的人钟爱。也是上了大学我才知道能喝的人到底有多能喝——有同学为了打赌可以吹一瓶;有两个同学几个小菜喝了七个钟头,加起来喝了三十多瓶,我知道一定有人能喝更多,但这些对我来说就是难以企及的了。我还知道了有人是真的爱喝,每次不喝多不罢休,而这种人的酒品嘛……就……我想身边有这种人的一定很了解。而我很讨厌这种自己喜欢喝多把烂摊子留给别人就罢了还喜欢逼着别人喝的,“不喝不把我当兄弟”是他们用的最多的借口。好吧,我承认我虚伪,我现在只好把你当兄弟,但以后嘛,恕不奉陪了!有个舍友就是这样,他还干过一件让我们难忘的事——一次他在酒醉中起来在我们的注视下对着一个舍友的脸盆一顿顿“哗哗哗哗哗哗”,我们都傻了。所幸那个舍友脾气好,拿开水把盆冲泡了好久,最后用来泡脚了。

兄弟干一杯广场舞 兄弟干一杯(3)

图片来自网络

工作后认识到喝酒已不是单纯地喝酒,而是一种达成目的的工具,就更没心情喝了。所幸没遇到那种非逼着和客户喝不喝不行的领导,顶多打个圈儿完事。打完圈我就安安静静地吃菜吃饭,看别人喝得你推我搡,兴高采烈,无暇吃菜,我正好吃个尽兴,岂不快哉!

说到底,对我而言,和对的人喝酒,点到即止,兴尽而归,或自己突然有心情,小酌一番,这样地喝酒,才是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