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浅识#

承气汤系列是阳明病的攻下法的主要部分,如何用好承气汤,如何把握三个承气汤之间的差别非常关键。症状上都有便秘,但是调胃单纯便秘,小承气汤有腹部大满,大承气汤有腹满而喘,手足汗出。大承气汤轻易不使用,一定是大便干结才用,可以先用小承气汤试试看。

207.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方

甘草二两(炙) 芒硝半斤 大黄四两(清酒洗)

上三味,切,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温顿服之,以调胃气。

调胃承气汤之前讲过,可以泻热以调胃气,它和白虎汤作用用阳明经热不一样,它还是作用于腑,只不过此时不吐,不在上焦或者胸膈(栀子汤);不下,说明大便不通胃肠还是有热,热扰心神而心烦,而此时该泄热,石膏辛散,热从汗出,而大黄芒硝苦寒,热从便出。此时虽然有大便不下,但是应该还不是很硬。

伤寒论大承气汤剂量(伤寒论偶感承气汤系列的区别)(1)

208.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一法与桂枝汤)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二两(去皮,炙) 枳实三枚(大者,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手足汗出,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这是大便已经硬了用大承气。有发热恶寒的还有表症就不能用大承气汤,如果是腹大满不通者,大便没有硬,用小承气汤。大小承气汤,少了芒硝,减了厚朴枳实,减少了润下和行气的力量。一个是说明小承气汤大便干燥不明显,第二说明硬结不如大承气汤。从症状上说,小承气汤只有腹部大满,没有引起喘短气,而调胃承气连腹部大满都没有,虽然都便秘,调胃说不下,而小承气伴有腹部症状,大承气汤还伴有呼吸的异常(是阳明大肠热引起太阴肺热,而是气不下逆而上),说明时间更久。

,